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女性形象的创新设计研究
2020-11-16王娜钟齐飞齐文东
王娜 钟齐飞 齐文东
摘 要: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经济繁荣,使女性服装产生了重大变革,如服装上开始使用纽扣,领型出现立领,裙子幅增加,腰部有细褶密集,服饰图案题材丰富,装饰手法华丽等特征。本文通过对明代典型女服的研究,思考如何将明代服饰特征融入女装设计中。
关键词:明代女服;服饰文化;创新设计方法
中圖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6-00-02
一、明代女服的造型元素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服饰也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汉族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服装的前襟处出现了纽扣,取代了几千年来的带结。史料记载明代女性服饰的典型款式主要有袄,比甲、霞披、衫、褙子、和马面裙等。
(一)明代女服常见款式
汉服发展到明代虽有革新与变化,但还在遵循着汉服的典型款式,如交领右衽、袖宽且长,上衣下裳的形制。袄裙是明代服饰中存留较多的一种女服,也是明代妇女常穿的一种形制,明代女子上衣下裙的装束一般被称为袄裙。上袄的形式从领型的变化看有交领,圆领、方领,竖领等;从长短分有短袄与长袄,交领短袄是明初女子的日常穿着,长至腰下,在袄衫外通常习惯穿一件对襟直领半臂。长袄是版型加长的上袄,是明代命妇较为正式的外套,在早期,多为交领右衽,衣身两侧开衩,到了明代后期,竖领成为主流。[1]
搭配上袄的裙装为马面裙,形态为裙子前后的中间是一块光面,两侧为褶裥,那个宽宽的不打褶的光面就被称为“马面”。两幅群片交叠出裙门,在光面和底襕上施以精美的刺绣,行动间裙褶展开,静立时裙子自然下垂,颇具美感。
比甲在明代也是女性的主流服饰是因与军士所穿的齐腰甲外形相似得名的,是一种无袖、对襟两侧开叉的马甲,可长至膝,也可短至臀,领型有直领、方领、圆领,并缀有金属搭扣。比甲常穿在衫、袄的外面,因为穿着便利,为士庶阶层的常服。
(二)明代女服的色彩
色彩是服饰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后期物料丰富,工艺成熟,使得服饰的色彩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各个年代,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以往各个朝代的用色追求沉静、雅致、中和的美感 ,还要符合礼制以及五行五色的宇宙观。明代中后期由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审美倾向的影响,用色环境也较为开放,服饰的用色在遵守礼制的前提下依然崇尚用色之美,因此服饰的色彩浓艳华丽追求多变。当时的服饰多流行赤色系、青色系、绿色系。赤色是皇后、妃嫔、命妇的礼服用色,民间的百姓也纷纷效仿,染出了各种各样的赤色作为服色,如枣红、肉红、茜红、绛红、水红等。[2]
在明代画家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中可以看到有身着黄色系、蓝色系、青色系的女子。因为黄色在当时是属于帝王用色,民间的服饰是禁用黄色的,百姓就用染制出一些黄色的复合色作为服色,如淡黄色、柳黄色、姜黄色、宫黄等。绿色是八品、九品官员的公服用色,也由于当时的禁忌较少,百姓穿绿色系较多。青色系为浅蓝、深蓝、靛蓝等,青色系与蓝色系在平民的服色中则较为常见。
(三)明代服饰上的装饰
明清女子身上最耀眼的装饰莫过于云肩,在明代云肩成为女式礼服必不可少的装饰物,它就像云彩一样围绕在肩头,其形态有似云朵,也有双层莲花,还有如意云头,有着对称均衡之美。云肩成为服饰的装饰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独立的配件,可另外加在衣服上面;还有一种就是将云肩变化成图案,融入服装中,成为服装的装饰纹样。在云肩上还会出现许多关于吉祥设计构思,通过刺绣将花鸟鱼虫,戏文故事展现出来,让云肩散发光彩,同时也多了一份立体的美感。
二、明代女性常见头饰
古人很重视头发的美丽,人人都希望长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如果自身的发质和发量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就会用假发来装饰自己,在明代已婚女性的发型最常见的就属于“狄髻”,外观像是一个发罩,用头发、银丝或金丝编制围合而成,戴在头顶罩住半个发髻,再用簪钗固定。明代的贵妇,在一些重要场合配合狄髻所使用的饰品包括分心、挑心、花钿、金簪、满冠等。这些饰品的名称与所带配饰的位置息息相关,戴在正中间叫分心,戴在顶部的叫挑心,后部的是满冠,戴在正面底部的叫钿,分心的左右分别有一只草虫簪,插在发髻左右两侧的叫花头簪,掩鬓插在靠近左右两鬓的位置,压鬓钗插在狄髻底部左右两侧。各种簪钗都有其特定的造型与固定的位置,正套佩戴十分稳重端庄,也体现了明代素雅、端庄程式化的审美风尚。[3]
三、明式服装形象的创新研究
(一)纹样上的创新与思考
明代服饰纹样种类繁多而丰富且富有含义,如纹样中的“龙”,“凤”代表着吉祥、平安、幸福。在明代服饰纹样中,有根据时令设计的式样,有代表着不同寓意的动物纹样,有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自然纹样等等。明代服饰的纹样生动且写实。现代人对纹样的运用逐渐变得以抽象提取为手法,突出个性。
除去对纹样的创新,也可对纹样工艺进行创新,传统纹样大多使用刺绣,但刺绣比较费时费力,所以衍生出了除刺绣外的各种服饰纹样表现手法,如印花,烫画,镂空等新颖工艺,在符合现代人节奏的基础上也不失对传统纹样寓意的理性思考。
(二)服饰色彩的创新与思考
目前汉服爱好者多集中在16岁到35岁左右的人群,这些年龄段的人更加喜欢有新意的配色关系,在选择汉服时不会一味的要求复原,而是希望在保有中国传统服饰的形制上,运用一些轻时尚的元素,因此在明代服装设计中服装色彩的设计与搭配可大胆的参考一些流行色的运用,但是明代服饰的风格整体偏稳重,在色彩创新的同时也要不失其精神,可尝试一些同类色搭配和邻近色搭配。给人一种高贵又不失优雅的视觉效果。更大提升了现代人穿汉服可以出席各种场合的需要,不再是以前的单色系色彩浓度较高的正式感。色彩还可通过数码印花、渐变工艺染色工艺等来实现,配色的多样化大大提升了传统服饰设计的多样性。
(三)款式上的创新与思考
明代服装款式讲究程式化,突出女性“端庄娴静”的韵味。女服要讲究“宽衣阔带,大袖广襟”“儒者气象”“词人韵士妇式”。要求“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其审美效果也以“儒雅”为特色。但经过时代的改变,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都具有相当大的变化,传统的款式相对于现代的女性来说,不利于当作常服使用,明式服装的款式也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
而服装的创新,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人群,进行改动。在这里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比较偏向于现代化,这一种的群体也是需求较多的。可以把明制服装的一些鲜明的特点,融合到现代的服装上,虽然整体服装比较偏向于现代化,但是还会有一些明制服装的韵味。如:比如领口立领的设计、纽扣、方领、圆领、右衽式的对襟等。
第二种就比较中和,可以从原有的款式上,剔除不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样式,在保留其淡雅,贞静的韵味的同时进行创新。过程需要注重两者的融合,做到和谐自然,整体风格一致。如:明代的婚礼服色和凤冠。
第三种的整体风格偏向于明制服装,这个过程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改进,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一些变动,使其在不失繁荣华美的情况下使穿着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这些变动也不会很突兀,非常符合一些寫实派的现代人的需求,也可以把明制服装更大程度的留存下来。如:明代马面裙、琵琶袖、刺绣纹样等。
四、结束语
要想使新明式形象重新被人们所认识,需要将明代服装的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时尚个性化多元化相结合。
在设计上,新明式服装要别出心裁,必须考虑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在符合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融入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和造型,结合现代流行趋势,打造独特的服装造型,设计出具有中华文化的艺术特色与美感的新汉服。
在技术上,新明式服饰应当结合新思想改良传统制作技术,使其在穿着上符合现在人们审美和生活方式,设计时应当吸收中华民族各服装文化元素,并结合历代优秀服装款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服饰的设计更能代表我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国服得到全民族的认可。
在风格上,新明式服饰应当是一个基本概念,他不应当拘泥于以一个特定的具体款式,而是在传统款式颜色纹样下发展出来的一系列服装,而且可以要考虑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行业或不同职业的人的需要,还可以分常服、正装与礼服,以满足不同需求,新汉服的系列化,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性系列化的新汉服制作,根据性别、季节、岗位职业有所区分,既要发扬传统,又要结合现实。依托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进汉服设计发展汉服,并能够更好地传承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使我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肖新.传统文化振兴视阈下的明制汉服创新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19,41(23):42.
[2]田陆乐.传统汉服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73-78.
[3]缪媛曼.汉服元素在现代中式婚礼服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