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永顺阳戏舞蹈艺术特色分析

2020-11-16田露

艺术大观 2020年25期

田露

摘 要:本文主要对湘西永顺阳戏舞蹈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湘西永顺阳戏舞蹈的历史渊源,通过田野调查以及查阅书籍等形式描述了永顺阳戏舞蹈的表演特色,以及从手型、眼法、步法、呼吸四个方面对永顺阳戏舞蹈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湘西永顺;阳戏舞蹈;舞蹈形态特征;表演特色

中图分类号:J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5-00-02

湘西是汉、土家、苗、侗、白、回 、瑶、壮等多民族的积聚地。曾经湘西处于楚国边境,楚文化的影响,湘西地方文化的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灿烂文化的影响,都给阳戏舞蹈带来了特别的滋润。在湘西山野的樵歌、秧歌、炉歌、船歌、傩歌、采茶歌以及其他民族民间歌舞和一些地方戏曲的影响下,阳戏的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它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多反映农村生活,为大众所喜闻乐见。[1]

一、湘西永顺阳戏舞蹈的历史渊源

从前辈学者的调查研究中了解到阳戏最早的文化孕育在商周时期,湘西的阳戏是从江南一带流传过来的。湘西早期阳戏是驱鬼逐疫,还愿还神的面具阳戏,它与南的一带的阳戏演出宗旨一致。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阳戏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民间传统小戏,流传于城乡。湘西阳戏戏曲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为每个地域风俗的不同,阳戏的语言风格、表演特点也多种多样。在清康熙年间湘西的阳戏形成,据永顺老艺人介绍到永顺的阳戏是从大庸(张家界)流传过来,但是因地域文化有差异永顺的阳戏属北路阳戏,大庸阳戏属于南路阳戏,民间称永顺是“老调”大庸是“新调”。据记载民国元年期大庸阳戏的“覃家堂子”率班至湘西桑植、龙山、永顺,湖北的来凤等土家族地区长达四年多的阳戏演出,这一时期影戏影响遍及湘鄂土家族地区。[2]

早期阳戏舞蹈有明显的傩戏舞蹈的痕迹,阳戏舞蹈之前的演出是戴面具的是对傩戏舞蹈的借鉴学习。并有说法指出阳戏舞蹈与正规的宗教祭祀活动中傩戏娱神的“阴戏”而相对得出阳戏。也有专家学者分析出阳戏就是傩戏的一个分支,在以前,家里有红白喜事请人帮忙的,就会演阳戏来表达谢意,但是阳戏在庭外给大家一起演出,傩戏在屋内给家人表演,都是为了表达谢意,祝福亲朋好友事事顺心如意。根据剧情需要傩戏与阳戏经常同台演出《谢文清耕田》《三宝舞龙》等剧目,互相影响,阳戏舞蹈移植傩戏剧目,吸收傩戏剧目,傩戏借鉴阳戏脸谱化妆,去掉面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阳戏舞蹈与湘西花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民间有着:“阳戏头、灯戏尾”的说法。因为阳戏剧目多半是反映农村生活,来自农村歌舞,还有直接采用花灯的扇子、手绢、丝巾的表演技艺,以及花灯的一些身段组合。在阳戏的传统小戏里吸收了花灯的表现形一个音乐上一些民间小调阳戏与花灯同用。傩戏、灯戏、阳戏经常一起同台演出,三类戏曲互相影响,相互借鉴,也有学者指出阳戏就是傩戏的一个分支,但阳戏更加艺术化。[3]

二、湘西永顺陽戏舞蹈表演特色

(一)演出时间与场所

湘西永顺的阳戏演出时间比较自由,没有确定的时间安排。城市中的阳戏艺术团队的演出不受任何风俗节日的限制,一般根据人们需求演出,演出多在正月,供人民娱乐、怀旧。湘西一些乡镇上阳戏社班的演出更多地注重当地的民俗活动,有还愿戏、敬神戏、庆贺戏等。有些专业的社团,常年都在演出阳戏,因在当地给老人贺寿,或其他红白喜事都会请来社团进行阳戏表演。

演出的场所也别具一格,最初阳戏坛称班、社、堂,堂屋、院子、祠堂、庙台、草台都可以作为演出的场所。慢慢地发展,阳戏像大戏剧学习,逐渐上演多行当的连台戏,演出时间增加,演出的场所也不断发生变化,从祠堂内走到庙台现在走上了现代化的城市舞台。现在永顺阳戏舞蹈的演出场地基本是镜框式,观众只能从前面观看演出,不像之前的草堂能从前、后、左右都能观看,这样能更加集中观众的视角。舞台的布置也是更加细致,大幕、中幕、低幕、侧幕层层分明使舞台格局分布清晰明了,演员出入舞台更加方便。现在因为阳戏由乡镇流入城市认识了解喜欢阳戏的人越来越多便有艺人结伴组合商会、艺术团、戏剧院等戏剧场所。阳戏舞蹈的演出城乡一体化,加快了城乡互相融合的步伐。[4]

(二)生活动作的提炼

生活动作的提炼:阳戏舞蹈的表演和其他艺术一样来源生活,它表现的是湘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例如“撩帘手”双手兰花指在右额前。手心对着身体,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指带腕,向里绕花,动手腕带动手指间,双手同时向两边横向拉开,头部与上身随动,这个手部动作来着于生活中的挑门帘。“提拈手”,脚下踏步半蹲,重心往后倾,胯部与腰部向上提,一只手向上伸直放在耳旁,一只手按掌放于身侧,这个动作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提鞋动作。还有“上山步”,重心往前放俯身叉腰这是来自生活中农民背东西上山的动作。“矮子步”,顿膝盖弯腰部,配合服装、妆容、手型、面部表情逗人欢笑,其为丑角表演。[5]

(三)与人物形象塑造紧密的相系

阳戏戏曲舞蹈里面不管生、旦、净、丑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动作。旦行阳戏各行为首,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的不同旦角又可以分为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旦角在阳戏舞蹈表演中的道具十分丰富,手巾、扇子、水袖可以多变化的搭配。

三、湘西永顺阳戏舞蹈的形态特征

(一)手型

湘西永顺阳戏舞蹈的表演形态特征,里面相关的手型有挑须手,挑须手食指微翘起,大拇指自然打开,其余三指并拢,手心面对身体。柳叶掌是旦角常用的手型,大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合并往上翘起,像柳叶一样,拉出去时要与眉毛平行。剑指、兰花指、摘袖手、爪型手(五指扩开,手指朝天表现张牙舞爪)、佛手等。生角最常用柳叶掌和姜爪手,柳叶掌出,在柳叶掌的基础上姜爪手收回,在阳戏剧目《四郎探母》里面杨四郎要出征去,却被家人阻拦时,四郎便用柳叶掌推出,姜抓手收回,来告诉家人他非去不可。在赶板、开始演唱前做摘袖手,为下面的行走做准备。双手交叉抓住对方小臂衣袖的一个小角手肘上拧,摘左边的衣袖时,身体转向左边,左脚也随着往后勾,摘右手的衣袖时,身体随之摆动,转向右侧,右脚向后勾起。[6]

(二)眼法

在永顺阳戏舞蹈的眼法技艺表演里面有瞪眼、斜眼、闭眼、眯眼等来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阳戏剧目题材大部分是描述男女爱情故事,为了更形象的表现男女相互爱慕,但是又不敢光明正大的变现,便用“媚眼”来偷看,并且男女的肩膀都是微耸,头部自然往里收,表现他们在爱情面前的羞涩、紧张。

(三)步伐

湘西永顺阳戏舞蹈步法上面的分析,以旦角中的步伐为例,它的步伐上基本是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还有一些畸形的审美特点,要求女性“缠足”来变现畸形的美,所以女性走路步法小,重心不稳,幅度不大,且重心偏后,这些特点影响了阳戏舞蹈里面旦角的舞蹈步法,永顺阳戏舞蹈里面的经典步伐有十字步、小踏步、搓步、小跑步、拐弯步等,脚落地的多少,膝盖的弯曲,都是多样化的,随着步伐的走动,腰、臀、头、手也会随之摆动根据步伐的幅度,摆动的大小也有鲜明的对比,旦角一般步伐较小。与旦角相比生角的步伐要大一些,如生角常用的跟步。丑角的步伐最夸大,如鸭步、猴步、小跳步、矮子步等步伐,演员走动时上身的摆动与步伐之间的配合所呈现出来的夸张的舞蹈表现手法使得剧中的人物更加形象生动。[7]

(四)呼吸

阳戏舞蹈动作的呼吸是自然呼吸和非自然呼吸相互结合,基本步伐以自然呼吸为主,而丑角中常用到的“三点头”之类的动作则是非自然呼吸。丑角的动作幅度大而频率快,所以打破了正常的呼吸频率。《四郎探母》的演出里面有自然呼吸,也有非自然呼吸,还有自然呼吸与非自然相互結合。

四、结束语

阳戏表演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而是民间老艺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结合周边文化拼凑,长期演绎,不断改变,逐步成型起来的阳戏舞蹈。湘西永顺县的阳戏形成是受到周边文化的影响,土家族的摆手舞、毛古斯、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间故事都给阳戏剧目增添了特别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阳戏舞蹈有趣生动所以受永顺人民认可与喜爱,需要我们继承下去,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得到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追求也不断增长,只要抓住发展机遇我坚信湘西永顺的阳戏一定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关心下,在阳戏艺人的共同努力下蓬勃发展起来,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成为湘西文化、旅游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符伟,刘三强著.湘西阳戏艺术概观[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2]湖南文艺厅.湖南戏曲音乐集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3]金开诚主编.湘西文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4]马本立,张建永,易小明.湘西《文化大辞典》[Z].长沙:岳麓书社,2000.

[5]刘建军.漫谈湘西阳戏[J].艺海,2006(04):96-97.

[6]满梦翎.湘西阳戏舞蹈艺术特征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4,29(12):90-93.

[7]熊晓辉.湘西阳戏的源起及音乐特征[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0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