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革命纪念馆提升改造设计的创新性
2020-11-16王雄贺淑瑶
王雄 贺淑瑶
摘 要:革命纪念馆是我国红色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我国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纪念馆不仅仅是革命历史的留存,更是承载着传播历史文化价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等多种社会职能。随着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革命纪念馆迎来了新一轮的提升改造契机。本文基于对现存的不同题材、不同层级革命纪念馆的调查研究,针对革命纪念馆普遍存在的同质化现象,展馆特有的个性欠缺等设计问题,就革命纪念馆改陈中的设计创新进行粗浅论述。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独特性;创新性;设计表达
中图分类号:G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6-00-02
革命纪念馆是对中国历史革命进程中重大事件、伟大历史人物,进行专题性集中展示的纪念馆。主要通过对文物、遗址遗迹等历史存留证据的保存与展示,向大众传播、传承革命历史和精神。现如今我国革命纪念馆数量已超过4510家,随着革命纪念馆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展陈设计也显露出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一些问题。
一、我国革命纪念馆的一些共存问题
我国现有的革命纪念馆很多建于八九十年代,主要以图文展板、展品遗物和部分静态场景等传统展陈形式来进行布展和陈列展示,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在展馆形式、展陈技术、大众审美需求等方面,不管是展览理念还是表现形式手段上难免有所欠缺。纪念馆过于单一的展陈形式和展览效果,一方面会造成受众群体的审美疲劳,导致接受度过低、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减弱。另一方面革命纪念馆出现的雷同现象,也使得其欠缺独特性。
革命纪念馆共存的一些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在纪念馆的陈列布展中,较大规模、历史意义较高的纪念馆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或按照人物顺序进行相关陈列,而对于一些中小型纪念馆,只是将相关文物进行简单布置,并未进行合理规划,导致整个纪念馆中的文物摆放无秩序可言,观众到纪念馆进行参观过后,对纪念馆没有留下丝毫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得到精神的升华或者启示;第二,展陈空间属性不鲜明,视觉元素使用混乱。不同题材类型的革命纪念馆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譬如革命史实类、革命战争类、英烈人物类等纪念馆在主题空间属性及视觉元素符号的提取上必然有所区别,一旦混淆便会造成展览主题呈现和历史史实解读上的偏差,不利于受众群体准确把握革命历史史实。
二、不同背景、题材革命纪念馆间的差异性
中国历史悠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生过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革命战争,我们有必要对其属性进行比较,认真分析、定位准确,在改陈设计中通过内部实质性改变体现革命纪念馆的主题特征,为彰显独特性开辟道路。以辽沈战役纪念馆和抗美援朝纪念馆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辽沈战役是20世纪中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纪念馆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以“决战决胜”为基本陈列主题,把握重点,强化亮点,在专题设计上,精准把握东北地域特点,每个展馆各具特色,营造并反映出辽沈战役大城市攻坚战的战争氛围。抗美援朝纪念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题,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抗美援朝辉煌历史,是一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侵略正义战争。此次战争分为两个阶段,五次运动战阶段和阵地战阶段。两个纪念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都是胜利题材的革命战争,但因时代背景不同,空间表现形式、内容及色彩氛围也会有本质区别。
近年来,随着红色主题纪念馆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当下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代革命纪念馆的展陈设计、展示的手段、方法、审美需求的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创新设计理念、新的展示手段与技术广泛运用在纪念馆的展陈设计中,使展览效果更加丰富且具有时代性。
三、革命纪念馆改陈中的创新性设计表达
革命纪念馆展示设计涉及展示策划、展示空间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交互设计、数字传媒设计、光色设计以及相关的专项设计内容。在展示策划上首先要针对纪念馆的主题、类别、目的、意图进行分析和定位,依此来确定设计的形式、空间的结构、展示的手段、媒介体的选择等诸多设计要素。其次,必须对设计的展览内容、展示的受众对象、合理的功能需求、文化内涵的呈现、设计的限定条件、展览要达到的效果十分明晰,并采用各种展示手法确保这种设计指导思路得以科学而真实的表达,创造出独特的展示效果。在改陈设计中以高效的空间使用、舒适的视觉观感、独特的艺术形式构筑完美的展示空间,并将一定的信息与内容有序地、系统地传递给观众,最终实现既定的主题意图与目的。
(一)改陈设计中独特空间属性的彰显。革命纪念馆的展陈形式设计是依据展览大纲,运用创造性思维将抽象的文字脚本演变为形象的视觉表现的过程,革命纪念馆的形式创新设计应着力于陈展空间属性的呈现、展馆整体气氛的营造、观展者的情感体验。因此,改陈设计中,针对不同革命历史时期背景、不同规模的革命战役,则内容与形式必然有所不同。如,战争与军事类纪念馆的空间设计,追求大体量,大尺度,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震撼力,与场面宏大的战争题材纪念馆相比,历史人物纪念馆的陈列风格则相对平叙、质朴、亲切而不奢华。
(二)改陈设计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媒介在展示设计中广泛运用,突破了传统展示设计单一的图文展品模式,多媒体技术及数字媒体艺术构建出的多感观展示空间、互动展项,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在以往革命纪念馆陈列中,大都以单一的图文、雕塑、场景等简单的附于地面、墙体,导致纪念馆陈列趋同化严重,难以满足大众审美需求。革命纪念馆的陈展设计应在新时代发展要求下与时俱进,符合表现形式真实、生动、鲜明的时代特点,推动了现代展示由过去的静止、被动的展现方式逐步向动态和互动的展示方向转变。如:半景画(场景配合灯光音效)、多媒體影像虚拟场景(配合实物模型或导览系统进行环境切换)、幻影成像等。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导入,更加注重调动观众的多感官体验,展示活动更具参与性、互动性和交互性。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具有融合声音、影像和文字等综合信息的传播能力,与参观者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使大众的观展方式和观展体验得以拓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生动地展现历史事件的真实和纪念人物的人生历程。
(三)改陈设计的展区划分与展品陈列。展品自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语言,其内容和陈列方式取决于纪念馆的自身性质与特点,采用专题式陈列,将各式各样展品通过特定场景进行组合,展品陈列的布置要突出展陈主题的表达,重点文物展品尽量将其布设在展馆空间动线的最佳位置。在陈列方式上应显得庄重和明快,根据历史主线发现展品间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纪念馆陈列主题、陈列结构等将展品陈列作为大众与历史的交流纽带。[1]
革命纪念馆的展区划分及空间组织,应依据陈展主题与展馆整体结构的需要,围绕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将主要陈展内容分布在主展线、主要区域,让其得到充分的展示。形成具有秩序性的观展空间序列。陈列空间设计从围绕着局部的展品组合、展面分割而拓展到对展厅空间意境的创造和展馆整体空间环境的营造,甚至扩展到对整个外部环境空间的整合设计,不断拓展和充实展陈空间内涵,营造一个与博物馆内容主题、文化特征、环境特质相吻合的“陈展与观展空间场所”,“情景交融、物我交融、情理相随”的观展过程,把观众引入到了解革命历史、见证英烈事迹、弘扬主题精神的陈展空间中,促成观众与陈列展览情感上的沟通。
(四)图文展板的艺术创新设计。现代展示空间中的版面设计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形式的阶段,独特版式设计体现鲜明的版面内容主题与艺术性的版式形式设计的有机结合。版式设计风格与展示整体空间风格的协调统一。以翔实的资料和史实为依托,配合展出的内容确定展厅主色调及色彩搭配关系,展示空间环境、道具及版面上的色彩,要统一起来考虑,各展厅应有一个统一的色彩基调,以便整体感强,尽量避免用色太多产生杂乱感。[2]
四、结束语
革命纪念馆自身具有诉历史、启民智的教育功能。在革命纪念馆的提升改陈设计中,规避同质化现象、彰显个性,让设计与需求、文化相互融合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陈展设计的一个根本使命就是要把纪念馆蕴涵的潜在精神揭示出来。基于大众的审美需求,把陈展的主题、内容信息,以最实效的传播途径,多感官、视觉化的观展空间场所呈现,提升革命历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我国革命纪念馆的发展繁荣,是现代革命纪念馆改陈创新设计的主导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培.傅抱石纪念馆环境改造設计[D].南昌大学,2018.
[2]王慧君.浅谈新形势下革命纪念馆的发展与创新思路[J].丝绸之路,2016(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