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子宫内膜癌化疗不良情绪影响分析
2020-11-16甄婷婷
甄婷婷
【关键词】综合护理;子宫内膜癌;化疗;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51-01
在妇科中子宫内膜癌十分常见,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卵巢癌。从当前的治疗手段来看,化疗是最为推崇的一项措施,但是治疗期间由于不适感以及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感,容易使心理情绪变化较大,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十分严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更具优势的护理措施大有必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7月~2019年11月,选取我院71例接受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年龄48~65岁,平均(58.14±2.59)岁,病程2~8年,平均(4.46±0.46)年;参照组年龄49~65岁,平均(58.23±2.61)岁,病程2~9年,平均(4.51±0.49)年。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为日常性的体征监测、心理疏导、饮食干预等。
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具体为:(1)心理护理。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心理情绪变差的直接原因来自对癌症的恐惧感;除此之外还有疼痛等状况对于负性情绪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为患者展开专业的健康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措施以及治疗优势,站在专业的角度为患者普及子宫内膜癌的病情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对该病的认知程度,尽可能地降低对病情的恐惧感。最后,护理人员需要调动患者家属,在医患间达成一致,延长陪伴时间,消除患者内心孤独感,改善心理情绪。(2)疼痛护理。在化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疼痛症状,但是不同的患者间疼痛程度、时间以及部位等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实施疼痛护理时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措施。例如疼痛感较轻时,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疼痛程度严重时,就需要用药物进行镇痛。(3)并發症护理。在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因此需要做好预见性护理,例如便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在日常护理中提高巡查频率,观察患者粪便形态、调整此体位等,降低并发症影响。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价内容分为角色、运动、情绪、交流;每项满分为15分,得分越高对于质量越高。
采取国际通用的焦虑(SAS)抑郁和(SDS)表进行测量,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情绪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对比(x±s,分)
2.2负性情绪对比
护理前患者的负性情绪无差异,P>0.05;护理后数据显现出差异,P<0.05,见表2。
表2 负性情绪对比(x±s,分)
3讨论
子宫内膜癌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频率有所上升,对于女性健康的威胁十分严重。在治疗方面,化疗是常用手段之一,但是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于整体的治疗效果来说极其不利。因此针对此类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加强干预,防止不良情绪对于治疗的影响,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的生活质和负性情绪与参照组相比数据有差异,P<0.05。具体分析为:首先采取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以专业的角度更为全面地认知自身病情,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后续治疗过程中的依存性。当然在心理维护方面,护理人员需要联合患者家属,告知家属尽可能多地陪伴患者,消除患者内心恐惧感,感受亲情温暖,降低负性情绪干扰。其次对于疼痛应当按照患者个体差异展开针对性护理;当疼痛度一般时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等物理方式缓解,而疼痛度严重时必须采取药物降低患者不适感。最后对于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预见性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巡检频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状况,有异常时立即反馈医师,防止并发症发生,改善心理情绪。
综上,对于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时可提高生活质量,另外也能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