APP下载

新闻写作中记者逻辑思维的构建途径探析

2020-11-17

记者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真实性稿件巧克力

一、逻辑思维构建对新闻写作的影响

好的逻辑思维对新闻写作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优良的新闻稿件有利于提高民众对媒体的信任,让民众愿意去读这个报社的报纸,增加市场份额的占比度,而想要稿件水平的真实性,写作记者的逻辑思维构建能力不能低。另外一方面,现代社会,媒体的种类多种多样,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媒体市场的环境所决定,为了提高自家媒体报道的影响力,要吸引读者的眼光,那么就必须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留住读者,提高自身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在新闻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新闻写作缺乏逻辑思维的体现

(一)写作时语言使用不正确。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是记者通过自己的笔告诉广大民众信息的方式,新闻的面向群体是非常广泛的,它不是对某一个个体进行传达,它是对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传达信息的媒介,因此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要具有广泛性,让广大的民众都能理解并且接受它。记者作为接触新闻内容的第一人,要做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有效性,在保证新闻的价值下对新闻的报道不可以夹杂其他的主观意向和没有理论依据的言论,在进行新闻陈述的时候对新闻稿件不可以加入太多的形容词,不可以用夸张的语气进行写作。新闻的内容要求具有真实性和淳朴性,不可以有夸大和不实的言论。

(二)不能没有逻辑对事物进行阐述。一些没有经验的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只知道怎么提高自己新闻文章的阅读量而忽视对新闻是否真实进行查验,他们对没有核实的新闻进行大肆的渲染,用夸张的言论吸引民众的眼球,对新闻事件无限夸大,使文章失去真实性。这种现象不单单出现在媒体公司,很多的政府的新闻稿件由于写作记者没有经验,又缺乏思维逻辑的水平,也存在着夸大报道的现象。要求记者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要讲究事件的全面性,不要只听从和相信所谓的弱者的片面之词,一定要了解事件的全部真相,不然新闻失真的严重后果可能会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

(三)新闻报道与实际结果有偏差。一些记者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往往带入自己的主观印象到写作中,新闻报道与实际结果往往会有偏差。比如有的记者在报道一则题目为《巧克力中含活虫》新闻,记者是这样写的,“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含有活虫的某著名巧克力。”对于这起事件的描写,非常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恐慌的情绪。这篇新闻报道中记者只是描述了事情的发生经过,没有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巧克力内含有活虫呢,有可能是顾客自己,有可能是生产商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超市的原因。所以说这样的虚假新闻容易严重地误导消费者,给一些国内著名品牌巧克力的销售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影响。

三、新闻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搭建

(一)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写作记者的新闻稿件质量往往与记者的文学素养相联系,如果一个写作记者自身的文学素养不过关,对知识的认知度不够,那么就要想办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写作记者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优秀新闻稿件的内容,学习前辈们的写作方法,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记者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学会正确提炼新闻热点。新闻的标题中,对于一些可能包含较多新闻事实的综合热点新闻,一个大的新闻标题很难全部明确概述,这就可以要求新闻在标题中增加一个大的副标题。但不当地增加副标题可能会影响文章的内容,无法准确地表达意思。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的过程中有时候一定要注意提炼一些新闻热点,标题一定是内容清晰的,让读者第一眼就能够深入了解新闻的真实情况。

(三)采访亲力亲为。记者在对新闻的采访中,有些记者为了节省时间不主动对新闻进行采访而是让其他人采访,这就导致写作记者无法全面把握新闻的内容,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新闻写作记者在采访环节必须自己上手,提取相关的线索,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可信。

四、结语

媒体行业的竞争在社会的发展下越来越激烈,媒体所拥有的影响力决定了在行业的地位,媒体所拥有的话语权越高,它就会被更多的人关注,被群众接纳,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与报道的时候,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把握能力,对新闻的进行准确性的表达,同时拥有好的逻辑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猜你喜欢

真实性稿件巧克力
我的问题③
吃不完的巧克力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危机!未来可能吃不到巧克力
巧克力布丁
陈道明越俎代庖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