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2020-11-16王语涵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施恩作秀形式主义

王语涵

一段中学生向父母叩首谢恩,接受“感恩教育”的视频曾引发了人们的熱议。有人说这样的感恩教育可以经常举办,让学生懂得感恩;也有人说这样的感恩教育是作秀,只让学生在当时被感动,而不懂得真正的感恩。感恩教育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感恩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懂得感恩呢?

在我看来,刻意制造一个隆重盛大的场景开展感恩教育,会让孩子被迫产生亏欠感,在这种愧疚和压力之下产生的感恩表达并不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坚决反对流于形式的“感恩教育”,应以平等与爱诠释感恩教育的真谛。

中华民族自诞生之初就在基因中镌刻下了“感恩”二字,黄香温席,老莱娱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孟佩杰背负瘫痪的母亲踏上求学之路……感恩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而感恩教育就是将感恩从潜藏中激发出来的催化剂,就是打开感恩之门的钥匙。

感恩教育不是“叩首谢恩”的作秀,而是教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用点滴行动来回报恩情;感恩教育不是对孩子的“道德绑架”,而是引导孩子站在与父母平等的视角,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表达感恩之情。于个人而言,感恩教育是健全我们的人格,培养我们的责任意识、自立自尊意识,助推我们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前进。于国家而言,感恩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然而反观当下,我们的感恩教育大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组织者往往通过一个活动,从外部极端化刺激学生,可能学生只是当时觉得感动,而不是真正地理解感恩。这样的感恩教育往往会使学生将感恩误认为是亏欠、盲从,从而在“感恩”的同时逐渐失去了自我。这种教育的次数多了,还会导致孩子情感的麻木,产生荒唐感,走向教育的反面。

因此,改变感恩教育的现状,抵制“形式主义”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该提倡凸显“爱”与“平等”的感恩教育。

践行以平等为原则的感恩教育。平等的视角、平等的地位,是践行感恩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感恩的相互关系中,施恩者与受恩者并不是从属关系,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他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贯彻以爱为核心的感恩教育。爱,是感恩的表现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恩教育应要引导人们挖掘内心潜在的爱,以生活为途径,发扬“行动主义”,摒弃“形式主义、运动主义”。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发现感恩,认识感恩,践行感恩,塑造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华夏。

让我们将感恩教育融入日常,践于细微,用“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的精神,让爱与平等浇筑感恩教育的内核,使感恩的主旋律在神州大地唱响。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高二3班学生,指导老师:马攀峰】

猜你喜欢

施恩作秀形式主义
竖琴乐手:手势真不是作秀
英雄的沦陷
形式主义的标准
英雄的沦陷
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如果上级不官僚
沉重的感恩
“反对官场形式主义问题”调查
作秀过敏症
作秀离灾难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