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晓鸣治疗咳嗽验案2则

2020-11-16马利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咳嗽

马利

摘要:袁晓鸣主任医师治疗咳嗽注重肺脏生理病理特点,辨病首先注意区分外感及内伤,治疗上祛邪与固本兼顾。结合治疗感染后咳嗽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验案2则,分享袁晓鸣主任医师运用止嗽散、金水交泰汤治咳经验。

关键词:咳嗽;止嗽散;金水交泰汤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183-01

袁晓鸣主任医师为四川省名中医、绵阳市首届青年名中医,是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李孔定教授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内儿科常见病、内科疑难杂病,尤其是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笔者有幸跟随袁晓鸣老师门诊学习,受益颇深,袁师熟谙经典,理论扎实,经验颇丰,在治疗呼吸系统各类型咳嗽病有独到的见解,现撷其治疗咳嗽验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又称为感冒后咳嗽,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后,咳嗽症状仍然存在难愈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许白色粘痰,胸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病程3-8周或更长时间,属亚急性咳嗽范畴。PIC为自限性疾病,多能自行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咳嗽顽固,迁延难愈,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对个人生活及精神影响较大,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在我国,感染后咳嗽发病率高,约占亚急性咳嗽的40%-50%[1],是亚急性咳嗽中的首要原因[2]。

感染后咳嗽以咳嗽为主证,故纳入中医学“咳嗽”范畴。咳嗽既是独立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疾病中的一个主要症状,其病因繁杂,病机看似简单,实则十分复杂多变,《素问·咳论》为咳嗽专篇,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非独肺也”。《医学心悟》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而鸣;劳欲情志,饮食炙博之火自内攻之而亦鸣。”概括归纳为“金实不鸣”、“金破不鸣”,统领咳嗽外感与内伤之病因病机总纲。感染后咳嗽发生于外感之后,外邪除而未尽,常常归于“外感咳嗽”。六淫致病,风邪为百病之长,常挟他时之气而来,张景岳有云:“六气皆使人咳,风寒为主。”在门诊上,感染后咳嗽也经常以风寒束肺证型多见,“欲语而咳,言不得竟是”形象描述了其阵咳、呛咳、气急、咽痒、异物感的特点。

病案:患者章某,女,29岁,2020年6月19日就诊,受凉感冒后咳嗽半月,呈阵发性咳嗽,遇风即咳,干咳少痰,偶咳少量白色黏痰,伴咽痛咽痒,轻微鼻塞,无恶寒发热,无喷嚏流涕,自服抗生素及止咳药无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证属风寒束肺,肺失清肃,治法宣肺疏风,化痰止咳。予止嗽散加减,处方如下:

蜜麻黄8g,苦杏仁10g,白前10g,紫菀15g,桔梗10g,枳壳10g,黄芩15g,姜半夏6g,紫苏子10g,葶苈子10g,姜厚朴8g,,辛夷(包煎)8g,木蝴蝶10g,射干10g,茯苓15g,炙甘草3g,共4剂,水煎服,日一剂,每日3次

按语:老师善用止嗽散化裁治疗外感咳嗽,止嗽散能宣通肺气,止咳化痰,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苦不过寒,辛不过热,能宣能降的特点易于灵活使用。如风寒偏盛者,合用麻黄汤;风热偏盛者,根据程度选用辛凉三剂划裁加减;湿停痰聚者,可合用枳桔二陈汤;燥邪偏盛者,合用沙参麦冬汤、桑杏汤;口苦口干明显者,合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等。门诊所见之咳嗽中外感咳嗽尤多见于内伤咳嗽,老师用药常以宣散邪气为主,早期慎用苦寒滋润、敛肺镇咳之品,老师教导,治肺应学大禹治水,法当疏导为先,切记闭门而留寇,免生他病。

2、金水交泰汤加减治疗肺胀咳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持续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其急性加重及相关合并症对患者个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慢阻肺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018年调查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3]。慢阻肺病死率高,该病总死亡人群占全球31.1%,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严重,对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沉重[4]。

慢阻肺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渐进性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喘息,晚期易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之心慌、心悸、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等症状。根据症状,慢阻肺属于中医学“肺胀”、“喘证”、“支饮”等范畴,历来认为尤其与古代医籍中“肺胀”最为契合。《金匮要略》形象描述了本病的特征,“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张仲景所创立的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麻杏石甘汤等经方对后世影响深远,沿用至今。《灵枢·胀论》云:“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诸病源候论》亦云:“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皆揭示了肺胀本虚标实的病机基础。

笔者业师袁晓鸣主任医师传承全国中医名家李孔定教授学术思想,认为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致使肺、脾、心、肾等脏虚损。李孔定指出,本病病位在肺与心,涉及脾与肾,病理演变初由外邪侵袭,肺失宣降,继则脏气虚衰,痰瘀水饮随虚而生。邪气久宿于肺,郁而化热,故表现多为寒热错杂之证,故主张治疗本病宜祛邪与扶正兼顾、清热与温散同施[5],金水交泰汤是李老的治喘经验用方,业师结合经验灵活运用该方划裁,治疗肺胀咳嗽收效显著。

病案:患者周某,男,75岁,2020年5月15日就诊,反复咳嗽、咳痰20年,胸闷、气紧5年。1月前受凉感冒后咳嗽、咳痰,咳黄脓痰,量多,胸闷、气紧,活动后呼吸困难明显,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胸部CT提示肺气肿征、双肺多处散在感染灶。住院2周,经抗感染、抗炎平喘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第2天再次受凉,门诊就诊,症见咳嗽,咳白色粘痰,咳痰不利,胸闷,动则气喘,易汗出,无发热,畏寒,舌暗红,舌边齿痕,苔白腻,脉弦细而数,尺部无力。证属肺肾亏虚,痰瘀互结,治法补肺纳气,化痰祛瘀。予金水交泰汤加减,处方如下:

南沙参50g,黄精30g,紫苏子30g,葶苈子30g,赤芍30g,黄芩15g,麻黄8g,苦杏仁15g,桔梗10g,枳壳10g,木蝴蝶10g,制天南星15g,鱼腥草30g,地龙12g,茯苓15g,炙甘草3g,共4剂,水煎服,日一剂,每日3次

按语:该患者4剂后复诊,咳喘减半,气紧缓解,平路可走范围变大,仍感活动后气紧乏力,畏寒肢冷。上方去麻黄,继以金水交泰汤加黄芪、菟丝子、女贞子,续服6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老师应用本方十分重视用药及药量,方中重用南沙参,性味甘、微寒,补肺祛痰;黄精甘平,《本草从新》谓其入肺、脾、心、肾四经,固本填精,取其气阴并补之功;甘草益气祛痰;三药合用,补其既虚之脏,固本以驱邪外出。加之紫苏子降气平喘、制天南星燥湿化痰,葶苈子泻肺平喘、地龙利水通络,赤芍凉血散瘀、黄芩清肺泄热,木蝴蝶利咽宽胸、枳桔宣通气道,全方温清并用、补泄兼施,诸药共行祛邪固本之效。

参考文献:

[1]赖克方,聂怡初.感染后咳嗽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05):481-485.

[2]赖克方.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05):323-354.

[3]王辰,迟春花,陈荣昌,杨汀,陳亚红,孙永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1):856-870.

[4]蔡柏蔷.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0):3124-3127.

[5]沈其霖.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李孔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6-7.

猜你喜欢

咳嗽
张喜奎教授临证运用白鲜皮经验举隅
施派传人刘鸿主任应用旋覆代赭汤经验总结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用药效果分析与研究
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咳嗽41例疗效观察
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论治咳嗽的理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氨溴索大剂量冲击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