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的术后护理

2020-11-16杨立伟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子宫肌瘤观察

杨立伟

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疾病中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的病发人群是到了生育年龄的女性以及中年女性,此病与微量元素、免疫细胞、生长因子及遗传因素等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病发后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造成月经不调、贫血、流产以及不孕症等等,部分患者还会引起阴道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本文针对子宫肌瘤的具体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减少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之后的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关键词:子宫肌瘤;观察;护理;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147-01

引言

子宫肌瘤是生长在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生长在人体中一种非常常见的肿瘤,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目前,有大部分的女性都不清楚自己是否患有子宫肌瘤,有的也只是无意间做身体检查时发现的。这就致使有很多女性患有子宫肌瘤,但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使得病情越来越严重。建议女性应该定期去医院做全身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材料與方法

1.1病人来源及标准

本论文的病人来源于我们医院2018.7—2019.7这一年中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93名患者,年龄分布在25岁—55岁,平均年龄(43.7±3.9)岁。根据肌瘤所生长的位置有以下分布:黏膜下肿瘤23例,浆膜下肿瘤20例,肌壁间肿瘤27例,多发肌瘤5例,单发肌瘤5例。

1.1.1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标准》拟定。

1.1.2临床症状:所观察的80名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月经周期明显缩短、月经量明显增多、非经期的不规则出血、贫血、疼痛、腹部肿块以及器官压迫等症状。

1.1.3体征:患者子宫大于妊娠一个月的子宫体积,并能够在小腹摸到明显的硬块。体征子宫超过月孕大者,能够于下腹部扣和质硬肿块。妇科检查子宫内膜下肌瘤能够更清楚地扣好子宫肌瘤的轮廓。肌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多发时,会使子宫的体积产生不规则的增大,子宫表面不平整。子宫粘膜下肌瘤平稳增大,如子宫颈管不紧致,手指深入可触及平滑的球形肿瘤,有时可推入阴道。

1.1.4辅助检查:B超或子宫镜检查协助诊断。

1.1.5已经签署过手术知情同意书。

1.1.6排除标准

(1)未经诊断或经妇科检查确诊者

(2)经超、妇科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

(3)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4)有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1.2方法

1.2.1子宫肌瘤患者的观察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性不同,选择保守治疗法或者外科手术治疗法。下面我们将两种方法的观察做一下详细的论述。

(1)术前保守治疗的观察

对于肌瘤直径较小,临床症状不明显、已经无月经或将要经量过少的患者,则每隔3个月至半年左右告诉患者来医院进行复查,在复查中观察子宫肌瘤的具体情况,如发现子宫肌瘤萎缩或消失,则无需进行任何处理。[1]如肌瘤没有萎缩或消失的情况,则要进一步进行治疗,对于临床表现不明显的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贫血较为严重的患者,合并急性腹痛或慢性腹痛以及药物治疗不明显的患者,则要进一步安排进行手术治疗。

(2)术后的观察

对于做完手术的患者,应等到患者完全清醒后才能够回到住院病房,并且医护人员要安全的将患者移到病房的床上,并与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了解术后患者的情况。同时还要将一些注意事项交代给患者及其家属,如术后的6h禁止患者饮水,以免呕吐物进入肺部;患者卧床应将头部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检查穿刺孔敷料是否有渗漏情况,并将导尿管接到床边,避免弯折、阻塞,术后6h后要积极协助病人翻身,肛门排气、患者病情稳定,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拔出排尿管,并告知患者4~6h自行排尿,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每天抹洗会阴两次。嘱咐患者注意休息。

2.术后护理方法

(1)术后饮食护理

术后6h可吃高维生素、高热量的流质食品,但要避免吃豆浆、豆类、韭菜等天然气产品,以免胀气。同时鼓励增加水分的摄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d,以便尽快排尿,避免尿路感染。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和家属应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这样能够使患者尽快的下床活动,也能够避免肠道粘连。

(2)并发症护理。

①高碳酸血症:因CO2弥散入血,CO2分压升高,表现为患者呼吸减慢,吸氧可促进CO2的排出,提高氧分压,因此可根据病情实时调整输氧速度,②穿刺孔出血:多为穿刺鞘拔出后压迫作用消失所致,及时更换无菌敷料并加压包扎,如效果仍无明显改善,可在穿刺孔缝合一针加强止血效果。③肩痛:若术中气腹压力过高或术后CO2残留在腹腔,膈神经受到刺激可引起肩背部酸痛。除给予吸氧外,还可采取胸膝卧位,使残留的CO2气体向盆腔聚集排出。④内出血:注意观察有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腹痛和阴道流血,若48h仍未排气者或腹胀感觉异常明显,可肌注新斯的明0.5mg并加强观察。

3.结果

通过我们仔细观察并采用了上述的护理方法,参与研究的80例患者都已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通过上述护理方法,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态度有所改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手术患者住院6天至10天,平均8天。

4.讨论

子宫肌瘤的产生是由于女性身体内雌激素分泌量长期居高不下,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衡和子宫肌瘤素活性增强关系有关。子宫肌瘤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大部分女性都无法及时发现子宫肌瘤,只有少部分子宫肌瘤患者会有非经期的阴道出血的症状,还有些患者会有腹部有很硬的肿块以及压迫症状,如发生蒂扭转时可引起疼痛。子宫肌瘤多为良性肿瘤,但如果不及时发现、治疗,部分患者的病情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影响女性受孕,甚至是导致流产,并能够引起感染及化脓、子宫体癌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在对患者进行正常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一些舒适性较高、护理质量较好的服务,这样不仅仅能够缓解疾病对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能让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使患者更早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李萍.宫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0)

[2]张欢.子宫肌瘤的观察与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7)

[3]黄银琴.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围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7)

猜你喜欢

术后并发症子宫肌瘤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探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