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棻:因才入宫,难得专宠
2020-11-16
左棻(?—300),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诗人。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著有自己的诗集,今已失传。
左棻为什么会入宫,成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子?不得不先请出左棻的哥哥左思,左思是左棻文学路上的老师,也正是因为左思经常在自己的文字里赞美妹妹左棻的文才,才有了司马炎对左棻才气的欣赏,于是,这个皇帝把左棻纳进了深宫之中。
左思和左棻兄妹出生在齐国临淄一户小吏家庭,虽然日子不算太富裕,但他们过得却是幸福而又快乐。父亲左雍最爱读书,对儒学颇有研究,并且家里藏书甚多。无形中,左思和左棻受父亲的影响,从小都喜爱读书。父亲的官职由小吏到中侍御史,到太原相,最后升职为弋阳太守。
左思入朝后,时时在眾大臣和朋友面前提起文才不输于自己的妹妹左棻,并拿出左棻的作品让人们欣赏。当左棻的作品传阅到皇帝司马炎的手中时,他是越看越喜欢,被她辞藻的华丽、意境的优美深深打动,便把左棻纳入后宫,册封为“左贵人”。
那时的左棻,才只有16岁的年龄,现实很快把左棻想象的美好爱情打碎,因为她的才气、名气,而让她失去了普通女子追求的美好爱情。她向往的美好爱情,成为她一生的悲哀,被“囚禁”皇宫一生,让她成为皇帝“附庸风雅”的对象,与其说她是皇帝的妃子,倒不如说她是皇帝的御用诗人。
左棻的《离思赋》是皇帝在举行宴席时给她的一篇命题作文,
左棻在这篇将近400字的《离思赋》中,尽情地宣泄了内心的哀思与忧愁:“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写出自己内心的绝唱,字字句句充斥着一个女子内心的哀愁与相思,情真真,意切切,多少不眠之夜,多少独对寂月的叹息,多少离别的思念,多少幽怨。
晋武帝司马炎本就是一个附庸风雅之人,他之所以招左棻入宫,只不过是向世人展现出他看重文人墨客罢了。他让左棻内心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完全进入绝望之中,也正是因为他在左棻人生中的出现,让左棻的爱情还没有开出花骨朵便被无情摧落。左棻孤独的人生从遇见他便开始了。
司马炎是把曹氏王朝正式灭亡的人。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把帝位禅让给自己,改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中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就这样在司马炎的手中结束。司马炎对中国的政治、军事与文化,也作出过一定贡献,历史上的太康盛世写的便是司马炎的政绩。可也正是因为他满足于自己的功绩,把国家的财富基本上都敛入政府之中。司马炎本人也是一个荒淫无度、生活
颓靡、奢侈至极之人,只是他纳入皇宫的宫女、嫔妃就有上万人之多。
司马炎后宫佳丽有万人之多,并且是整个国家最美貌的女子们,包括司马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晚上要临幸哪个女子。但与别的皇帝不同的是,司马炎不看美人画像,也不要宫人给自己递送美人名单,来用笔随意地圈,而是标新立异,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命人做了一辆大羊车,每当夜幕来临的时候,他就驾着羊车,让几只羊拉着自己在后宫里随意地走,车停到哪里,他就在哪里过夜。羊最爱喝放有盐的水,最爱吃的美食是竹叶拌盐,所以宫里的美人们为了争宠,往往在自己居住地方的院门外种上竹子,竹叶上撒满盐,更有一些颇有心计的美人,从路上洒一些通向自己住处的盐水,来吸引羊儿们能停留到自己的住处。
作为一代才女的左棻,比起一生都不能见到皇帝一面的嫔妃,她算是幸运的。司马炎每当诏见在文学方面有建树的人时,总是会叫上左棻来陪,宫里的红白大事,也总是叫来左棻写辞赋以表纪念。包括她仅留存到现在的20余首诗词歌赋,也大多都是应诏而作。
左棻的相貌虽然比不上皇宫里那些千娇百媚的女人的模样,但她受文学熏陶,气质优雅,相貌里多了一份清澈与透明之美。既然自己的命运已经被注定,她也只有学会默默承受,把内心的孤单、无助与幽怨,融入文字之中。她不会再多说什么,也不会虚伪地再多向前迈一步。
左棻在皇宫里生活了18年,这18年中,她不争不抢,无所谓得到,也无所谓失去。
当皇帝司马炎离开人世后,争夺到后宫大权的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开始用淫威来统治后宫,当时受到司马炎宠爱的许多嫔妃都受到贾南风的迫害,有的被活活饿死宫中,有的被投入水牢。
但生活在皇宫一隅的左棻,却依然那么淡泊地生活着,成为被掌权者们遗忘的对象。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如她一生所追求的那样,安静地来,安静地去。
(摘自辽宁人民出版社《长相思:品读历代佳人的悲欢离合》 作者:清荷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