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解矛盾

2020-11-16李斯语崔光明

北京支部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调解员五位一体工作站

李斯语 崔光明

在人民法院、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的支持和保障下,矛盾调解工作站将社区居民遇到的财产纠纷、邻里矛盾、物业服务等纠纷矛盾就地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逼”出来的工作创新

西潞街道北潞园片区建于1999年,包括北潞园、北潞春两个社区,下辖5个小区,现有住宅楼135栋、446个单元、6480户,居住人口约2.7万人。社区大,矛盾也多:物业费收费难、车位紧张、绿化缺失和基础设施老旧破损等问题层出不穷,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频发,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问题更是屡见不鲜。之前,社区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作为矛盾调解员,帮助调解各类问题。“法律、情感、家庭、心理等问题都是我俩负责,不懂的就找专业人员咨询后再答复,效率很低,效果不太好。”杨国威说。

为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房山区委西潞街道工委以北潞园社区为试点,探索创新了“五位一体”矛盾调解工作站,充分调动包括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区人民法院、“公益联盟”等社会单位在内的五方力量,按照前期介入、中期调和、心理疏导、诉前普法的“四步工作法”,多方联动化解矛盾纠纷,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形成了群众“吹哨”、社区响应、联动解决的良性循环。

为了提高解决社区居民各类纠纷问题效率,街道为工作站引入了启航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春燕社工事务所、时代家和社工事务所等8家社会机构,组成公益联盟,帮助社区工作者解决居民心理咨询、家庭矛盾等相关问题。

现在,矛盾调解工作站不仅有专业的心理状态测试设备,还有精心布置的心理疏导工作室,工作室内摆放着按摩椅、沙盘等,布置得很是温馨。“对于一些压力比较大的居民,心理咨询师会让他们在沙盘上面作画,以此来辅助判断居民当前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帮助居民进行疏导。”工作人员李平介绍说。

疫情防控期间,公益联盟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他们在线上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微课堂”等,引导居民调适居家心理;线下开展了一系列心理援助服务活动,并对辖区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定时回访了解情况。

“干”出来的解纷模式

前不久,一对年迈的老夫妇走进了矛盾调解工作站求助。原来,老两口精心照顾生病继母多年,直至老人去世。当他们为老人办理完丧葬事宜后,却被老人原来的子女告上法庭,说他们和去世的老人没有血缘关系,虽然尽了赡养义务,但是不能继承老人财产。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求助社区。“您别急,我们马上找专业人员帮您解决问题!”工作人员李平安抚老两口后,马上联系“星夜调解室”调解员,不仅为老人答疑解惑,还提供法律层面的帮助,帮助老人维护合法权益。

为了提高解决各类纠纷的效率,街道与区人民法院合作,在矛盾调解站内设立“星夜调解室”,构建了人民法庭、社区居委会、行业调解组织等多方联动的“诉非衔接”(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工作体系,帮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进行司法调解。在调解员的主持下,调解成功,则纠纷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由长阳法庭速裁法官及时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则由调解员引导纠纷主体先行固定事实、留存证据,提高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的审理质效。

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五位一体”矛盾调解工作站逐渐步入正轨,各项工作机制越来越顺畅,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和社会组织五方力量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逐渐发展为顺畅、成熟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

北潞园“五位一体”矛盾调解工作站主要由片区党委统筹资源,动态把控骨干人员变动情况,并建立了席位制度、预筛制度、例会制度等6项工作机制。针对片区遇到的矛盾纠纷,先由街道社区办及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初筛,并分别分配给社区调解员、物业调解员进行一次调解,调解未果的,经当事人同意后转介,按照问题类别区分,由法院特邀调解员或心理咨询师介入,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矛盾调解工作站自2020年5月建成以来,已成功化解各類纠纷110余件,目前西潞街道已将此工作模式在辖区进行全面推广。

(责任编辑:徐玲玲)

猜你喜欢

调解员五位一体工作站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二○一九年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黄磊化身金牌“调解员”
也谈班主任的魅力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家有“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