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分析
2020-11-16陈燕红
陈燕红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并发症;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55-0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机制是原心肺功能异常,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肺毛细血管损伤,最终引发通透性水肿和缺氧性呼吸衰竭。俯卧位通气在ARDS中应用较为广泛,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和状态,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本文旨在探究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1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予以选取,均于本院2020年1月-2020年7月期间接受诊疗,均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抽取范围介于51-88岁,均值(67.26±7 15)岁。大型术后并发ARDS患者(n=2),急性肺损伤患者(n=5),严重创伤休克并发(n=6)。纳入标准:①存在ARDS发病的高危因素;②有顽固性低血症,PaO2未超出200mmHg、FIO2未超出200mmHg;③疾病急性发作;④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证实双肺有浸润阴影。排除标准:①有ARDS禁忌症者;②无法积极配合者。
1.2方法
俯卧位通气治疗将软垫放在患者胸前和髂下部分,以及紧贴在锁骨左右部分,及时将多余的引流液从引流袋中放出并夹闭引流管,引流袋固定并将各导管及监护导联线调整理顺,保护输液管和呼吸机管路的通畅运行。护士轻轻地帮助病人进行侧翻转,以评估和确认不会出现心律不齐和血压水平下降的情况,然后帮助患者行俯卧位,然后释放已经夹闭的引流管,保持平稳的排引流。俯卧位通气时间12-15h协助患者翻身,每2h左右侧身,避免皮肤受压。在此期间,密切注意患者脉搏频率,血氧饱和和血压的变化,以及对骨突压力的承受情况,以防出现压疮,并定期对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观察记录。
2护理方法
2.1心理干预
在患者俯卧位通气前应对其操作方法、具体时间和治疗作用进行详细讲解,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必要时可采用镇静药物。在操作期间需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安全。患者意识清醒自觉明显不适需立即告知护士,以便及时采取对症有效处理。
2.2血流动力学的护理
由于俯卧位不易对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和心搏量等造成影响。但患者体位由仰卧转换至俯卧时,血压水平会短暂下降。因此患者在俯卧位通气时,应对患者动脉血压、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形状等进行持续监测,必要时,可在翻转体位时适当增加患者氧浓度的吸入,同时,可予以部分患者提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有患者出现两次血压下降情况,可适当调快输液速度和增加FIO2,促使血压恢复。
2.3呼吸管道的护理
患者俯卧位前,要及时将其气管内的分泌物进行完全清除,因俯卧位时会促进呼吸道的分泌,并因体位导致吸痰操作更具难度,同时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状态。在对患者行吸痰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到黏膜,吸痰前后吸纯氧2min,抽吸时间应控制在15s以内。加强湿化,促使病房内温湿度保持适中,每日口腔护理频率2~4次,每日常规雾化吸入3次,拔除气管插管后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雾化次数,尽可能避免护理黏膜的干燥或者是痰液粘稠现象;仔细观察湿化,分泌物稀薄且可以通过吸引管咳出或可自行咳出,分泌物中如未出现结痂、粘液块等,且患者呼吸安静,则表示治疗效果较好。其他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时,注意尽量避免发生血管内管路和引流管脱出。将呼吸机的螺纹管道做适当延长处理,以免出现扭曲、过度牵拉,每天需对插管与门牙的间距进行测量。
2.4并发症预防护理
俯卧位时易出现面部水肿等系列并发症。每间隔2h对头位和体位进行一次调整,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左右。患者的头部、乳部、腹部以及会阴、髂前上棘等部位在俯卧时在压力作用下极易产生压疮,对此需及时减压,经常转动头部以防眼部神经长期受压,双手与肩关节功能位进行舒适放置,可避免对臂丛神经造成损伤。
3结果与讨论
ARDS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典型疾病特征。ARDS病症患者具有发病迅猛,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须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干预。本研究表明,所有研究患者经俯卧位通气治疗后氧和和肺部炎症明显改善,8例患者均康复转出ICU。治疗ARDS辅助俯卧位通气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特点,其作用机制通过改善氧合而促使气道峰压和吸入氧气浓度降低,从而有效降低肺损伤和氧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但俯卧位时必须严格实施气道管理和监护,其对于机械通气的疗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