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图书馆藏特色民国线装书的保护与开发
2020-11-17孙赛男
孙赛男
(吉林省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28)
民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旧文化激烈地碰撞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内容丰富的民国文献,成为那个波澜壮阔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符号。
民国文献是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1949年9月我国出版发行的中文文献。在种类上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以及舆图、照片、票据、海报、传单、手稿、档案等特种文献[1]。然而,社会革命的发生,并不意味着文化马上就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民国时期是中国书籍装帧形式从线装到简装的过渡时期。民国初期大量的文献装帧形式与古籍类似,因此从外形上无法区别古籍和民国线装书[2]。我们把这种以线装形式装帧,以反映民国时期思想、学术与文化为主要内容刊行的民国书籍称为民国线装书。
自1912年至1949年间,吉林省经历了更为复杂的历史时期的洗礼,尤其是存在伪满洲国的统治阶段。目前,吉林省内收藏的民国文献的具体数量统计尚不清晰。据2018年吉林省各古籍收藏单位古籍保护工作初步统计,民国线装书(1912年之后古籍线装书)藏量(册):吉林省图书馆约藏20万册,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约藏16万册,吉林市图书馆约藏3.6万册,长春市图书馆约藏3.5万册(包括民国、伪满、日本、新中国成立后,未具体分类),延边大学图书馆约藏1.6万册,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约藏1.1万册,通化市图书馆约藏0.9万册,北华大学图书馆约藏0.6万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约藏0.16万册,其余古籍收藏单位对民国线装书(1912年之后古籍线装书)藏量暂时未做统计。
吉林省图书馆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和吉林省古籍保护中心,肩负着保护古籍、传承文脉的重任。吉林省图书馆藏民国线装书极富东北地域特色,如世称“吉林三杰”的徐鼐霖、成多禄、宋小濂的著作,是研究三人在吉林生活轨迹的重要参考文献;民国二十年(1931)吉林永衡印书局铅印本沈兆禔撰并注《吉林纪事诗》四卷,考订精详,可作纪事诗读,亦可作省志读;《长白山灵迹全影》和《长白山江岗志略》更是第一次揭开东北亚神秘大山——长白山的面纱,保留下珍贵的勘察影像资料;吉林沈氏家藏刻本《香余诗钞》向世人展示了东北田园中诗人的性灵之美。
1 吉林省图书馆藏民国线装书的保存现状
2013年底吉林省图书馆新馆建成,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新馆设立了历史文献书库,书库整体位于地下一层,库房总面积达 1 579 平方米,按照《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的具体内容建设。书库配有防火门、智能化门禁系统、指纹锁认证系统、恒温恒湿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火防盗报警装置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历史文献库房分为善本库房、民国和旧日文库房、普通古籍库房,提书出入库房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手续和程序,由历史文献部统一管理。
进入民国和旧日文库房,映入眼帘的是智能型密集书架,众多的民国文献保存在此。馆藏民国线装书与其他民国文献并未分开放置,混杂其间。其中,部分民国线装书的装订线已经断裂,书籍有氧化和酸化迹象,留有虫洞,破损较严重。如不及时抢救,恐怕几十年后难以再见民国文献的真容。作为文献保护者,保护民国文献,保护民国线装书刻不容缓。
2 吉林省图书馆藏民国线装书的特色及价值
吉林省地处东北边陲,系清朝龙兴之地,长期实行封禁政策。清末民初国内外政治形势严峻,吉林境内饱受战乱之苦,但文化发展未因战乱而滞后,地方文献不可胜数。吉林省图书馆藏地方文献多为民国线装书,富含东北地域特色,对研究近现代东北历史与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2.1 “吉林三杰”民国线装书——《边声》《赐福楼启事》《澹盦诗草》等
清末民初之际,吉林地域文化的翘楚当属“吉林三杰”——宋小濂、徐鼐霖、成多禄。光绪十年(1884),三人先后来到吉林崇文书院受业于清末著名学者顾肇熙先生。三人于从政、治学上均有建树,被曾任内阁中书的名士张朝墉先生称为“吉林三杰”。“吉林三杰”是中国近代东北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怀着“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热情投身于东北边疆,建功边陲。
宋小濂(1860—1926),字铁梅,吉林省双阳县(今长春市双阳区)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在抗击沙俄、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宋小濂曾官至黑龙江巡抚,北洋政府总统顾问。他在黑龙江20余年,熟悉边情,多次与俄交涉,屡挫其锋,挽回很多主权[3]。宋小濂对东北边疆边防状况做过实地调查,所以他对清末民初严重的边疆危机及危机原因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满清政府狭隘民族主义的封禁政策长期种下的恶果”,导致东北边疆有土无人、有边无防的状况[4]。因此,他以务实求变、维稳御外的政治策略,在抚蒙筹边和沙俄划界谈判的工作中展开了“寸土不以与人”的坚决斗争。诗集《边声》正是沙俄侵略我东北广大领土的历史纪实,为清宣统三年黑龙江民政司署线装石印本。
徐鼐霖(1865—1940),吉林省永吉尚礼(今长春市九台区)人,诗文、书法均专。民国八年任吉林省省长。任官期间对国际局势有清晰的认识,对日俄矛盾了然于心,善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边疆危机,探索巩固边防的方法。馆藏《赐福楼启事》保存了很多清末东北时局的珍贵文献资料,为民国线装铅印本。
成多禄(1864—1928),吉林省九台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诗人,有“三杰”翘楚之称。甲午战争爆发后,成多禄在“倭奴畔华,人情汹汹,我军伐之,胜负未决”之时写下十首七言绝句,抒发了“男儿不能上马杀贼师,也应固守尔我之城池”的愤慨,表达愿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5]。馆藏《澹盦诗草》二卷为线装成氏稿本。
2.2 《长白汇征录》
《长白汇征录》八卷(原名《长白征存录》),由长白府首任知府张凤台在任期间编撰,是长白府的第一部方志。成书于宣统二年(1910),记载了长白府疆域、山川、兵事、风俗、物产、药类、内政外交、名胜古迹等。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记叙得体、杂然有法,是长白革故图新的缩影。
2.3 《香余诗钞》
《香余诗钞》,清沈承瑞著,民国六年(1917)吉林沈氏家藏刻本。沈承瑞约生活在乾嘉时期,师承蒋心余先生,在京城时即有诗名,半生教书课徒,于东北教育有极大影响。他是吉林早期本土诗人的代表,为清末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香余诗钞》收诗137首,按内容可以分为田园诗、山水诗、咏史诗、纪行诗、咏物诗、赠答诗、怀友诗以及论诗诗等类别,其诗作语言清新,内容丰富,在东北田园的清爽之中有隐士的淡远与诗人的性灵[6]。
2.4 《吉林纪事诗》
《吉林纪事诗》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沈兆禔撰并注,民国二十年(1931)吉林永衡印书局线装铅印本。《吉林纪事诗》作于1910年到1911年间,清王朝此时已非盛世,正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包围之中。特别是,同沙俄接壤的吉林边陲,时刻都要受到沙俄的威胁和侵略。在《吉林纪事诗》第四类“舆地”纪事诗中,多处记载和揭露沙俄政府无视中俄边界界约,经常凿毁和移动界碑,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得寸进尺的强盗行为。神圣领土不容侵犯,就成为纪事诗的一个极为重要内容[7]。《吉林纪事诗》共四卷十类,有诗206首。考订精详,可作纪事诗读,亦可作省志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2.5 “长白山系列”民国线装书
长白山“绝地通天,人迹罕至”,古文献中称作不咸山,辽代始称长白山,清朝视其为龙兴之地。清入关后,将长白山悉行封禁。从康熙到光绪年间,清政府曾十三次派人勘察长白山,皆因林茂雪深,都是浮光掠影,未能一睹真容。自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间,刘建封历尽艰辛四次登上长白山巅,绘制图表,编写报告,给后人留下了研究长白山历史与文化的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
《长白山灵迹全影》刘建封撰,王瑞祥摄影,清宣统三年(1911)线装铅印本。《长白山灵迹全影》是有史以来第一部长白山影册,共42幅照片,左图右文。清宣统时期刘建封勘察长白山,整理资料编写报告,并利用当时刚传入中国的摄影技术首次为世人存留了这座东北亚神秘大山的影像资料。
《长白山江岗志略》刘建封撰,是清朝末年的一部地理志书。因清廷设治缺失,东北边疆饱受日俄侵扰,中朝定界分歧不断。刘建封奉徐世昌之命,“西以头道花园河为起点,东以红旗河尾闾为止点,南至团头山,北至松花江之下两江口。东西长六百余里,南北阔约三百六十里”[8]。对奉吉两省界线、中朝边界,以及长白三江之源进行了史无前例地全方位勘察。勘察结束后,刘建封根据随行笔记将长白山江岗的实地情况汇总成《长白山江岗志略》。吉林省图书馆藏《长白山江岗志略》为民国初年线装铅印本,分序言、缘起、长白山记和长白山江岗志图等四个部分,书中为天池十六峰命名,详细介绍了长白山地带240多个地名和长白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历史研究和旅游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因此刘建封被称为“全面科学的考察长白山第一人”。
2.6 《辽海丛书》
《辽海丛书》八十六种四百十九卷,金毓黻辑,辽海书社民国二年至二十三年(1913—1934)铅印本,线装。《辽海丛书》由东北文献研究专家、著名历史学家金毓黻先生主编,是第一部东北地方丛书。《辽海丛书》初名《东北丛书》,创集于“九一八”事变前夕,采取“辽海同人,集资刻书”的办法刊行于沦陷中的沈阳。《辽海丛书》广收博采,网罗宏甫。对于东北故籍原本已亡佚者,丛书编者则多方搜寻其残篇只字,或从其他书籍中辑补[9],很多东北文献因此保存流传,彰显了东北文化的源远流长。《辽海丛书》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抢救和填补了东北史料的空白,是一部研究东北历史、地理、文化诸多方面的鸿篇巨制。
3 吉林省图书馆藏民国线装书的保护与开发
回首一百多年前的民国岁月,风云激荡的社会变革和风起云涌的国内外战争是其两大历史发展主题。作为见证者的民国线装书等民国文献日益成为学界保护和研究民国历史的主体。民国时期是我国出版业从手工造纸转向机械造纸、由传统印刷转向机械印刷的过渡时期,大部分民国线装书采用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化学浆纸,纸张酸性强难以长时间保存,破损毁坏程度较严重。目前,吉林省图书馆积极从原生性和再生性两个层面开展民国线装书保护工作。
3.1 原生性保护
为妥善保护馆藏民国线装书现有形态并尽可能地延长其寿命,吉林省图书馆做了以下基本保护措施:
(1)树立和增强保护意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吉林省图书馆及工作人员要增强保护民国线装书的意识,实施科学的保护方式,确立以保护为主,兼顾读者使用的保护原则。二是提升普通读者的保护意识。民国文献是历史文献阅览室流通阅览较多的资料,当读者借阅民国线装书时,图书管理员要及时提醒读者民国线装书的重要性和珍贵性,养成爱护民国线装书的意识。
(2)优化藏书环境。基于民国线装书的自然状况,吉林省图书馆地下书库针对保护文献典籍,做了以下的基本建设:1)民国线装书整体存放于民国和旧日文库房中,采用密集书架封闭管理,使用樟木板做书架隔板,避免文献直接接触金属。在书架和书页间放置天然樟脑的小药包,并定期更新投放,随时抽样检查霉变、虫蛀情况,防止产生虫害,蚕食文献。2)控制书库温湿度,每天专人查验温湿度,如出现问题,及时科学调控。定期做好书库的通风以及除虫除尘工作。
(3)制定管理制度。吉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兼具对历史文献库房和历史文献阅览室进行日常管理的责任,为保证日常工作有序地开展,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制度。库房是保存文献的重要阵地,库房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其中对库房设施安全和文献的保管安全,库房的巡查制度,文献出入库登记制度,文献修复管理制度,突发情况的应急方案等,都有具体责任分工和责任人,时刻保护文献出入库房的安全。
2)阅览管理制度。历史文献阅览室是为读者专设的阅读古籍文献的区域。读者在此可阅读缩微文献、影印文献,提阅除古籍善本外的其他文献。为保证读者的阅读质量和文献的使用安全,制定了阅览室读者须知和阅览室读者服务制度。
3.2 再生性保护
目前,为延续馆藏民国线装书的存世寿命,减少因翻阅带来的损坏,吉林省图书馆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利用了一部分馆藏特色民国线装书。
(1)影印出版。影印出版民国线装书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原本因翻阅产生的破损,可以提供给读者影印本进行阅读,降低原本线装书的流通频率。从2014年开始,吉林省图书馆通过政府招标形式,先后与中标古籍开发企业:浙江古籍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合作出版民国线装书《长白山江岗志略》《吉林三杰文史资料选刊》《吉林纪事诗》《香余诗钞》《长白汇征录》。这些书在形式、内容、装帧上都保持了原书风貌,替代原著发挥了使用价值。
(2)缩微拍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缩微技术成为了保护典籍文献的重要方式。1)检索资源方式便捷。吉林省图书馆自1986年开始了抢救民国旧报纸、期刊和古籍善本的缩微拍摄工作。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缩微制品或由此加工而成的数字化产品,方便快捷地获取图书信息。读者通过检索吉林省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在主页“馆藏资源”专栏里即可看到“缩微文献”下“古籍缩微制品目录”,点击进去会看到具体书目。其中82部民国地方志为民国线装书,可供读者具体查阅。2)管理缩微文献科学化。吉林省图书馆在工作中对缩微文献制品实行科学化管理。缩微文献的制作以及每一次流通过程都有详细的记录。读者查询到缩微制品后,可在历史文献阅览室登记借阅缩微胶片,在缩微胶片阅读机上查看胶卷内容。
4 吉林省图书馆藏民国线装书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珍藏典籍是为保存中华民族的文脉,宣传典籍是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经典。藏书宣传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传播。在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中,图书馆要吸引读者,提高馆藏利用水平,必须要重视馆藏宣传。
(1)加大民国线装书的宣传力度。民国线装书是一种特殊的民国文献,对其进行宣传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献保护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此,吉林省图书馆在2017年9月28日成立了吉林省典籍博物馆,并于开幕式当天首次举办“墨雅余香 纸润流芳——吉林省图书馆藏珍籍展”,为读者呈现了一场馆藏珍贵善本典籍的文化盛宴。2018年末,举办“册府千华——吉林省珍贵古籍特展”,展出吉林省内85部古籍珍品,全面展示吉林省古籍收藏菁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后,吉林省图书馆可借此平台,策划开办民国文献专题展,展出包括民国线装书在内的经典民国文献,提高社会关注度。
(2)培植民国线装书专业修复、研究人才。民国线装书的纸张及工艺具有独特性,主要采用近代的机械纸,而且双面刊印,修复技艺与古籍不同。吉林省图书馆缺乏专业的民国文献修复人员,现有文献修复人员均为古籍修复师,由于民国文献的特殊属性,他们对民国文献的修复技艺并不熟练。因此,吉林省图书馆要组织人员定期参加培训,提升修复人才的技艺,培养专门的民国文献修复人才。
民国线装书犹如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书海中的一叶小舟,承载着中华文脉。保护和开发民国线装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文献保护者长期不遗余力地攻坚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