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交往思想探论

2020-11-17宿程晴史春林

理论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主体世界文化

宿程晴,史春林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116026)

关于文化交往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包含了文化观和交往观,内涵十分丰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交往思想并不局限于国家和民族的内部交往,更大程度思考的是世界文化交往。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生产方式不断更新,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和民族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加之借助越来越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伴随着经济和政治的交往活动,文化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交往中常常伴随着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因而文化交往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因子。在越来越频繁的世界范围内的思想碰撞和交互融合的环境下,马克思恩格斯文化交往思想对中国在与世界交往中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交往思想的主要内涵

“文化交往”是文化和交往的复合,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动态过程。侧重内容的文化交往,与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并列,强调的是文化。而侧重动态过程,文化则成为一种交往的中介工具。因此从文化交往活动整体来看,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重点:其一,文化交往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动态过程。“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533文化和交往一样,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实践,交往就是两个主体之间沟通、交流的过程,文化则因与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社会发展的复杂要求需要个体、群体之间的自我发展与相互促进。文化交往作为一种动态过程,实现的是世界不同群体间的开放,最终会达到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美好目标。其二,文化交往是区别于经济与政治交往的一种类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的想象、精神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524。文化交往虽然常常伴随着经济交往和政治交往进行,但更强调内在精神的传递,是一个文化主体社会关系的延伸,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水平,更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其三,文化交往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交往必须依托一种或多种物质才能完成交往行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533,语言、文字、书籍等精神产品应运而生,在交往过程中充当着文化的媒介,使得文化信息在交往中传达得更准确、更便捷。除了文化交往的内容载体之外,文化交往手段也需要依托物质载体才能够进行,如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生产力水平发展得越高,文化交往对物质载体的依赖就越强烈。

由于文化交往对于不同文化体系而言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为各文化主体提供了一种文化间相互理解、认同的可能,从而也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思考文化交往的内涵时,不但要从文化交往本身来看,而且还必须从文化交往的主客体、内容、行为、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以及主导思想五方面考虑。

第一,文化交往的主客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参与文化交往的双方之间存在着主客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由地域性走向普遍性”[2],影响着人们的联系程度,并会带来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1]538。这种观点在文化交往中,将每个民族既看作主体,又看作客体。文化是意识形态、精神产品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文化主体会自然地对异于本文化的客体产生影响或进行改造,客体也会自然地接受外来文化以丰富自身。客体在吸收主体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会根据自身原有的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思考和改造,并作出相应的回应,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被动地接受,这时客体即为主体。因此,在文化交往中,主客双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文化体系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而且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不同思想体系的每次碰撞与交融,双方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

第二,文化交往是意识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互动。“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524文化交往可以依托物质活动与交往来进行,文化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是一个群体社会生产水平和人的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会受到群体特性的影响。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也各不相同,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更是大相径庭,这就为文化的交往提供了必要理由。由于人是社会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成长无法与所在的文化环境割裂开来,意识形态、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会在这种文化环境的培养下形成,因此文化交往就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精神产物的互动,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延伸。人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既能将外来文化“引进来”,也能让自身的优秀文化“走出去”,为文化的交往提供了可行性。

第三,文化交往是不同文化体系的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人的发展“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形态——所制约”[1]524-525。每个文化主体都有其特性,可以生产自己的精神文化,但是这种个体的特性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受到群体意识影响,产生于群体文化之中的。每个人在作为个体存在的同时,也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存在着,同一群体中的不同成员受到同一文化的影响,会产生共同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所以,即使每个主体都具有特性,但表现更多的是群体文化的共性。于是每个文化体系中的成员,在接触到其他文化体系成员时,两种文化就产生了交往。当这种文化交往持续一段时间,那么原有文化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对主体产生的影响,也会直接对客体的认知和理解产生影响。

第四,文化交往与社会存在相互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172-173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物质活动,伴随物质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并对社会存在产生影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交往思想中,始终关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3]191。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分工的扩大,人们的需求进一步增长,所有制关系也随之更迭,地域性的交往变成了更普遍的交往,这也使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对立和冲突。伴随着这些冲突,文化交往也与社会结构产生了更深刻的联系。“战争本身还是一种通常的交往形式”[3]206,战争打破了一种文明的社会环境,在语言、习惯、教育等为文化方面的强势融合,对社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又形成了新的文化交往。

第五,文化交往受统治阶级思想主导。虽然意识形态的更迭是必然的,但在阶级社会之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178。“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3]178这一观点既说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又表明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具有阶级属性,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主导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因此,在阶级社会中的文化交往也是不同阶级之间意识形态的碰撞,当统治阶级的利益受到威胁,文化交往也将面临冲突甚至是敌视。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共产主义者进行彻底的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消灭阶级、消灭被异化的劳动,才有可能将文化从阶级属性中解放出来。

二、文化交往的基本特征

人类的文化产生于社会实践,文化交往同样在物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文化交往的作用不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内部交往水平的体现,在世界文化交往中,文化交往更承担着人类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重要任务。但是,文化交往也受到了很多条件的推动与限制,比如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阻碍了文化交往的发展,但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文化交往的效率大大提高。而正是由于文化交往对这些工具的依赖,导致了工具越发达对文化交往的限制也就越明显。除了环境和工具之外,经济交往和政治交往既能够带动文化交往走向世界,又对文化交往具有限制作用,这对文化交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文化交往具有人类文明成果共享与社会活动的实践性。“人的实践活动是文化交往发展的源泉”[4],现实的意识和文化都产生于物质活动中的交往需求,是区别于动物的人类独有的实践活动。文化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扩大化的结果,由物质交往产生,并在其中发展。文化交往的实质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1]580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交往就是人类不断完善自我、相互联系的过程。通过各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动地交换长期实践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此看来,文化交往为文化的全球化和人类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提供了重要契机,使人类文明成果得以共享。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往为各个文化主体取长补短不断超越自身文化的局限提供了可能,也为共享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提供了途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不同的文化成果互相碰撞、融合、共享,各文化主体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也日渐消失,地方的成为世界的,各文化主体的文明成果成为了世界共同的财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二,文化交往具有世界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的世界历史性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人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一样,都与周围的人或环境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人也在不断发展,“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541。人的世界历史性就是通过交往来克服狭隘的地域性,文化交往就是这样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性的、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人的交往是有限的,因此想要实现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智慧交流和文明共享,想要使更多人更普遍地参与到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就必须扩大文化的交往范围、提升交往速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在世界范围内的交往活动之所以能够将人类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其真正动因来自于资本扩张的世界需求”[5]。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使得大工业兴起,而大工业的兴起加速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市场的发展,加速了资本流通,“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566。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通打破了国家间的壁垒,将历史逐渐变为世界历史。而在资本流通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科学、观念等文化的交往,这也就使得文化交往同样具有了世界历史性。

第三,文化交往受到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地理条件对文化交往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人类历史越往前追溯,地理条件对人类文化交往的影响也就越大。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水平有限,文化交往受到了地理环境很大的限制,只能存在于相近或交通便利的族群间。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地理条件对各文化主体间交往的影响与限制日益减弱,时间成本大量节约,交往难度大大降低。但同时文化交往因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而便利,也就意味着这些工具和技术的发展对文化交往的影响越来越大。传播工具和技术的发展受到生产力的限制,生产力越高传播工具和技术就发展得越好,反之亦然。可以说,传播工具和技术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历史发展水平成正比的,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越往前发展,传播工具和技术对文化交往的影响越大。

第四,文化交往受到政治、经济交往的限制。首先,经济交往决定文化交往。文化交往是经济交往的产物,“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1]524。人们的文化和文化交往行为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产生于物质交往的。全球化加速了物质交往的进程,也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更加广泛的文化交往。文化交往的性质受经济交往的影响,“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550。由此可见,在社会生活中谁占据了物质资料,谁就在经济活动中占有主导位置,从而能够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文化的性质。在世界经济交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文化交往,如习俗、理念、行为、法制等都会随着经济交往扩散到其他国家和民族,从而不断丰富世界文化。其次,政治交往制约文化交往。由于政治交往的主体是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意识形态、发展目标等多个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文化交往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交往的制约。如在文化交往中,可能会遇到由于强权政治带来的文化霸权和由于政治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文化产品输入的限制等。除此之外,文化交往与经济和政治交往相辅相成,既能够服务于经济交往和政治交往,又能在经济和政治交往中发展出经济文化和政治文化,不断丰富自身。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化交往思想的现实启示

环境、生产方式、时代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都努力追求民族繁荣、国家富强。随着各国交往的进一步加强,文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各文化主体间的思想不断碰撞、交融,多元的价值观渗入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马克思恩格斯文化交往思想的当代价值日益突显。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中,中国文化在对外交往的同时,也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在国际交往中,文化交往可以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更深入更清晰地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传递给其他文化主体,既能加深同国际上其他文化主体间的交流与沟通,又能减弱甚至消除不同文化主体间在交往中长期存在的误会和摩擦,达到经济和政治交往无法实现的战略目标,从而为国家的外交工作创造良好局面。但是,文化不只有优秀文化,也有一些片面的、消极的糟粕,其必然会随着交往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对中国文化交往提出了新挑战。对此,要以马克思恩格斯文化交往思想为指导,在新时代文化交往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定自信,加强内部文化交往。文化交往不仅影响着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关系,在同一文化主体内文化交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1]520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观点说明了内部交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外部交往关系和群体内部结构。因此,要使中国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并在世界文化交往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促进内部文化交往。“文化的强弱是决定文化交往实践中文化流向的关键”[6],内部文化交往弱的主体,在国际交往中更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反之,内部文化交往发展更完善的文化主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也较小,甚至往往因为他们具有更强大的文化传播力而能够对其他文化产生较大反作用。华夏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并随着时间更迭而一直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伟大成果,有着伟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底气。面对文化交往过程中渗入进来的不良文化,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应该有针对性地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正确的思想观念、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消除和引导。文化交往本质是价值观的塑造与传达,而价值观问题一直是人类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引领着中国内部文化交往与文化建设。

第二,制造认同,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往。“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1]559中华优秀文化是对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世界文化交往既是为了文明的传承,也是国家发展的保障。当今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人文化的自由交往与发展,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这种“自由”,不同的文化就如同超市中供人选择的商品,而每个群体的成员在接触一种新的文化的时候都会自主地选择与自己传统文化、传统认知相符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这就是在文化选择上的文化认同。“文化价值评价过程同样伴随着文化价值观的确立”[8],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价值判定,是一种不同文化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也是对价值观重新塑造的过程,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能够更多地制造文化认同,就能够在文化交往中被更多地选择,从而建立一种价值观的认同,提升中国在国际话语权方面的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要制造这种文化认同,就必须立足自身的文化根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9]。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让世界对中国良好道德品质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多避免由于误解和其他恶意扭曲造成的冲突,在国际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第三,潜移默化,坚持长期文化交往。每个个体常是在原有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理解,这样一来,不同文化的思想内涵在交往中难免会产生偏差。想要消除这种认知偏差,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中国的语境中,“文化”二字是可以拆分开的,“文”指的是文字、文章,“化”指的是教化,强调了文化的育人功能。在长时间的文化交往活动中,客体可以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全面理解外来文化,并结合自身文化环境给予反应,完成文化交流的过程。长此以往,就会理解、习惯、认同主体的文化。当人们对一种文化认可、接受,就会将这种文化融入自身的思想体系,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文化交往的价值得以实现。文化交往的好处还体现在能够在交往中将文化精神贯穿到经济交往的各个领域,从而发展带有经济属性的文化交往。如在文化交往中催生出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对传统经济产业产生了影响。

第四,与时俱进,丰富文化交往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1]603文化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受到生产方式的影响,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曾经文化交往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和通讯手段不够发达等原因,在交往范围上受到限制,后来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需求和资本扩张、人们对于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文化交往扩大到世界范围。但是,由于文化交往受到已有条件的限制,最初对生产力起到促进作用的交往方式,慢慢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些不同的条件,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自主活动的桎梏”[1]575,最终被新的交往方式取代。文化交往越是依靠先进的交通工具和发达的通讯手段,就越要受到工具和手段的限制,如果文化交往手段单一,那么一旦这一途径被限制,文化交往也就随之受阻。因此,文化交往不但要与时俱进,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更要不断丰富文化交往方式,避免由于文化交往方式单一而带来的过大限制。

第五,和平民主,尊重文化多样化。“直到现在每个民族同另一个民族相比都具有某种优点。”[1]35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文化主体都有其独特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因此,无论各文化主体的发展阶段、无论各民族的大小,都应该在文化交往中得到尊重,能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流和对话。人类历史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扩大、交往、融合的过程,其中经常伴随着价值观的碰撞和文化的冲突。为了避免这种冲突最终扩大到引发斗争,就必须在不同文化交往中建立一个公平合理、各文化主体都认同、具有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的规则和规范来调节各主体间的文化交往行为,避免矛盾激化,这就要求各国家、各民族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和平、民主并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结语

文化交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在生产活动中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文化交往是一种普遍现象,既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也体现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渴望。在古代,文化和交往受到了自然条件、工具和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自身的发展和对世界的认知也因此受限。全球化时代,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不断发展,“文化已经进入由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发展的新阶段”[10]。由于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通,各文化主体之间的壁垒逐渐弱化,长期以来的实践活动得出的文明成果也从民族的、国家的变成了世界的。不同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随着文化交往在各文化主体间交流,人类历史最终成为了世界历史,文化交往逐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文明流通,从闭塞走向开放,从内部走向外部,从地域性走向普遍性,从国际化走向全球化。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为世界文化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能够实现人类文化的共享,使人类文化发展得以站在更深厚的文化基础上,避免了实践经验的浪费;另一方面又对文化交往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从内部交往来看,中国必须坚守住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在全民族能够充分、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有意识、有目的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文化,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从外部交往来看,中国要主动、积极地参与世界文化交往,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用一种更和平、更有自主性的方式进行交往并且坚持长期进行。借助国际范围内的文化交往,与世界其他文化主体达成价值观方面的理解与包容,使中国形象更深入人心,使中国智慧更具有力量,使中国方案更能发挥作用。文化交往不但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能够促进世界经济与政治交往,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一环。

猜你喜欢

主体世界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谁远谁近?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