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夕之夜 挺进红区

2020-11-17

中国记者 2020年12期
关键词:红区隔离病房分社

新华社湖北分社

武汉封城那天,商户关门、小区封闭、医院爆满,恐惧在蔓延。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十年,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去抗疫一线,用新闻破除恐惧,给读者勇气希望。

除夕之夜,我缺席年夜饭,瞒着家人,笨拙地穿上防护服,走进了重症隔离病房。

采访中印象深刻的是彭志勇主任,他已经将十几名病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他重复最多的是:“做得还不够”。大夫饶歆左脚崴伤,行走困难,为了方便巡视,他在隔离区内又多备了一副拐杖。这就是当时红区的景象。那晚,每一个身影都有自己的故事。

从红区出来,我立刻投入到照片的整理编发。初一清晨,这组来自武汉重症病房的现场报道全网刷屏。人们从恐慌中回过神来,发现他们原来被最勇敢的一群人保护着,他们白衣执甲,用生命守护生命。

我妈也看到了报道。她给我发了条短信:“儿子,妈明白了,你也不用撒谎了。”但今天我想说:“妈妈,我的谎言,只是怕你们担心!以后我再也不对你们说谎了,我已经长大了!”

因为害怕,一位老人在病床上默默流泪,护士马晶握着老人的手不断安慰她。不幸的是,老人还是离开了。几个月后,同事告诉我,老人的女儿在四处打听我的消息。她说,要谢谢记者。因为我的报道让她看到了妈妈生前最后的影像,看到了医护工作者代替儿女尽孝。

听到这个消息,我放下手头的事情,在几十块资料硬盘里,把所有和老人相关的影像资料一一找了出来,转交给她,希望能给她带来多一点的安慰。

记者,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但这一刻,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它的分量。

方舱医院启用的第一天,为了记录大家怎么生活,我蹲守了10个小时。我见到了一个小伙子,入院躺下后,打开了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口罩遮住了表情,藏不住的,是眼神里的专注。

看见我举起相机,他轻轻摆摆手,示意不用拍他,我犹豫片刻,但凭借记者的本能还是按下了快门。灾难面前,淡定从容;艰难时刻,探求理想。“读书哥”瞬间成了一个闪亮的精神符号。

这本书的作者、著名学者福山教授,也在推特上转发了我的这张照片。看到推特后,我们通过北美分社的同事,找到了福山,他欣然写下了对“读书哥”的祝福。一个半月的漂洋过海,这本书到了我手中。

可是,这时的读书哥却婉拒了所有采访,消失在人海之中。整整两个月的大海捞针,我终于找到了他,将这份万里之外的祝福送给他。

至暗时刻,一张照片,温暖了无数网友;一份祝福,架起了世界人民心中的桥梁。

总有人问我,那时你害怕吗?怎么会不怕呢?在刚准备进入红区,就听见身边的护士说她肺部有阴影的时候;在方舱医院采访,防护服意外破损的时候;在身边不断地有朋友发热、感染、甚至倒下的时候,我都曾想过最坏的情况,可我不能后退!我是记者,我们会永远冲在一线。

同事眼中的他

熊琦是一个满怀新闻赤诚之心的优秀记者。平日里,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出好作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又用“封城”之际的逆行、除夕之夜的勇闯重症隔离病房和先后十多次出入“红区”的壮举,诠释了一名“90后”记者的责任担当。他获评新华社“新锐新媒体报道人才”时,评委对他的评价恰如其分:他用一幅幅富有视觉冲击力、充满人情味的图片告诉我们:做好记者,不仅在于镜头靠得近,更在于心贴得近。

—梁建强

(新华社湖北分社副总编)

猜你喜欢

红区隔离病房分社
广州两名隔离病房高考生双双上线
正念减压与心理健康教育对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干预效果的比较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应激(压力)反应与心理韧性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关键零件没敲定,台自制潜艇硬要开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快速组建老干部发热隔离病房的探索与体会
“红区”里的白衣战士:在生与死的火线
基于清华大学“红区”与“白区”历史沿革的景观评价对比分析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