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0-11-16曲义
曲义
摘 要:以安徽省S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运用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因学生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授权和科研项目数量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有限等原因,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仅能达到合格标准。基于此,提出“双维度、四架构、五进入”原则及相关具体措施,以有效提升包括服装设计与工程在内的艺术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能力;指标项;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5-055-04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2],从而赋予了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与目标。
一、背景分析
首先,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仅处于起步阶段,地方高校受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等因素制约,在人才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力度和育人成果质量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更甚。其次,受制于传统教育体系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与学生早已习惯于缺乏互动性的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和学习方式,在面对启发式等具有创新特质的课程建设与具体互动情景下,教学双方均显得茫然,致使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判断与否定的意识与能力较差。第三,对于与专业相关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通识知识的重视度与拓展度有限,致使学生的专业视野受限,创新成果底蕴不足、水平偏弱。第四,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因专业特殊性,文化基础较普通文理科学生普遍偏弱,创新能力培养难度和现状更为堪忧。
二、现状调查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依据《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轻工纺织类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以该省内S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205名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现状为自评调查研究对象,自评指标体系详见表1,旨在通过以评促建、查漏补缺,推动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1.学生公开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情况
如表2所示,历年学生公开发表作品与专利授权一直处于空白,说明该专业长期缺乏上述宣传教育与引导。学生公开发表论文总计4篇,其中本科高校学报(三类)论文与省级普通期刊(四类)论文各2篇。虽然数量高于每千名学生≥3篇的C级量化标准,但其中3篇论文的基金项目为S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该项目要求教师需至少吸纳1名在校学生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研究,所发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教师,学生为第二作者。仅有1篇基金项目来源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论文,第一作者为学生本人。
2.学生创新活动与实践能力現状
如表3所示,在该指标项前6个观测点中的自评成绩较为突出。近年来,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市/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区美好办、区文联、S学院所在地镇政府、多家服装公司、S学院音乐学院、S学院管理学院对接,设计制作完成了一系列基于不同主题的服装作品,服务社会。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创新实践与科技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效果较好,教师与学生都能较好地发挥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创作的实践活动,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能力,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学生参加技能和科技竞赛活动现状
经调查发现,该专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不足,尚未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且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理念相对混乱,教育方式多局限在创新创业理论的抽象灌输或邀请优秀创业者进校开展讲座上。该专业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的成果丰硕,在历年“安徽省大学生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5项。因成绩突出,S学院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大学生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在历年“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共获得二等奖2项;在“莱福士杯”中国民族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得最佳传承与应用奖、最佳面料运用奖和优秀奖各1项;在“中国国际时装设计优秀作品大赛”中获得新人奖1项;在“中国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安徽赛区)”中获得三等奖2项;在“世嘉杯”齐鲁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安徽赛区)”中获得优秀奖1项;在“海皮城杯”全国皮革服装制版大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在“V.GRASS.东华杯”中国大学生服装立体裁剪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2项。学科竞赛省部级获奖总计29项,是该专业在该项指标各观测点中的亮点。
三、结论
综上所述,表4是S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自评的真实成绩。学生公开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情况介于C与D之间,该指标项勉强合格。学生申请且主持大学生科研项目的数量仅能达到C级标准的5项要求,说明该专业对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视度较低。受此影响,创新活动与实践能力指标项自评结论为C(合格)。受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不足影响,参加技能和科技竞赛活动情况指标项的自评结论为B(良好)。在3个具体指标中,获得B级(良好)1项、C级(合格)2项,A级(优秀)空缺,自评综合结果为C 级(合格)。
四、对策分析
1.“双维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意识维度。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优势,深刻学习领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在不盲目跟风的前提下积极营造适合本校和本专业实际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其能够逐渐成为教学双方的主观意识与行动自觉。
目标维度。应着手开展创客文化的培育工作,鼓励学生将创新观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对于好的创业项目实行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和持续帮扶,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互联网+”等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积极扶持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团队,让创业“从学生中来、在学校中长、在企业中行、在产业中推、在社会上成[4],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弘扬敢为人先、不甘人后的开拓精神。
2.通识能力课程体系“四架构”
以往很多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门数较少,且往往由新进教师或因病假、产假、事假等原因导致教学精力有限和年度教学基本工作量不足的教师承担该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通识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不足。
虽然S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创新能力较强,但学生的创新成果多体现在设计实践应用方面,能力架构与成果形式较为单一。强化通识能力教育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健全创新能力体系、丰富创新成果形式。
综上,强化通识能力教育应基于德智体美均衡培养的全人教育理念来设置外延知识课程模块(如表5所示)。可以校际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需指派教学经验丰富且能够在真正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做到精炼教学重点与简化教学难点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有利于使学生理解。
3.学生科研能力提升“五进入”
科研内容进入教材。教材的更新速度远不及科学研究推进的节奏,从而导致其内容相对陈旧,具有滞后性。因此,应鼓励教师将科研工作中所获悉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理念融入教案、讲义之中与学生分享,以此向学生传递前沿的学科专业知识。
科研思维进入课堂。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认识、把握并运用规律,在此基础上多引导学生运用发散式思维进行理性思考,同时需强调在遇到难题时要通过自我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解决专业问题的新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研方法进入实践。当前高校所开设的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多停留于过于抽象化的理论层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体会。基于此,教师应将科研方法理论与具体专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实现对科学方法直观化、经验化、具体化的融会贯通。
科研热点进入专题。将专业知识的讲授贯穿于实际案例中,如结合服装3D虚拟仿真技术、国潮、汉服热、服装主播经济、毒校服、丑校服等当前本专业科研热点问题找出典型案例开展专题教学。依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5]的原则进行分组讨论,小组成员通过积极思考形成个人观点后在组内表达各自观点,通过反复推敲不同观点,最终达成小组统一观点后再开展组间观点表达。通过思维碰撞进而相互启发,既求同存异又释疑解惑,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包容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科研兴趣进入项目。鼓励学生以自身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点切入科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鉴于以往学生不想、不会、不敢尝试申报相关大学生科研项目,应通过项目推介、申报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动员,鼓励学生以兴趣相投且优势互补的团队为单位积极申报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在实验实践场地与设备、指导教师配备、学分认定等方面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
[2]国家中本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3.
[3]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轻工纺织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轻工纺织类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Z].2018-07-23.
[4]傅松玲.推进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几点建议[N].江淮时报,2018-09-27(03).
[5]吴长顺,周晓阳.合作学习小组的创建与管理[J].人民教育,2014(1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