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洁冰清 红色影星
——记电影艺术家于蓝
2020-11-17赵郁秀
赵郁秀
1985 年6 月,辽宁省隆重举办新宾、凤城、岫岩三县满族自治县成立大会。各县都邀请了全国各地同当地有关的名人做嘉宾。岫岩县名册上的第一个名字是:于蓝。
“于蓝?演员于蓝?”有人发问。
工作人员回答:“正是。于蓝同志事儿忙,请假没来。”
“于蓝原来是辽宁岫岩人?”多数嘉宾代表发出此疑问。
我陪同的北京作家、出生于辽宁昌图县的端木蕻良介绍说:“我知道她好像是东北人,可不知她是辽宁老乡。抗战胜利她随延安的文艺大军最早来东北,在新建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故事片《白衣战士》中扮演主角。”
这也使我想到了解放后我看到的第一部革命故事影片就是《白衣战士》,影片是表现一位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的医护队长的英雄故事。但当年我没记准主演的姓名。
由此又使我想到,1953 年我从家乡安东(丹东)进入北京文学研究所(二期)学习,文研所地址在北京鼓楼东大街,距设在棉花胡同的中央戏剧学院很近。1954 年中央戏剧学院开办表演干部班,请苏联专家讲课,主讲斯坦尼体系,而讲马列主义与文艺课时我们去旁听。留苏回国的著名话剧导演孙维世为我们翻译。我们旁听生坐在教室后排,前排就坐的干部班同学中有位穿着褪色军装的女生,是刚演过《白毛女》的田华。与她同座,年龄较大的穿灰色列宁服的女同学像是我记忆中《白衣战士》的主演。这个班里有位从我家乡安东考来的话剧演员田成仁。课间休息时我向他询问,他说,那正是演员于蓝。人家是从延安“鲁艺”走出来的,现在是我们班表演课代表,还兼任党支部书记。她家在北京,对我们外来的学员很关照。天冷,借衣服,有病给送药。苏联专家对她很欣赏。她北京话说得好,善于朗诵,她朗诵的“卓娅”,苏联专家说赛过苏联演员。她很谦虚,说,我是小角色,除了《白衣战士》,以后扮演的都是配角小角色,如老舍《龙须沟》里程疯子的老婆程娘子等等。苏联专家说,戏剧里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展现人物心灵的真正的演员。
当我得知了于蓝是辽宁岫岩人时,我同岫岩老乡们一样都在回忆和议论这位“小演员”大明星在《革命家庭》影片中扮演的革命母亲,还有家喻户晓的江姐形象。“文革”以后再也没看到过她的形象展现于中国的荧幕。说她工作很忙,是忙在舞台、摄影棚,还是忙在何处呢?
1985 年8 月,我们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成立。以马力教授为首的几位儿童文学专家拟编写东北儿童文学史,我作为学会会长责无旁贷地帮助搜集史料。我去北京,先拜访了擅长写儿童小说的老作家颜一烟,她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系,回国抗战在延安,抗战胜利后也随文艺大军最早挺进东北。她曾以抗联为题材创作了电影剧本和长篇儿童小说《小马倌和大皮鞋叔叔》。我们见面后,颜一烟老师向我细讲了她写儿童小说的经过,特别介绍了著名童话剧《马兰花开》最早就是由来自东北的作家熊塞声创作的,熊塞声是高手,在延安是“鲁艺”的教师。我听说熊塞声此名便插话说,1949 年东北地区第一次文代会上,熊塞声在大会发言,很叫好;她说,文艺、戏剧是神圣的事业,舞台就是我们的战场,我们一生殉职舞台,生在舞台、死在舞台。颜一烟立即接话说,熊塞声在延安“鲁艺”时就这样说过,我们新成立的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于蓝是她得意的学生,于蓝就深深记住了熊塞声的这句话。
“于蓝?”我急忙发问,“她现在当了儿童制片厂厂长?她是我们辽宁岫岩人啊!”
颜一烟一听马上转了话题:“于蓝,辽宁人?那太好了。我们儿童制片厂正在拍摄以我的长篇小说《盐丁》改编的电影,现在资金奇缺,于蓝厂长是你们辽宁人,辽宁能否给我们一点赞助啊?”
这突如其来的话题,使我一时无言以对。颜大姐乐呵呵笑着,从头说起了。80 年代初,北京电影制片厂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各行各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号召,成立了儿童电影制片厂,白手起家,车库就是儿影的办公室、摄影棚,经费分文没有,聘任于蓝为厂长兼艺术指导,要自力更生。当时,于蓝刚做完大手术,本该休养,她却发扬她的“白衣战士”和“江姐”精神,勇挑重担,艰苦创业。她这个光杆司令,首先聘请、物色人才,率领她的团队东奔西跑拉赞助、解决资金,当时有人给她们送了四句话“橡树皮的脑袋,八哥的嘴,青蛙的肚子,兔子的腿”。颜大姐说到这里,又哈哈大笑,想想说:“当年在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上,听说过你们辽宁儿童文学学会就是白手起家,学会一成立创办了《文学少年》杂志,还搞全省的儿童文学评奖,没用国家财政分文经费,靠的是‘两不怕’精神: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我听她充满热情的话语说完,立即表态:“颜大姐,我回辽宁去替你们试试办吧。”
我回到沈阳,便以他们说的那种“八哥嘴、兔子腿”的“方式”联系上了主管岫岩县的鞍山市委书记王巨祿并得以面谈,我先从党中央号召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说起,最后说到北京儿童电影厂拍电影需要资金,儿影厂厂长于蓝是鞍山岫岩人。王巨祿猛抬头问:于蓝?是演江姐那个人吗?是岫岩人吗?那请她来鞍山,回家乡看看,我们见面研究。
我将这一回应立即报告给北京:请“江姐”回家乡!不久,于蓝去了鞍山。以后得知:鞍山钢铁公司向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的《盐丁》剧组捐赠30 万元人民币,使《盐丁》影片顺利完成(后来该片还获了奖)。
后来,颜一烟写信向我表示感谢,并将《盐丁》影片上映的盛况和主演《盐丁》影片的小演员自己写的稿件还有多幅照片寄来,并另随寄2000 元人民币赞助我们《文学少年》杂志。我们将所有的稿件以及感谢信和照片等等,于《文学少年》杂志头版通栏发表,并附《文学少年》的感谢信。
之后,我去北京办事,又特去北影拜访颜一烟,同时捎去多份《文学少年》杂志,再次向他们表示感谢。她满腔热情,带我去拜访了辽宁老乡于蓝同志。
那时,北影的演员都住在北影厂内的家属宿舍。颜一烟是著名的老作家,仅住两间房,卧室外一间放一宽宽大大的旧台球台,她说是捡来的废品,台球台上排列着书籍、资料、稿纸,还有简单的碗筷,她写字、吃饭就趴坐在这台球台边。
于蓝家也不宽敞,但整洁、亮堂,迎门墙上挂着周总理、邓大姐同她和丈夫田方合影的大幅照片,洋溢着浓浓的艺术、学术、和谐、向上的气息。于蓝热情同我握手时还表示向鞍山赞助的感谢,并嘱我回省后代她向家乡人民问好。我们的谈话当然从辽宁岫岩家乡开始。
岫岩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的山脚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早年清军曾在这里戍边,文化比较发达。于蓝的父亲当年是县里的一个小法官。于蓝八岁丧母,父亲对她“当爹又是妈”,为她取名于佩文,父亲教她先学写的两个字是“秀岩”,告诉她,这是家乡岫岩县的原名。聪明的小女儿于蓝边写边问:秀岩,那就是秀美、好看的石头啊!父亲说,对对,好看的石头是什么?是玉石!岫岩县盛产玉石,是国内外有名的玉石之乡。父亲向她细讲起,玉,质地细,有光泽,是最贵重的石材,所以誉为洁白如玉。小女于蓝又接茬说,那咱岫岩人都长得像玉一样白吧?爸爸说,白,不是指一定长得白,而是要心里纯净洁白,就是要学做好人,《三字经》里有话“人不学,不知理,玉不琢,不成器”,做人要知理,玉要琢才能成器;就是要女儿于佩文你长大学好文化,长本事,成才成器,也长得亭亭玉立,但举止行为要谨慎规矩,守身执如玉、玉洁冰清啊!
爸爸长年累月关于家乡玉的多次谈话,使生在玉乡的于蓝深深铭记了爸爸的“守身如玉,玉洁冰清”的教诲。
为躲避日寇对东北的侵略,他们一家离开了岫岩,奔向哈尔滨。在哈尔滨,于蓝上了小学,听说了哈尔滨北边有个国家叫苏联,那里闹过革命,还有个作家叫高尔基。于蓝识字不多,但囫囵吞枣地读了高尔基的《母亲》,还有托尔斯泰的长篇,以及普希金的诗歌、契科夫的小说等等。九一八事变前后,他们家又从哈尔滨逃亡到天津、北平。在北平她上了中学。在北平姑姑家的小书柜里,她发现了很多中国古典书籍,她读到了《三国》《水浒》《红楼梦》等等,更了解了中国古老的文明。同时她也读到了莎士比亚的剧本和《茶花女》,初识了戏剧,进入了世界文化领域,自觉自知觉地“学理”“琢玉”了。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14 岁的于蓝随同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抗日游行,增加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恨。在一位姓黄的教师(地下党)的引导下,她和一名姓赵的要好女同学要到平西去参加抗日行动,得到赵同学母亲的鼓励,临走前赵同学的母亲为她俩改名,将赵原有的三字名改为赵路,意为“踏上新路”,为于佩文改为于蓝,望她们奔向蓝蓝天空,走向玉洁冰清的新天地。她俩从北京出发,爬山越岭,行走10 余日到达了平西,见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司令员杨成武。得知杨是参加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的战斗英雄,十分敬仰、钦佩,从他的亲切谈话中又知晓了抗日总指挥部、共产党大本营在西北延安,那里有专门培养抗日战士、培养女兵的学校,到那里学习、磨炼,能穿军装,背钢枪,当正规的女兵,她们要到那里去!得到杨成武首长的鼓励和支持,于蓝和好友赵路又出发了,从平西到西北,爬山过河,忍饥挨饿,辗转奔波了60 余天,终于看到了延安宝塔山。
到延安,她俩被编入“抗大”八大队。但是她们原来向往的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延安,竟是在黄土高坡,夜晚睡在铺席的土地上,推门望天,看得见星星闪烁。真格是:地当床,天是窗,吃的是小米饭,木凳上架个黑板便是大课堂。但是,她们想到,到达延安填写的表格上就有一行醒目的黑字“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那就是到了延安就要做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忠诚的革命战士,要自觉地刻苦锻炼,学理、琢玉。经过一年的自觉磨炼、革命洗礼,1938 年2 月,于蓝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年后,她被推荐到延安新成立的女子大学兼任女生队长。“三八”妇女节,于蓝组织庆祝活动,排演话剧《郁金香》,请“鲁艺”的熊塞声来导演。熊塞声向主角于蓝细讲:业余演出也要尽心尽力,文艺、戏剧是神圣事业,舞台就是战场,要生在舞台,死也在舞台上。于蓝以此战斗精神,尽心尽力,很好地完成了这次业余演出,完成了庆祝活动。不久,19 岁的于蓝被调入“鲁艺”实验话剧团。这个剧团的创办者是一位30 年代便在上海走红的青年演员田方。
田方是北京人,在辅仁大学读书时便参加抗日活动,逃亡到上海,在演艺活动中结识了地下党同志,介绍他投奔延安,决心扛枪上前线打日寇,弃文习武从军干革命。经过学习、劳动,他欲“弃”的文才被发现,被调入延安“鲁艺”,创办了实验话剧团。于蓝和赵路同时被调进该团,她们在这里学习、劳动,吃苦不觉苦,学习有榜样,像鸟儿一样在蓝蓝的天空纵情歌唱,在水流潺潺的延河边散步畅谈,誓死打败日寇侵略者,坚定了革命到底的决心和信仰。
一天,好友赵路悄声告诉于蓝,一直热心关怀她们的熊塞声老师要给她介绍个对象,于蓝高兴地忙问:“好事啊,谁?”赵路答:“田方!”于蓝沉默了,轻声问:“你喜欢田方吗?”赵答:“喜欢。”于蓝连说:“好好好,我等你们的喜讯。”
这天晚间,于蓝久久未能入睡,脑中闪现一幕幕久往的记忆:她14 岁读初中时看到一部电影《壮志凌云》,片中男主角给她留下深深点记忆。那时中学生都崇拜电影明星。男主角那黑亮的眼睛,高大威猛的身躯,那勇于为人民说理发出的浑厚的嗓音在她耳畔回响。到延安后,在一次文艺晚会上,看到一台外国话剧《到马德里去》,剧中一西班牙壮年豪放的英雄形象,正是她曾崇拜的那个青年农民形象,他叫田方。那时也有诸多男同志向她表示过爱意,都被她婉言拒绝,在她内心还深深铭刻着爸爸常谈到的人要洁白如玉,女孩子更要守身执如玉。好友赵路年岁比她大,她应该放下自己,真心实意祝福好友赵路,让自己的心灵洁白如玉、平静下去吧!
平静几天之后,熊塞声老师找于蓝悄悄谈话,说自己考虑不周,只想赵路年纪大些,应早成家,没想到她找田方谈话时,田方表示赵路是好同志,但他更喜欢赵路的同学于蓝,虽然于蓝比他小十岁,但他愿耐心等待。
于蓝听罢,心中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她沉静地向熊大姐说,请你再做做田方的工作,赵路是我的生死好友,她大我三岁,该恋爱结婚了,我还不到二十岁,真的还没考虑过恋爱。熊大姐说:“傻丫头,爱情是缘分,不是谦让的事,不可硬撮合。”
不久,有位男同志与赵路结为了伴侣。
于蓝和田方在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1940年11 月)的日子,在敲锣打鼓震天响的欢乐气氛中,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婚礼。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妇,在延安民主、自由、严肃、活泼的学习、劳动、工作、军训,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携手前行,分别荣获过二等模范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
1942 年5 月,春风荡漾的日子,已担任延安“鲁艺”艺术指导科科长、实验剧团副团长及农业劳动队队长的田方,荣幸地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于蓝是学员,未能参加,但她知道这个会是由毛主席提议召开的,听说召开前,毛主席邀请了艾青、萧军等诸多文化名人面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会上,毛主席一定有重要讲话,她渴望着。5 月23 日傍晚,田方兴高采烈地跑回来,抓着于蓝的双手大声说:“毛主席讲话了,太重要了!会后合影时,毛主席坐在前排中间,一招手,我急忙跑到毛主席右边坐下,接着是女作家草明、刘白羽等。”于蓝高兴地扑到田方怀里说:“等照片洗出我们一定要一张保存、纪念,永远纪念,我们永远紧跟毛主席!”
过两天,毛主席又亲自到鲁艺学院看望同学们,于蓝亲耳听到了毛主席用纯正的湖南话谆谆告诫大家: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要长期、无条件地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他们遵从毛主席的讲话精神,立即到群众中去了,拜群众为师,采访、创作,学思想、学语言、学民歌、打腰鼓、扭秧歌,于蓝演出的《兄妹开荒》很得陕北农民的称赞。春节,他们到杨家岭演出,给中央领导拜年,得到领导们更大的鼓励和热烈的掌声。在一场场演出中,在一阵阵震天响的掌声中,他们不断总结提高,不断深入群众创作新节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深入发展讲话精神,直到1945 年8 月15 日寇投降,迎接胜利的到来!
抗日战争胜利,党中央号召十万大军挺进东北,迅速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9 月,以延安“鲁艺”为主的文艺大队,告别延安前,周恩来特给干部们讲话,再次说明去东北之重要,是和蒋介石赛跑,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跑在前面……大家雄赳赳气昂昂踏上了挺进东北的新征程。他们人人身背八斤重的行装,披荆斩棘、爬山越岭,一次次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渡黄河、过长城,历经陕晋冀热辽五个省区,徒步行走两个多月,踏上了东北家乡黑土地。他们以东北文工团的新名,将从延安带来的饱含座谈会精神、充满战斗气息又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结合东北现实生活,创作了《东北人民大翻身》等新作,呈现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令东北群众热血沸腾,口号震耳欲聋:紧跟共产党,建设新东北!
迎着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文艺大军中以副队长田方为主的电影人,机智地几进长春,到“满映”制片厂抢卸电影设备、器材和资料,肩扛、车运,迅速运到黑龙江北的小镇兴山(现鹤岗),在荒草萋萋的边远、崭新的根据地,日夜奋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首个电影制片厂,闪电般拍出《民主东北》等多部纪录片,这个制片厂为新中国电影奠定了基础。(其中有3 位电影工作者牺牲于战场,英名永存!)被称为“中国电影的摇篮”,也使黄土高坡上成长的演员于蓝走进了陌生的电影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在银幕上扮演英雄人物的女明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白衣战士》在北京上映,周总理夫人邓颖超代表新建立的全国妇联,接见了导演和饰演女主角的于蓝等演员,向他们颁发了“救死扶伤、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锦旗。
在戎马倥偬中成长的女兵于蓝,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又走向抗美援朝战场。1951 年,以巴金为团长,有梅兰芳、常香玉等众多知名人士参加的赴朝慰问团成立,于蓝为该团团员,同时她还兼任由14 名放映员组成的北影电影放映队的队长。她穿着志愿军军装,以团员身份宣传、演讲、慰问,向志愿军战士介绍国内的情况,同时还像她主演的卫生队队长那样热心救护伤员。志愿军战士说她干得很内行,她说自己有过角色的体验,是革命文艺给她的力量。而她的本职任务还要为志愿军放电影,在营地,在乡村,在隐蔽的山林,不断躲避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勇敢坚持认真放映。她深记着电影厂领导的嘱托:“你带出去这个战斗集体,要一个不能少地回来。”她则表示:“不仅人不能少,机器也一件不能丢。”她的人和机器不断隐蔽、躲轰炸,更以不怕死的精神,从断桥下蹚河水,在弹坑瓦砾灰烬中爬行,时时以战士的姿态,视影场为战场,只有几位战士坚守战壕也要放映。同时,她还抽暇到连队去采访,那被彭总司令誉为“万岁军”的38 军将士最早入朝、旗开得胜,有多少英雄故事使她边听边记边泪流不止,恨不得同战士们一起到前线冲锋杀敌,为烈士报仇……!
近两个月的抗美援朝战斗生活,于蓝记下了满满一小本日记。在“六一”国际儿童节那天,她看到朝鲜小朋友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来看中国人放映电影,于蓝想起自己那不足三岁的儿子在北京家中不知如何。如何?她无暇细思念,在日记写下:儿童节,妈妈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决心做最出色的红色宣传员。
历经抗日、抗蒋、抗美战火的熏陶,历经在陕北、东北、华北群众生活中的摸爬滚打,她已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红色宣传员。她还要做得更出色,做到最出色。
于蓝在饱览群书中,得到一本《我的一家》(陶承著),她捧书细读,为书中一家人的命运回肠荡气,夜不能眠。书中这一家人顽强拼搏的经历,正是中国革命大家庭的缩影,要将这样的革命家庭搬上银幕,这是红色宣传员的天职。
她的想法得到了已任电影局副局长、她的丈夫田方的鼓励,也得到大导演水华的支持,他们同编剧合作,立即行动。于蓝一次次去居住于北京的陶承大姐家拜访、细谈,又反复细读《红旗飘飘》和诸多革命回忆录,同时回忆、联想自幼感受的母爱和中外母亲的大爱,那苏联高尔基的《母亲》的大爱,那中国慈母手中线、岳飞背上刺字的母爱,还有她在战地群众中听到见到的无数送儿上战场、为党送情报、支援前线、同敌斗争的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鲜活动人的革命母亲形象在她心中不停翻腾,她思索着自己的心灵情感如何与形体表演很好地融合。她在解放战争中生下两个儿子,她也一直要做好母亲,要把自己的精力更多奉献给革命事业,自己也是革命母亲!
经过一年有余的精心排练和拍摄,名为《革命家庭》的影片在国庆十周年时作为国庆献礼片上映了,大获成功。多少观众看着影片中母亲的一举一动,热泪盈眶,呼唤着:“亲爱的母亲、革命的母亲!”周总理在一次文艺界大会上,同于蓝紧紧握手,并大声称赞:“于蓝成功扮演了一位好妈妈!”此后,于蓝荣获了莫斯科第二届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于蓝说,获奖是再创作的开始。她永为红色宣传员,高峰攀登无止境。
小说《红岩》出版,于蓝抢先购买阅读,梦中一次次出现了渣滓洞、歌乐山,梦见了双枪老太婆和江姐。于蓝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又去拜访同她合作的大导演,要将以江姐为主的共产党人英雄形象呈现于银幕。她又得到了支持。
此时正是1962 年,时值经济困难时期,组织协调困难重重,于蓝亲自动手,同导演合作改编剧本,一丝不苟,反复修改,又特请老专家夏衍动笔定稿。于蓝同导演一次次去四川寻访华子良、双枪老太婆以及“小萝卜头”“牢狱之花”,还有四川山区的百姓和当地的群众演员,向她们求教、探讨。大事执着追问,小节点滴不放,将红岩群英之精髓融汇入江姐典型,江姐既具崇高信仰、誓死如归钢铁般坚强,又温柔、博爱,红梅般美丽、善良。将江姐之灵魂融入演员心灵,演员化身角色,神似、形似结合,形象栩栩生成。于蓝又亲笔写信给上海技艺高超的演员赵丹,请他扮演许云峰,共同切磋、相互砥砺,切切实实展现共产党人高大形象,使之顶天立地、光彩夺目、震撼观众。
“江姐”于蓝在影棚全神贯注,走出影棚仍以江姐精神,忙于她兼任的副导演以及剧务等零杂工作,日夜繁忙、任劳任怨。江姐精神已融入她的灵魂,融入血液,演员、角色永为一体。
紧张拍摄中,听说主管电影工作的江青扬言:此片若不请她参与,上演后她将保持批判权利。于蓝左思右想灵机一动,设法邀请周恩来总理前来观看样片。总理认真观看并提出意见,他们一一修改,最终根据总理建议定片名为《烈火中永生》。于蓝兴奋得特请郭沫若为片名《烈火中永生》题字。
于蓝以毕生精力呕心沥血、苦苦钻研,以真挚情感塑造的颇具女性特征和共产主义品格的江姐,以及赵丹塑造的许云峰两位高大不凡的英雄形象,傲然挺立于中国银幕,艺术和真挚统一的表演,达到了影视艺术的顶峰。
千千万万中国观众被《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感动、震撼,也深深记住了表演者于蓝的大名,于蓝、江姐;江姐、于蓝,在中国家喻户晓、口口相传。
于兰以江姐精神,对工作、劳动均身体力行。“文革”中,她参加劳动改造,和当年在延安参加大生产运动一样,全力以赴。一次,登高上房,重体力劳动,意外从房上摔下,人们将她救起后发现,她满脸鲜血,面部的几条表情肌肉都受到了损伤,这意味着,从此她将告别以表演为主的演员生涯了。身旁的女同志边擦拭她脸上的血痕,边默默流泪,而于蓝却乐观表示:不怕,不能演戏了,我可以学导演,可以干一切需要干的事儿,搞服装、搬道具我都能干。
1974 年,丈夫田方于“文革”中历经造反派的无情批斗后患癌,住进医院。他在妻子于蓝成功塑造革命母亲形象之后,又于《英雄儿女》影片中扮演了英雄王成的父亲,塑造了一位威武的革命军人形象,被誉为经典之经典。他以革命父亲的意志抵抗着癌症的折磨。待闭眼长眠前,妻子于蓝含泪久久亲吻他宽阔的前额。他微微睁眼,喃喃留言:不忘江姐精神!
1981 年,于蓝60 周岁,到了退休年龄,又进入了新的岗位。像颜一烟大姐介绍的那样,于蓝以江姐精神,带领一班人马,兢兢业业、苦干实干,几年工夫,便将一穷二白的小小儿童电影厂发展成为世界闻名、中国唯一、由国家管理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不仅建起了高大的电影厂房,还率先成立了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将热爱少儿电影的朋友们请进门,使中国第五代电影人张艺谋、冯小宁、梁晓声及她的儿子田壮壮等等热爱儿童事业者发挥才能、义务奉献。为鼓励新人新作,特设立了“童牛奖”,两三年评选一次。为加强国际交流,设立了国际儿童电影节。1991 年在北京举办了国际儿童电影的联欢交流大会。欧、亚、非17 个国家的80 位代表前来参加。七十高龄的于蓝,自始至终主持该届大会。为戏剧、电影事业奋斗了80 年的于蓝不仅是中国儿童电影的奠基人,也被欧亚非各国代表称誉为电影界最敬爱的老妈妈、老奶奶。
老奶奶以江姐精神,从零起步,全力奉献,将当年空空的库房建造成恢宏大厦;从四处化缘,到筹集几百万基金;从十几个工作人员发展到到今天近百人的创、编、演的庞大队伍,每年拍片四五部,到于蓝80 周岁离休时,已出品影片百余部。其中荣获中国、国际奖励的影片80 部。她也荣获了国际儿童电影奖、电影表演终身成就奖、金鸡奖、金凤凰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等等。
2020 年6 月27 日,于蓝逝世,享年99 岁。在此前两年,她97 岁时,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 年,中国电影集团要拍一部纪录片《一切如你》,邀请她出几个镜头,如能来,可请卫生所医生陪同。满头银发的于蓝立即从轮椅上站起,连说不用,不用医生陪同,我自己去,我的老师熊塞声早就说过:“文艺、戏剧是神圣事业,我们要为此殉职。生在舞台上,死也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