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新时期师德内涵,打造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2020-11-16王海林
【摘 要】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根据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把師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实战能力强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引领教师自觉接受教师职业法规的约束,强化日常教育督导,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育人水平,在实践中锤炼高尚师德。
【关键词】师德;内涵;教师提升;素养;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7-0044-02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thics is the sou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According to the "Opinions 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Work Style in the New Era" issu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effectiveness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educating people is the fundamental standard for assessing all school work. As the first criterion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the morality of teachers is to create a new era of teachers with noble ethic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main task of teacher team building, leading teachers to consciously accept the constraint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regulations, strengthen daily education supervision, highlight classroom ethics, improve teacher ethic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ducating level of teachers, and temper noble teacher ethics in practice.
【Keywords】Teacher ethics; Connotation; Teacher promotion; Literacy; Educating people
师德建设是队伍建设的灵魂,不仅涉及教师队伍的高度和美誉度,更是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未来。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紧扣《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既有政治和理论高度,又有明确细致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新时代的师德建设应当围绕《意见》要求,深刻理解师德内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贯穿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
一、深入贯彻落实《意见》指导思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意见》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教师,这段话不仅强调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而且明晰了师德建设的内涵。学校应当把“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因为它决定了师德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不能有丝毫偏差。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世界观发展过程,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自觉接受教师职业法规的约束,珍惜时代赋予的光环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人们的精神导师。在儒家教义中,“师者”的地位是崇高的,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鉴于此,儒教不断地强调“师道尊严”,代代相习,深入人心。两千多年的“师道尊严”传统,既赋予了“师者”特有的光环,也一直对“师者”有着极高的标准和严厉的约束。即便是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大众对“师者”的期盼和要求也依然如此,因此,师德建设当与时俱进,自觉接受新时期教育法规的约束,自觉维护教师队伍的尊严。
正如《意见》指出,要“突出规则立德,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仅有道德和伦理层面的训导是不够的,还应该不断强调“法治”意识的重要性,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本地方的教师职业规范文件明确纳入师德培训体系中,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时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这同时也加剧了教育竞争的激烈程度,一些教育“乱象”与教育的蓬勃发展相伴而生,对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如任其发展,势必会影响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的纪律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己任。
三、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育人水平,在实践中锤炼高尚师德
《意见》说,要“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因此,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育人能力,这个能力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教书育人必须面向全体、贯穿全过程;要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了,就可以避免急功近利,可以体现教育的完整性,可以关注人的完整性;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朝着自己最好的方向发展;教书育人必须面向全体、贯穿全过程,旨在强调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和教育的长期性。如果能紧紧围绕以上四个方面锤炼教师队伍,一定能确保其育人水平的广度与高度,一定能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
四、不断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让理想之灯永不熄灭
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正如人民教育家于漪所说,要做“四有”好教师,关键在于内心的深度觉醒,努力引导新教师以老一辈教育家为榜样,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学生的未来当作自己的未来,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养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也把教师的职责直接指向了人的精神世界,是对教师职业的最高期许。因此,教师必须构筑好自己的精神防线,才能抵御世俗洪流的侵袭。人的高贵源自灵魂的高贵,而高贵的灵魂必须有高贵的思想。
当今中国,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师要承担起传播知识的责任。为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国家兴旺、教育救国当作自己的理想。因此,要始终把师德建设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的指导思想,深刻理解师德建设的内涵,打造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有使命、有担当、能战斗的强国之师。
参考文献:
[1]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
作者简介:王海林(1969-),男,汉族,广东深圳人,本科,深圳小学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学校管理。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