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清华大学“红区”与“白区”历史沿革的景观评价对比分析
2018-11-27冉林鑫鲁苗
冉林鑫 鲁苗
摘要:按照色调和建筑风格划分,可以将清华大学的校园景观分为“红区”和“白区”两大部分。“红区”与“白区”并非官方的说法,而是清华大学师生们心中形成的一种共识区域,并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造景方法。本文探究了清华大学“红区”与“白区”的历史沿革,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眼动仪实验)构建了9项校园景观评价指标因素,并运用层次模型法(AHM)建立出校园景观评价模型,通过矩阵方法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值,分别对“红区”与“白区”的校园景观进行了整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红区”校园景观在视觉美感、历史人文、地形地貌指标中的整体水平优于“白区”校园景观。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果将对中国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清华大学 校园景观 景观评价 心理分析 层次分析法
一、清华大学的景观(包含建筑群)区域划分
因“红区”与“白区”并非官方的说法,也没有准确的划分,所以本文所指的“红区”与“白区”的范围,是基于本次研究和个人理解确定的。按照建筑群的主要颜色,可以将二校门以北的建筑区域称作“红区”,包括大礼堂、清华学堂、图书馆、科学馆、西体育馆等。“红区”内的建筑一般采用红砖外墻建造,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如大礼堂是罗马式与希腊式混合建筑样式、科学馆与图书馆是美国20世纪校园建筑风味,西体育馆是西方古典式建筑,这些建筑群都体现出美国大学的景观规划格局和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而从中央主楼到主校门一带,主要是仿苏联风格建筑。在这一区域内,有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一批“水泥盒子”建筑,建筑外墙颜色多为白色,所以这一区域被称为“白区”。同样,周围的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等现代建筑,也可以划入“白区”之内。该区域建筑特点为坚硬、平实的风貌,建筑外墙以白色或浅色为基调。从校园景观规划角度来看,“红区”是以自然式园林景观为主要营造方法,区域内有山丘、平地、河流等多种地形,植被种类丰富多样,道路较窄,处处体现出历史的痕迹,展现出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而“白区”则更具有严谨威严的气息,树木一般是整齐排列在马路两侧,具有欧洲园林的特点。“红区”的景观建筑都是在清华早期修建的,凝聚了中外建筑师的智慧的结晶,在当代校园景观中仍然能体现出赏心悦目的风采。“白区”当然也不乏中外优秀建筑师的作品,但由于后期没有坚持整体校园规划,致使清华大学校园内景观及建筑群未能形成统一的风格(如图1)。
二、景观评价的指标及其重要程度
运筹学家A.L.saaty~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科学的确定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方法),但AHP模型需要经过大量的计算进行分析,评价过程较为繁琐。因此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程乾生教授于1997年提出的层次模型(Attribute Hierachi-calModel,AHM)为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方式简洁的特征,更适用于本次校园景观评价模型构建。
(一)层次模型建立
1利用眼动仪实验选择评价指标:层次模型的建立首先需要确定评价的指标。本次研究使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眼动仪实验,对观赏者在观赏“红区”和“白区”时视觉重要观赏区域、受测者的心理感受变化与各个景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出校园景观中具有价值和重要性的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于2017年3月14日中午12:00-13:30,使用SONYA6000相机,在清华大学校园内“红区”与“白区”各选取4处不相同的景观进行拍摄。其中在“红区”选取的景点分别为情人坡、近春园、二校门,大礼堂。在“白区”选取的景点分别为主楼、建筑学院、艺术博物馆、学生宿舍。拍摄时需要保持每一张照片具有同样的视高和清晰的照片质量。同时还需要控制变量,排除天气、相机成像差异、拍摄高度造成的角度不同等问题,使实验的自变量尽可能地控制在不同景观本身的差异上。
本次实验选取10名受测者,均为清华大学在校学生。于2017年3月18日,15:30pro召集被试者进行眼动仪实验。本次研究使用眼动仪为SMI眼动仪,并运用到Experiment Center.Begaze分析软件。在实验开始前,需要打开眼动仪及相关软件,并在软件内建立新的实验项目,导入8张清华大学校园景观照片,之后进行设备测试。本次实验将图片的播放时间间隔设置为5秒/张,采用被试者自由切换图片的模式进行眼动仪实验。本次实验选取热点图进行结果分析。热点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校园景点中最受关注的重要区域。通过分析每张图片中的景观特点,可以推测出校园景观中地形变化、层次丰富等因素对受测者视觉影响与变化。从10位受试者的眼动仪实验综合热点图(如图2)可以看出,在该景点中,主楼建筑因体量较大更容易抓住人的注意力,从而导致,观赏者忽视周边其他环境,如植物、道路等,故这些景观的参与度会降低。
而“红区”的受测照片中(如图3),建筑尺度相对较小,与周边环境更和谐。观赏者能够以整体的目光来审视整片区域,再将视线集中于景观中的重点区域。“红区”景观反映出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景观层次丰富的重要性特点。
眼动仪实验结果显示,在具有地形变化丰富、植被多样性高、景观层次感强等特点的景点中(如近春园,情人坡),热点范围较广,整张图片大部分区域都有被注视过的痕迹。而与之相反的景点(如主楼,建筑学院),热点主要集中在图片中心区域。图片边缘完全没有被注视,或较少被注视。这说明地形变化,植被多样性,景观层次感这三个因素对观赏者的视觉注意力有影响。因为这三个因素都增加了景观的信息量,使之具有更强的可读性。而不是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其他指标也是同理。本文结合眼动仪实验的分析结果和文献研究,最终选取了9项评价指标,其中可以观看到的评价指标有7项,即:地形变化,植被多样性,动物生存,景观参与度,色彩和谐度,景观层次感,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心理上的指标有两项,即:传说故事性和历史情怀感,共9个评价指标。
2.建立评价模型:本次研究从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三个层级构建了评价模型,其中A为目标层,B1-B3为准则层,C11-C32为因素层,(如图4)所示。本次研究共采用9项指标,从地形地貌、视觉美感、历史人文三个方面对清华大学“红区”与“白区”的景观进行评价和对比。
评价步骤分为下几步:
第一,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个因素所占的权重比。
第二,利用问卷调查得出各个景观的各项原始分数。
第三,计算得出各个景观的总分,进行评价对比。
(二)层次模型。
(如表1)为此次分析的相对权重的评判标度。
(1)计算准则层的相对权值。
此处对准则层三个方面重要性的判断借鉴了宋立民等在《清华大学校园景观评价》—文中由相关领域专家讨论研究得出的各评价层级的权重分值,并通过判断矩阵的方式确定了B层各指标因子的相对权重,(如表2)所示。
(2)计算因素层的相对权值,并判断各个因素的相对权重值(如表3、4、5)所示。
(3)确定每一个评价指标的最终合成权重值(如表6)所示。
综上所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景观中,地形地貌和历史人文准则的重要程度高于单纯的视觉美感,景观的实际作用和象征意义对于受众来说更为重要,视觉美感是辅助因素。在9项评价指标中,重要程度最高的是景观的故事性,即该处景观的象征意义,校园景观产生故事,会对该景观产生强烈的共鸣和纪念感。其次是地形的变化与植被多样性,地形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空间的多样性,同样,植被的多样性则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景观的层次感和季节更迭的变化感。这两个因素都能够使景观产生丰富变化和可读性。景观内动物的多样性及生存情况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重要性较低。因为清华大学作为一个校园,不是完全天然的环境,有大量学生使用并参与这些景观,人的体验和生活更为重要。
三、“红区”的历史沿革及景观评价
(一)历史沿革
清华的第一个规划是1914年由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Murphy)与丹纳(Richard H.Dana)提出的。这个规划将那时的清华分为两部分,东部仍然是留美预备学校,而西部则计划建成一所四年制综合大学,其中心位置为今近春园遗址。后来东部的改建与规划效果较好,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今天的“红区”,而西部的改建效果较弱。清华的“四大建筑”,即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同样由墨菲设计,均位于东部的留美预备学校中。因此“红区”的建筑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对于清华学子来说,“红区”具有强烈的历史情怀感。墨菲采用了轴线控制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方法,红区的建筑具有浓浓的美国学院派风格,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年访问清华时称之像一个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的大学校。“红区”的景观却呈现出中国传统园林的风格。20世纪初期,我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对“红区”的建筑进行了二期扩建和增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后这块区域又经过了多次设计与改建,并加入了的新建筑,如第一、第二教学楼等,颜色及风格都与周围大礼堂等老建筑相似,虽不及四大建筑宏伟,但更为朴实与厚重。
(二)景观评价
1.问卷调查:为了对红区的景观作出客观评价,本次研究选取清华大学在校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学者Daniel和Boster、Buhyoff等人曾經对各个不同团体的人的审美态度进行了对比研究,这些团体包括学生、专业人士,以及普通居民等。结果都表明虽然风景专家对景观的打分普遍低于其他类型的人,但不同类型的人在景观评价上仍然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因此,本次研究让参与调查的学生对“红区”的9项指标作出评价并打分,分数的范围为1-5分,其中5分为该处景观在这个指标上表现非常好,而1分则代表该处景观在这个指标上令人很不满意,本次调查有效问卷共计26份,统计结果如下:
以地形变化这一指标为例(如图5):
“红区”各个指标的平均分(如表7):
2.计算“红区”总分:本次研究将每一项评价指标所得的平均得分乘以该项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所有指标分值求和的方法,得到最终评价值,即“红区”景观总体得分为4.0246分。
评价结果表明,清华学生普遍对“红区”的评价较高,而且清华学生对“红区”的视觉美感和历史人文表现普遍比较满意,即“红区”的景观在清华学生心中的形象是“美丽的,且具有历史情怀感的”。地形、地貌维度的得分,体现出“红区”的景观赏心悦目,凝聚着厚重的历史,丰富多变,不会让人觉得乏味的特点。因此,“红区”景观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学生们的满意度较高。在旅游方面,也可以观察到“红区”,特别是二校门,大礼堂一带,游客量很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这里的历史性较强,“红区”的很多建筑和设施都是清华的符号。其次是因为这里任何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还有诸如情人坡这样的丰富的地形变化,为游人提供了更多游览空间和休闲空间。
四、“白区”的历史沿革及景观评价
(一)历史沿革
“白区”的中心建筑是1960年建设的主楼,是当时中国大学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从时间维度而言,“白区”比“红区”要“年轻”许多。“白区”中主楼建筑的设计理念是模仿莫斯科大学的建筑风格,它气势恢宏,正面是整齐的草坪和行道树,以及宽阔的大道,其他的建筑依次排列在草坪和行道树两边,形成了以主楼为轴线的校园规划布局。“白区”整体环境大气而壮观,与“红区”的历史感不同。这种气势反而成为了“白区”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一个大学校园中,这样的景观布局由于行政气息过于浓厚,亲切感较低,同学们日常休闲活动不会选择在“白区”,存在停留性不强的缺陷。2001年,清华大学完成了1960年所制订校园景观规划方案,但唯一的遗憾是未能对主楼附近建筑规划进行修改。2002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筑方案评标时,美国著名建筑师文丘里(Robert Venturi)曾提出过改造主楼前区域的想法,但至今并没有实现。
(二)景观评价
1.问卷调查:与“红区”的调查问卷相同,只是将图片和题目关键词换成了“白区”。依旧以地形变化这一指标为例(如图6):
统计结果(如表8):
2.计算“白区”总分:计算得出,“白区”景观总体得分为2.8126分。
由此看出,清华学生对“白区”的建筑及景观,整体上是不太满意的。在视觉美感方面,可以看出“白区”是有一定美观性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感受到美感。但根据前文层次分析法的结论,视觉美感只是辅助因素,历史人文和地形地貌重要程度更高。在这两个方面,清华学生对“白区”的满意度都不高。特别是历史人文方面,学生们感受不到“白区”的文化性,因此感到陌生。再结合“白区”地形地貌体现出的风格,它缺乏“亲近”的场所,所以学生们对“白区”的接受度不如“红区”高。假如“白区”作为一个纯粹的行政空间,倒也没有过错之处。问题在于,“红区”代表着老清华的记忆,所有人一提到清华就会想到二校门。而“白区”正对着现在主校门,是清华新校园的代表之作,却呈现出和“红区”截然不同的风格。“白区”作为一个大学的主校门处的景观,显得有些太过严肃了。虽然清华大学以严谨的学风著称,但高大,素净的主楼,的确会产生一定的拒绝感。不过后来建设的一系列雕塑设施,使“白区”亲切不少。
结论
清华大学的老校区“红区”和“白区”在风格上的不统一,使得清华整体景观有些分裂。“红区”和“白区”各有其特点,且都是一代优秀建筑师的心血。但是校園景观的主要受众还是学校师生,通过对学生人群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红区”比“白区”的满意度更高。不能说“白区”的严肃之风不好,只是作为一个校园景观,它的亲切度不够。
本次研究还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一个选答题,题目是“你对清华大学的校园建筑,景观,设施等有没有什么意见?”在收到的答案中,很多学生都提到不喜欢过于严肃的景观。有答案说“种树充满工科感,三木必成行,四木必成矩。”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更喜欢更自然的景观,这与中国人的审美和文化也密不可分。因此可以在“白区”也创造一些地形变化,并对主楼周边进行更自由的造景,从而破除这种疏离感,增加其停留性。植物种类和层次也可以更丰富一些,营造出四季变化。
“红区”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很多名人雕塑等设施,对学生有较深的教育意义。而“白区”在这方面相对缺少。因此,在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与审美需求,深入研究校园的历史文化脉络,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舒适、亲切,有归属感的学习环境,同时为大学校园打造一个独特的文化形象。在旧的环境和气氛之上建造符合时代审美且与校园气质契合的景观和建筑,才可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