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攀世界之巅

2020-11-17

中国记者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王伟登顶珠峰

陕西广播电视台

今年的5月27号,一个消息振奋着大家!那就是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并且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珠峰峰顶,随后开展各项测量工作。

而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新闻背后的故事。

工具刀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很常见的户外求生工具。可是对于今天我要讲的这一群人而言,它的用途却恰恰相反。

在攀登测量珠峰的征途上,每一步都是生命禁地。所有队员只能由一根安全绳相连,在极度缺氧中用生命向上攀登。面对随时可能吞噬一切的冰缝、雪崩、暴风雪,他们每个人都会随身带着这样一把刀。一旦某位队员遭遇重大险情,确定无法获救时,为了不拖着整个队伍坠向深渊,就会毅然决然地割断自己的安全绳。用自己的死来保全整个团队登顶任务的生!

5月的一天,一个跟我同年生的90后小伙子王伟,正在同队员们一起向海拔7790米的地方发起冲击。

肆虐的暴风雪让他感到:稍微一不注意,就很有可能被狂风吹到路旁的万丈深渊,此时他想起了那个生与死的艰难抉择。他摸了摸放在胸口口袋里的那把工具刀。

如果自己遭遇了重大险情,他将会毫不犹豫地拔出这把刀。

平安下撤后的王伟在采访中告诉我:“又有谁是一丁点儿都不怕死的呢?我走不了了,得让我们队的弟兄们继续往上登啊!”

同事眼中的她

初次见面,她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长相精致,声音甜美,性格也很活泼热情,见了谁都是笑笑的样子,对每个人都很有礼貌。可相识久了,你会在工作中发现,这个女孩瘦弱的身体里竟然可以蕴藏那么大的能量。不管是跨越几十年的障碍帮助亲人团聚,还是解决街头小巷里影响出行的坑洼烂道,甚至是邻里发生矛盾的鸡毛蒜皮,她都可以熟练运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当事人角度出发,抽丝剥茧地梳理出一条脉络,和声细语也有,据理力争也会,不管是用什么方式,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时而柔情落泪,时而理性果敢,对我来说,她也是一位亦师亦友的,值得尊敬的同事。

——王小玉

(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记者)

王伟口中的“我们队”,就是驻扎在西安的国测一大队。1975年5月27号,他们同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45年后的同一天,他们和中国登山队又实现了再测珠峰新高度的伟大壮举。

这偶然间也预示着必然,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永攀世界高峰的精神!

采访中王伟黝黑的皮肤,一如他身后的珠峰。在苍茫的天地间,一个攀登者的身影是如此渺小,那又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做出这样的选择呢?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也在不停地寻找答案。

谢敏是一名测二代。执行这次任务之前,病床上的父亲拉着他说,我这辈子是测不了珠峰了,但是我希望你把珠峰测准、测好,完成任务再回来见我。

谁知天不遂人愿,老人病情急转直下,正在执行测绘任务的谢敏,听到了噩耗。在测量成功那天,他跪在了父亲想了念了一辈子的珠峰脚下放声痛哭。

其实这样动人的故事并非个例。几十年来,为国家测绘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国测一大队队员共有46名。青山有幸埋忠骨,中国代代有忠魂。

三代测绘人两下南极、7测珠峰、38次进驻内蒙古戈壁荒原、50次踏入新疆沙漠腹地、51次深入西藏无人区、徒步行程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从南极重力测量到海岛测绘,从西部无人区测图到汶川玉树地震应急测绘,从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到蛟龙探海、神州飞天,他们的一生都在量天测地,绘我河山!

猜你喜欢

王伟登顶珠峰
如何才能登上珠峰
CHARACTERIZATION OF RESIDUATED LATTICES VIA MULTIPLIERS*
咦?珠峰“身高”在变?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揭秘珠峰身高
每年都在长高的珠峰,是怎么测“身高”的?
登顶
小 蝌 蚪 的 尾 巴
登顶乞力马扎罗
吴燕 福建女子登顶珠峰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