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恒温湿化给氧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探讨

2020-11-16韦朝阳宋欢

健康之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急性发作慢阻肺

韦朝阳 宋欢

【关键词】恒温湿化给氧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动脉血氧含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63-01

慢阻肺简称COPD是一种呼吸内科中的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急性肺部感染,是死亡率极高的四大疾病之一。对于此疾病临床治疗原则主要是以支气管扩张、控制性吸氧、抗生素治疗为主。本研究通过对12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来探讨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给予恒温湿化给氧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序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取普通的吸氧处理)和研究组(采取恒温湿化给氧处理),每组6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27:33,年龄42~78(65.8±4.6)岁,病程2.5~21(15.1±1.2)年;参照组中男女比例29:31例,年龄43~80(66.5±5.2)岁,病程2 2~20(13.8±1.6)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自愿参加。此研究进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为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且有咳痰困难、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发绀等临床症状。排除严重脑、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和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薄膜数字温度计(型号:WB-2)和湿度表(型号:HWMI)来测定温湿度。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吸氧处理:将氧气瓶与氧气吸入器连接,将一次性吸氧管置入患者气管套管内,氧气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22%左右和30%左右,氧气潮化瓶不加温。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恒温湿化给氧:使用恒温湿化装置氧气瓶,控制恒温湿化瓶温度在70℃左右,控制氧流量为1L/min,温湿度分别控制在32℃和75%左右。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给氧后的治疗总有效率。

1.4疗效判定指标

疗效分为有效、显效、无效三个等级。给氧后患者的咳痰困难、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发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给氧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显效。给氧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有所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百分率组间比较,以t检验计量资料均数差组间比较。当P<0.05时说明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参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pO2、PaO2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pO2、PaO2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 给氧前后两组患者SpO2、PaO2指标比较

2.2给氧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参表2)

给氧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8.33%(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表2 给氧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讨论

慢阻肺简称COPD是一种呼吸内科中的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与吸烟、空气污染、粉尘及化学物质的接触、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等支气管致病因素有关。对于此疾病临床治疗原则主要是以支气管扩张、控制性吸氧、抗生素治疗为主。本研究通过对12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来探讨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给予恒温湿化给氧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pO2、PaO2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pO2、PaO2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氧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8.33%(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義。

综上所述,采用恒温湿化给氧对急性发作期中的慢阻肺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动脉血氧含量得到显著提升,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急性发作慢阻肺
宽胸理肺汤治疗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30例疗效观察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研究
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联合应用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慢阻肺机械通气撤离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