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早期的治疗效果
2020-11-16于博
于博
【关键词】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21-01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临床针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其预后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此次研究中分析了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早期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篇文章中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2.5±2.2)岁,按照Sanders分型,40例患者中有17例Ⅱ型骨折,23例Ⅲ型骨折;观察组中有21例男和19例女,平均年龄(43.0±2.5)岁,按照Sanders分型,40例患者中有18例Ⅱ型骨折,22例Ⅲ型骨折;两组临床资料经对比存在的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前行X线检查确定骨折部位,手术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及侧卧位,采取外侧“L”切口復位,骨折复位后用匹配的钢板内固定,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最后留置引流管,进行切口缝合处理;观察组行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手术取健侧卧位或者俯卧位,行神经阻滞麻醉及气压止血,于外踝尖部与腓骨长短肌腱上缘取手术切口,清除跗骨窦内脂肪组织。然后将2枚3.5mm克氏针分别打人跟骨前突及跟骨体后方,对跟骨长度进行恢复,将2枚3.0mm克氏针分别打入跟骨结节内侧及内踝关节面上方,并恢复跟骨高度及复位跟骨后关节面,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下了解掌握跟骨高度及后关节恢复情况,复位成功后,将跟骨解剖微创钢板置于跟骨外侧壁,C型臂X线机透视下调整钢板位置,用锁定螺钉对钢板进行固定处理,最后进行清理伤口、止血及缝合处理。
1.3观察标准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行走能力恢复情况,总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行走能力恢复越好;同时将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记录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描述用(x±s)、t检验,计数数据描述用n(%)以及x2检验,当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时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
最终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行走能力评分较高,且发生的并发症较少,各指标已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的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n=40,x±s)
3讨论
跟骨骨折主要是由于高处坠落、冲撞以及打击所致,骨折后会使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从而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因跟骨特殊的解剖位置,而且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致残率较高,若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会延长骨折愈合时间,并且会导致畸形发生,导致患者出现行走功能障碍,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临床针对跟骨骨折主要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主要是采用外侧“L”切口复位及复位后用匹配的钢板进行内固定,从而达到稳定骨折端的目的,但该方法创伤性较大,且牵拉较多,因此易破坏跟骨切口皮瓣血供,从而会增加术后疼痛程度,延长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恢复时间,使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为此,本文中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中应用了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最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经跗骨窦切口能够提供良好视野,减少手术创伤性,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而通过三维次序复位,能够使跟骨解剖形态得到良好恢复,从而有效确保了跟骨长度、高度、宽度和关节面平整性,最终使患者的行走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由上文可知,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骨折恢复效果,减少患者疼痛及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