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反哺视阈下代际差异化与对策研究

2020-11-17◎王

新闻前哨 2020年4期
关键词:年长年轻一代长辈

◎王 琪

一、概念界定

新媒体环境下, 各种新技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依托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等为载体的信息传播,迅速得到年轻一代的消费认同。 与此同时,在掌握新技术方面略显不足的年长一代,则成为信息弱势群体,逐步形成了晚辈对长辈文化知识的传递和普及,国内学者周晓红最早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反哺”,指的是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1]。 文化反哺涉及的方面有很多,从器物文明、媒介使用直至人生三观、生活态度、行为模式等,而信息反哺是文化反哺在媒介中获取信息方面的体现,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 是90 后年轻一代在各个领域发挥使用互联网的优势,迅速了解疫情相关信息,获取了反哺长辈们的机会和能力。

二、疫情面前代际差异化的表现

面对愈演愈烈的新型肺炎传染疫情,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一方面是众多年轻网友看着不断增长的数字,忐忑不安的紧张心情和不断提升的警惕性,但另一方面,许多时常向孩子“科普”养生知识并且日常“嫌弃”年轻人生活习惯的长辈们却置若罔闻。 许多年轻一代反映父母长辈不当回事,依然无动于衷:不戴口罩、频繁出入人流密集场所、坚持外出探亲访友。 随后,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掀起了一场“怎么劝长辈戴口罩”这类话题,深受广大网友关注并成为热搜,面对如何让这类固执的长辈做好疫情防控成为我们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像60 后、70 后劝不住90 后早睡,90 后劝不动60后、70 后戴口罩,还有年轻网友说到:“我无语了,家长根本说不通,要把我气死。 自以为经历过非典经历,就觉得很厉害,还觉得我们小孩子小题大做。 ”一瞬间,劝家里长辈们做好预防工作,成为疫情蔓延初期年轻人的共同话题。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年轻的90 后,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我们的责任与担当,为防控疫情尽绵薄之力;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劝长辈们戴口罩,做好“小家”防控措施,才能使我们的“大家”尽早除去病毒的阴霾。 随之而来,“长辈版”疫情防控图片、表情包纷纷上线,多彩的颜色、大号的字体和丰富的内容成为“90 后”说服劝导“60 后、70 后”戴口罩的标配,以及有才网友改编了一首《今天我要戴口罩》,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传播了“要戴口罩、戴好口罩”的重要性。 无可争议的是,面对这一代际差异,对症下药,效果才能立竿见影。

三、原因分析

1.获取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较不利的地位[2]。 如今的年轻人都是伴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起来的一代,运用新媒体技术表现的比年长一代更加如鱼得水, 他们凭借获取信息渠道广、内容全的优势造成了与长辈们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具体来说,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如下:其一,不同的教育程度。 记得疫情初步爆发时,年轻人都是到处屯口罩、买酒精做好科学的预防工作,生存危机感强烈,而我们的长辈们不以为然,一边看着网络谣言,一边信誓旦旦的说“病毒怕高温,喝点酒就没事了”,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年长一代,无知的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没有错。

其二,信息获取能力不同。年轻人处于好奇求新的态度往往得知最新的新闻资讯,加之圈子又比较广,只要点开朋友圈或微信群轻轻松松就可以获知关于疫情的相关信息。 中老年人由于生活圈子变得更狭窄,社会交往减少,不能及时了解到最新鲜的新闻动态,从而导致与年轻人存在明显的信息代沟。

其三,信息鉴别能力的差异。 研究表明,不同媒介的特性对个人认知的影响甚至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3]。年轻人从小接触互联网,网络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新媒体,被称为“数字原生代”,更懂得如何从互联网中便捷地获取正确有效信息; 父母们接触网络的时间较晚,面对网络常常感到不知所云;而奶奶爷爷则主要依靠电视和收音机来了解世界,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更是遥不可及。 长辈们没有具备科学的信息辨别能力,选择、过滤信息的能力差,需要年轻人帮助他们识别信息,做好防御。

2.认知模式的不同

在各位长辈的认知系统中,出现了启发式认知偏差[4],对于大多数长辈们来说,他们曾经历过非典病毒的特殊时期。 因此,自认为这次疫情和以往的相似,那么他们理解和判断这次病毒时,会采用已有人生经验来进行评估,这些经验会带来更多的自我效能,并对自身相关能力的高估,用与上一次对抗相似疫情的经验, 或容易想到的方式来选择解决方案, 反而没有倾听子女们的苦口良言。 而作为年轻一代,脑袋里面没有一些条条框框,便没有形成固定的认知模式,更不会受制于旧有观念的掣肘,当他们认知到病毒的危害时,就会做到科学防范。

3.思想观念的差异

首先,长辈们很少有带口罩的习惯,他们认为,平常自己感冒生病也很少主动戴口罩,戴口罩是身娇体弱的表现,而且容易产生憋闷感不舒服,通常和“不吉利”联想到一块。其次,年长一代从小奉行节俭的生活,看到子女花大价钱抢口罩,例如一家三口,一周出去2-3次,算下来这笔买口罩的费用对于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支出, 长辈们都是按照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看待一些新的食物, 所以大多数长辈,都不愿意接受口罩。而年轻一代,容易接受新的事物,面对琳琅满目、造型多样的口罩样式,平时为了时尚耍帅也会戴口罩,这次疫情出现后,年轻人很快就佩戴了口罩并做好了相应的预防。

4.防范意识的不足

对于大多数年长一代来说,都可能出现一种心态“幸存者偏差”[5],觉得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在我们身边也没有什么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所以会让放松警惕,觉得疫情其实离我们很远,不必大惊小怪,再加上身边其实没戴口罩的人也没得病,这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疫情没那么严重,不戴口罩也没事”。 并且盲目自信,认为这种倒霉的事情不会降临自己的头上。

四、反哺对策

1.换位思考,改变策略

首先, 我们可以先跟父母简单介绍这次疫情整体趋势、分布情况,让长辈们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帮助年长一代获取官方报道、权威信息。 在长辈眼里,处在上学或工作的我们,刚踏入社会半步,还没有经历丰厚的人生阅历,所提出的观点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不足以让长辈完全信任我们,既然口头上的劝说不管用,为了尽量减少与长辈们讲道理发生冲突, 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共情他们的感受, 转发一些他们认为可靠的大众媒体或专家学者的新闻报道,告知信息的权威和真实性,了解到事态的严重性。

最后, 面对家中还不听劝的老年人, 要抓住老人的心态,从意识层面上进行引导,年长一代通常按时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党和国家的政治大事,从这个视角来引导老年人。例如:“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全民战役,现在政府呼吁每个人出门都要戴口罩,我们要积极配合,保护自己,同样保护大家”。只要讲清道理,辨明利害,相信老一辈也会理解和接纳。

2.耐心讲解,改善沟通

面对无所谓的父母,作为子女,不应该摆出一副不可理喻的嫌弃心态,要做到耐心讲解如何防控病毒,为父母买好口罩,做好普及教育工作,在跟父母交流戴口罩必要性这一观点时,慢慢灌输;在和父母长辈沟通时,试着改变一下沟通的技巧,可以选择他们易于接受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如今确诊人数,很多重症患者都是中老年人。”“您一定得戴口罩,勤洗手,这不仅是帮助自己,也是为自己的家庭负责。 ”“有一个人去超市没带口罩, 和旁边确诊的人擦肩而过,第二天立马得了肺炎”等适当夸大事实的话术,强调案例中的人和父母长辈之间的相近性,比如年龄相仿,身体状态相当等,来增加他们的认同感。

3.增加陪伴,减少恐慌

在疫情防控期间,封城也好,封路也罢,都是为了更早的度过难关。 所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配合国家的号召,这时居家隔离的每个人,尤其是老年群体,平时喜欢走出家门,找点事做,多见点人,现在每天在家,作为子女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多一些陪伴,少一些抱怨。 可以用一些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如:陪长辈一起聊天、喝茶、打牌娱乐。 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在乎,减少自身的孤立感和脱离感,消除精神上的寂寞和内心的孤独,提供情绪上的支持,携手跨过难关,构筑起健康的堡垒。

结语

在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最应该做的,是保持一个理性的头脑,对于不同年龄段面对疫情防控的差异,我们不应该仅仅止于嘲讽和吐槽,而是帮助年长一代培养正确的观念,了解他们的话语模式和生活方式,运用沟通技巧,做到换位思考,改变劝说策略,让他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为以后此类信息反哺行为提供帮助。

注释:

[1]周晓红:《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青年研究》1998年11期

[2]百度百科:https://baike.sogou.com/v135272.htm?from Title=信息不对称理论

[3]璩泽:《取消聚会,戴上口罩,劝说身边人重视疫情怎么这么难? 》,《壹心理》2020年2月3日

[4]Berkeley.D.& Humphreys.P(1982): 《Structuring decision problems and the “bias heuristic”》,Acta Psychological

[5]Blitzer&David.M(1995):《Survivorship bias》,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年长年轻一代长辈
年轻一代集体登场改写这历史
倒下的长颈鹿
年轻人月均储蓄1624元
问 路
长辈篇
各行各业的炫富摔
激发年轻一代梦想 共创可持续的城市未来——科思创举行2017公众开放日活动
长辈们的教诲
Warm Needling Moxibustion at Zhongji (CV 3) and Zusanli (ST 36) for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Gynecological Surgery
长辈对晚辈可否说“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