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肠息肉术后出血护理

2020-11-16马跃华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出血内镜护理

马跃华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内镜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78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和手术后护理措施。结果:7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并发症。结论: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优质的术后护理,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无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内镜;肠息肉;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134-01

内镜技术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新技术,近年来,随着内镜下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大大提高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内镜下胃肠息肉电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适应于消化道单发和多发性息肉,息肉直径<2.5cm,以有亚蒂或有蒂为宜。肠息肉是一类从肠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大肠息肉多见,约占肠道息肉的80%,其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男性多于女性。本文综述近年来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主要技术、适应证及结肠镜监测等相关诊治指南和共识。传统意义上的息肉包括腺瘤、异型增生、锯齿状病变和错构瘤等,均属于上皮性肿瘤分类中的癌前病变。[1]

1 资料和方法

选自我院自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胃腸息肉患者78例,其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3岁。其中胃息肉32例,十二指肠息肉10例,结肠息肉24例,直肠息肉12例。

1.2 手术方法

经内镜活检孔置入圈套器及热活检钳,连接高频电凝电切治疗仪,电凝电切息肉,致残端发白,术中少量出血,电凝止血。

2 息肉切除技术

目前常见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勒除器息肉切除术(S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分次EMR(p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2]。根据内镜下形态学特征,结肠直肠息肉可进行巴黎/日本的形态学分类[3]。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肛肠协会(ACPGBI)根据息肉大小以及巴黎/日本形态学分类推荐治疗息肉的方法[4](见表1)。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对内镜治疗了解少,担心手术效果,害怕疼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心里,护士应热情主动的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想法,解除顾虑消除紧张,使患者主动配合,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手术时间长、手术失败等原因,病人及家属的情绪极其激动、不稳定,护理时应更加耐心细心,在协同医生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的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2 术前准备

(1)术前仔细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冠心病,肺部疾病及过敏史,如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腹症,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已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精神或心理原因不能合作者,腹部术后有严重粘连、妊娠或其他腹部疾病影响检查者等禁忌症者禁做检查和治疗。(2)术前完善各种检查,心电图,感染四项,凝血等相关检查。(3)术前12小时禁食,做好胃肠道的准备工作,采用口服复方聚已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4)术前备好利多卡因胶浆或丙泊酚。必要时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或安定,已使病人镇静、缓解肠道痉挛。(5)有活动性义齿应取下,以免误咽。

3.3 我们对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到术后观察护理的重要性,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一般护理,术后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出血并发症,遵医嘱给予补液,抑酸等对症治疗。(2)饮食护理,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应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流质饮食一天,继而进无渣半流质饮食3天,一周内忌粗糙食物,一周后可过渡到正常饮食,但是要注意不吃粗糙食物,不吃高脂食物,不吃腌腊油煎食物。禁食生冷,刺激,辛辣,油煎、胀气食物,不要抽烟喝酒。原则是低渣、细软、容易消化。要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不要过饥过饱。(3)胃肠息肉切除术后要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观察粪便颜色次数,必要时连查3次粪便隐血试验。(4)出血的观察护理,出血最多见,大多可在内镜下成功止血,严防迟发性出血。术后密切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呕血、便血,有无腹痛,腹胀及腹膜刺激症状,有无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急救措施。(5)穿孔的观察和护理如有剧烈腹痛、腹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率及心率加快等表现时提示有穿孔的可能,立即通知医生以明确有无穿孔,如确诊穿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3.4 出院健康指导

待患者恢复良好即可出院,嘱患者近期避免重体力劳动,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海鲜,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少吃辛辣食物,不饮酒,保持心情舒畅,定期随访。

病理提示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应注意随访,建议一年后应行内镜检查,随后 3-5 年行内镜检查[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7):481-485.

[2] Anderloni A,Jovani M,Hassan C,et al. Advances,problems,and complications of polypectomy[J]. Clin Exp Gastroenterol,2014,7(8): 285-296.

[3] Endoscopic Classification Review Group. Update on the paris classification of superficial neoplastic lesions in the digestive tract[J]. Endoscopy,2005,37(6): 570-578.

[4] Williams JG,Pullan RD,Hill J,et al. Management of the malignant colorectal polyp: ACPGBI position statement[J]. Colorectal Dis,2013,15(Suppl 2): S1-S38.

[5]黄尔烔,董乐妹,金尹等.胃腺瘤性息肉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3):238-241.

猜你喜欢

出血内镜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国际首创第五代消化内镜(机器人内镜)研制成功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