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训练对学前教育师范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研究
2020-11-16张莉
张莉
摘 要:音乐素养是幼教老师必备的综合素养之一,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幼儿园教师是当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任务。笔者探索在高校组织合唱团体,通过合唱训练这种艺术形式,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音乐知识、实践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音乐素养,为学前教育师范生走上幼教岗位储备扎实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合唱;学前教育;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4-0-02
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表演形式之一。合唱训练指的是合唱的练习方式,合唱训练的目的是通过练习、排练、彩排等形式完成最终的舞台表演。合唱训练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表演的效果,合唱训练是合唱表演的核心内容。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合唱训练入门简单,学习氛围活跃,涵盖了音乐素养培养的所有要求,不仅能提升个人的音乐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音乐素养及学前教育师范生应具备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指音乐方面的素养及修养,主要包括音乐理论方面的素养、音乐欣赏方面的素养、音乐表演方面的素养及音乐教育方面的素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领域的专业知识,其中艺术领域中音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师范生,即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音乐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包括识谱、听音、歌唱、演奏等;鉴赏分析音乐的能力;表现音乐的能力等。[1]
二、合唱训练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合唱是大学生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掌握歌曲的基本发声技巧,在有伴奏或者无伴奏的情况下能和其他声部配合来表现歌曲,成为一名具有音乐素养的幼儿教师是其目标。它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音乐知识、实践能力、鉴赏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一)合唱训练对学前教育师范生音乐知识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包括声乐、钢琴、舞蹈三大类,加入合唱团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合唱训练对于参与者的要求不高,可以消除学前教育师范生本身对技能学习的排斥感。合唱训练的艺术实践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相较于个体学习而言,参与合唱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选择合唱曲目时,要选择更经典、更实用的作品。
首先,合唱训练多为多声部的训练,在排练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快速地识读乐谱,解决学生刚学音乐时认谱慢、节奏不稳的问题,能快速地演唱所学歌曲。其次,配合指挥的手势,学生对乐曲的速度、力度、表情记号可以很快解读,获得较强的乐感。再次,合唱的选取范围广,涉猎的作品丰富,有中外幼儿合唱歌曲、国内艺术歌曲、各个地区的民歌小调等,在进行训练之前,教师会给学生介绍这些作品的背景及演唱风格,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乐段、乐句等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古诗词合唱作品中的《登鹳雀楼》,这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作品,在训练之前,给学生讲解其曲式结构为再现的二声部曲调,三拍子贯穿始终,表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一段节奏绵长、旋律优美,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被眼前景色感动的喜悦之情。第二段节奏短促,乐句中有休止符,表现诗人登楼望远的积极情绪。演唱时应该轻柔、抒情,声音的力度不要过强,第二个声部用轻声唱,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再如《真善美的小世界》这首合唱作品,运用了齐唱、二声部合唱、轮唱这三种演唱方式来表现作品,该作品为再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第一段情绪快乐活泼,通过六度、七度的跳进音程把喜悦的情感推进一步,第二段优美抒情,几处附点音符的运用使乐曲显得有趣味性,加上低声部的合唱,把情感表现得更加浓烈。第三段和第一段相似,不同在于运用了轮唱的演唱方式,在轮唱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对方的声部,充满朝气地吟唱。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作品丰富的音乐知识,能够更好地演绎作品。[2]
(二)合唱训练对学前教育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合唱训练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组织活动。首先,根据不同的曲目风格,进行多个声部的训练。丰富的和声训练,要求每个声部都需要细致认真的练习,学生们在相互配合中加强对旋律走向的理解与感悟,将作品内化,感受和体验和声的美妙之处;其次,在合唱教学中,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会在排练过程中设计编排一些符合旋律特征的动作,让学生的身体和音乐配合起来,歌曲更加具有表现力和律动感。如在《凤阳花鼓》这首女声合唱作品中,运用声势律动“三、五、七、九”的动作配和乐曲来演绎,身体随着音乐进行有节奏的舞动,在具体实践中让学生获得表现与交流的快乐体验。在二声部英文歌曲《Bring me little water , Silvy 》这首作品的排练中,根据音乐的律动,加入了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声势动作,同学们在表演作品时更加地生动和富有感染力。最后,在合唱演出汇报时表演不同的形式,有领唱、钢琴伴奏、打击乐器伴奏等,指挥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留心观察有更大发展个人才能空间的同学,比如可以担任领唱或者伴奏的学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合唱训练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鉴赏能力,指的是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人的音乐鉴赏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档次:初步鉴赏力、情感鉴赏力、理智鉴赏力。初步鉴赏力是对音乐的第一印象,好听还是不好听;情感鉴赏力是对音乐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变化;理智鉴赏力指的是欣赏音乐时获得艺术的享受,对作品能够准确地评价和描述。具备最高层次的鉴赏能力,在听音乐作品的时候才能获得感官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合唱涉猎的作品丰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作品的风格、情感,增强了对不同风格作品的理解,心灵上受到感染和触动,能够感知作品的音乐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如在学习《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无伴奏合唱作品時,了解作者王洛宾在西北地区从事民歌的创作收集时,改编了这首民间音调,合唱作品短小、精练描述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学生在演奏作品时就要特别注重西北民歌的演唱特点,表现三段体不同的情绪特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