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2020-11-16李娜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系特色制度

李娜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所取得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与制度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内核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扎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逐步探索出来的,是党和人民不懈奋斗丰富经验和科学智慧的总结,具有涵容多重价值维度的显著优势。整体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辩证知悉制度建构和治理效能内在逻辑关系,须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三者相统一的成果,从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进行精准把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20)04-0021-07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20.04.00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和集中论述。党中央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和整体视野,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社会、生态、军事等多重逻辑维度,以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为客观要旨和目标指向,经过召开多次专题研究会议反复讨论修改和党内一定范围内的意见征集反馈,将全会主题确立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会议是“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重大部署接续递进”[1]的一次会议,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问题高度进行讨论、研究与部署,是针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指向和战略规划作出的更为清晰细密的顶层设计。《决定》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方面的显著优势,从新时代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客观视阈,进一步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的新理论、新范式、新制度、新体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理论的延展。全面洞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实质、内容指向与时代价值,需要从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三重维度进行整体探讨和系统论述。

一、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逻辑维度进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经历了漫长且复杂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中国两千多年政治统治历史中的合理制度成分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治理智慧根源;另一方面,近代以来不同社会阶级对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艰辛探索与实践尝试,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确立与完善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传统国家治理制度

中华民族是兼具强大凝聚力与不朽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与绵延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璀璨中华文明,生成了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逻辑向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理念和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国家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的相关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文化根脉和理论基因。

1.传统和平理念与和合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合一家、和爱天下、贵和尚中等外交理念和理想主张是今天我们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精神范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素来就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及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蕴含着和合文化精髓的淳朴理念和政治主张。倡导建立协和万邦的大同世界、万国咸宁的和合天下。长期处于思想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等也以“和”“仁爱”等为核心价值取向。这些倡导和平、反对武力、崇尚和合的传统天下观念和外交智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制度和外交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古代中国方案和价值启迪。

2.传统德治主张与法治理念。古代中国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等传统政治理念为新时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模式、推进公正司法与法治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思维范导。德治是我国古代历来崇尚的治国方略,德是古代先哲们追求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念,由德逐渐衍生外化而生的传统礼制和礼治,与德治一起成为对人们行为进行制约、范导的内在约束力,孔子《论语·为政》中即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德治主张。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仅仅依靠礼制与礼治已难以达到有力规范效果,恰如《韩非子·有度》中所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古代统治者逐渐将法治与礼制、德治共同用于社会治理运作。如今,我国坚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重视法治的强制约束力,坚持德法并重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这是对古代德法共治政治治理模式的合理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此外,古代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亦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思想凭依和精神支撑。

3.传统民本思想与平等理念。民本思想和平等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长久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突出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些制度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治治理的有机组成内容,是对古代文化中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等民本思想的理论延续和理念升华,有利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實现。为了坚决维护社会公平、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国一直致力于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旨在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平等观念的内涵深化和要义创新,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平等和谐的历史文化特质,具有深远的价值意义。

4.传统人才选拔与用人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为现代教育制度发展完善提供了思想启迪和思路指引。我国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极度重视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注重教育公平和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完善人才选拔培养制度体系和各类考试制度。从教育制度与教育事业的历史文化底蕴视阈进行剖析,现代教育体制很好地传承与汲取了古代教育思想中积极合理的成分,坚持在推进教育强国基础工程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将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等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所需的合格青年人才队伍根基。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概言之,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健全新时代教育制度体系,务必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走内涵式教育发展道路,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类教育。

5.传统改革精神与进取理念。坚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对传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精神的理念革新和方案实践。中华民族素来就是一个具有强烈革新精神与进取精神的伟大民族,在先秦时期的经典文献中就已形成了丰富的革新理论体系,历史上亦留下了诸多推崇革新与改革的思想理念和革新实践,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无论这些改革成功与否,都是对陈旧体制的革新实践与尝试探索,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与发展了古代革新思想。“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意指虽是旧邦,然其使命在于革新,蕴含着浓重的革新精神和强烈的变革意识。《周易·系辞下》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昭彰出早期的变化与革新精神。《史记·商君列传》中商鞅有语“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强调不应拘泥于古法旧制,应善于通过变革推动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引用汉代桓宽在《盐铁论》中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表达了善于打破传统、积极探索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方略的革新精神。唯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3],方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充分昭彰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此外,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不仅为人类文明增添了璀璨丰硕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而且在国家治理制度与国家管理体制方面亦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体系,曾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起,就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和朝代发展,中国古代政治体系和国家治理制度内容愈益完善、种类愈益繁杂。这些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推行的政治举措,但在维护政权统一、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国家发展方面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诸如,维护政治秩序与国家治理的朝廷制度、郡县制度、监察制度,维系生产力发展与国家财政的土地、赋税等经济制度,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以及维系国家独立地位与政权稳定的军事制度等。由此可观,古代中国各类关涉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传统政治制度和政治治理智慧中的合理成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完善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引作用。

(二)历史必然选择:近代以来各阶级对新国家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入侵,逐渐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同时亦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专制统治双重压迫的艰苦抗争历史。在反侵略与反专制的抗争过程中,中国不同社会阶级、社会阶层、政治派别都对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发展,最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1.地主阶级改革派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实践与理论主张。鸦片战争失败后,部分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逐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开始将眼光投向世界,地主阶级改革派在关注世界动态、关心国内局势的双重忧患意识中,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分别在政治、经济与君臣关系方面提出了诸多理论主张,尤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主要思想。然而,由于清政府的封建腐败、闭关锁国政策的施行以及地主阶级自身局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未能对中国封建制度产生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的理论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风气。

2.地主阶级洋务派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实践与理论主张。洋务派是在内忧外患、内政外交的多重危机下形成的与地主阶级顽固派相对立的政治派别,主张学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由于洋务派的目标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加之外国封建势力与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阻挠,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洋务运动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理念付诸实践,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3.农民阶級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实践与理论主张。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举措过于理想化,难以对当时的现实社会产生影响,最终失败。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对于中国社会制度的探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资产阶级改良派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实践与理论主张。资产阶级改良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抵抗外国资本侵略。但由于维新变法思想并未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本质,也未实现挽救民族危亡与维新思想的有机融合,最终导致百日维新的失败。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仍需进一步对中国制度进行探索。

5.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实践与理论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倡导西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契合中国国情的三民主义理论,主张通过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阶级共和国,倡导民族共和制。然而,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加之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压迫,辛亥革命的爆发虽然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取,民主共和国方案也未能真正实践,未能在中国建立起适合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6.资产阶级激进派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实践与理论主张。激进派大力推崇西方民权、平等思想以及达尔文进化论,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革命,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民族理念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过程与理论完善

(一)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近代以来,各阶级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改变中国命运,进行的一系列国家制度模式探索和实践均以失败而告终。一直到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了中国人民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思想启迪。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理念主张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相互融通、逻辑契合、旨向一致,因而在与中国发展实际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便始终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等为内容旨向和价值逻辑,成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战争与实践探索,顺利在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人民政权,同时逐步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并在取得全国政权后协商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国家制度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重要基础。

另外需要明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唯有正确认识这两个阶段,同时着眼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实践探索过程,方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形成过程。前一个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变革,顺利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建立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同时制定了1954年宪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伊始,便开始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的相关哲学思想与理论主张,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和利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探索作出了理论贡献。

(二)形成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国家制度理论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后一阶段。邓小平同志以前瞻性的战略视野着眼于世界发展大势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对内进行改革、对外进行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科学确定了今后经济建设、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始终秉承着马克思主义信念,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张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变革具体制度、推行具体性变革举措,以實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逐步建立起内容体系愈益丰富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南方谈话时邓小平同志就提道:“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4]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将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族、外交、军事等多领域进行了制度架构与政策理论完善,如在经济层域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同时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特点合理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发展框架;在政治层域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并将其作为推进政治建设工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所在与逻辑中线,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实践,形成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各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制度完善作出的系列论述、体制建设和推进举措,进一步厚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理路,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容完善与逻辑演进。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全力推进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在历史新起点上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中央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科学阐释和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经验和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提出了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战略构想,以期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深刻体现,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客观规律的充分总结,对于党在新时代推进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具有指导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5]党的十七大后,社会建设被纳入总体布局建设,逐步加强和创新医药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了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建设,提升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与治理效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则将国家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党秉持着推动我国国家制度更加成熟和更加定型的目标理念,全方位推动各重要领域和各关键环节改革,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体系进行全方位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如今已在诸多核心层域和重要节点取得了卓越进步,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体系,极大提高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实践导向作用。

质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与历史演变的必然选择和实践自觉。“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6]同时,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民族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奋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举措”[7],“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前提是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8],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有机统一整体而存在,但要真正做到“中国之治”,仍需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和完善。

三、现实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丰硕实践成果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赢得了革命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国内实践探索基础上推进改革创新,成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囊括全方位各领域多层次的制度体系,使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在70年的时间里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中国正迈向强起来的全新发展阶段。

(一)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下的两大奇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举世罕见的两大奇迹。这“两大奇迹”得到诸多国家和人民的广泛认可,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具体表征,是新中国成立70年党执政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标志。一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伟大奇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动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积极融入世界市场,逐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商贸往来与经济交流,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逐步建立起世界上最完整的現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制造业第一大国,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进步显著,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稳步迈进。二是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成功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平稳秩序的有机统一,长期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70年奋进历程中,中国人民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特大洪灾抗洪抢险、非典、汶川地震、201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挑战,中国人民始终秉承着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念,战胜了重重困难与挑战,使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安宁。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双赢,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多重考验的科学制度体系。

(二)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下的多领域实践成果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亦为全方位国家建设辉煌成就和其他各领域实践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制度性基础。这些伟大发展成就和社会进步成果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国家统一、外交和党建等多方面。从政治建设视阈进行剖析,我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亦日益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从文化建设视阈来看,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创新、提高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指向和价值向度,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影响力显著增强。从生态文明建设视阈进行剖析,我国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架构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在生态保护、生态治理与生态监督方面的政策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国防军队建设视阈进行剖析,我国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积极推进人民军队革命性重塑和现代化提升,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人民军队成为保卫人民幸福、维系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从国家统一视阈来看,我国始终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坚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不断提升。从外交视阈进行剖析,我国始终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全球总体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提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9]从人类文明发展范式的全新视野深刻阐明了人类命运共生共荣的价值理念,倡导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今,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向世界展现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从党的建设视阈来看,我国面对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挑战,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腐败和不正风气,在党内开展反腐败斗争、净化党内政治生活,“致力于把中国共产党锻造成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执政的执政型政党”[10],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整体而言,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确立并逐步完善的国家制度,为国家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奠定了重要制度保障和制度依托,推动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了全方位国家发展成就和社会进步成效,成功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从国家与社会发展伟大实践成果视角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国家治理全新范式,是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治理智慧和国家治理制度的精髓基因,建立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理论根基之上,逐步完善符合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制度化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11]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适合中国时代国情、契合中国发展要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中国国家治理需要进一步推进现代化步伐。”[12]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从其工作重点与实施路径视阈进行详尽阐述。有助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优势更快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推动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而为全球治理和世界其他国家对于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要举措  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有机衔接融会贯通[N].人民日报,2019-11-27(001).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002).

[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3.

[7]王炳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J].中國党政干部论坛,2019(10):23-26.

[8]肖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J].思想理论教育,2019(12):4-10.

[9]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4(002).

[10]韩庆祥.深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重要学理性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01):5-17.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2-23.

[12]燕连福.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践经验、面临问题与改革着力点[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06):68-75.

责任编辑:李 亮

猜你喜欢

体系特色制度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某些单位的制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