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数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意义和策略
2020-11-16杨学萍
杨学萍
摘 要 在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老师们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课堂互动薄弱,不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笔者对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策略进行跟踪专题研究,依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力求在“图形与几何”数学课堂中通过创设师生互教互学、互相分享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课堂互动;典型案例;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48-02
叶澜教授说:“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相互动态的过程。他们相互作用,相互推进,使新的动态不断生成,并且影响下一步的进程。”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应该是师生、生生思想碰撞的舞台,是具有灵动性的。
一、“图形与几何”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强调互动教学的呼吁下,数学课堂特别是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新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但是,仍然有些教师错用互动教学,从而使教学互动被异化并走进了误区,越来越背离教学互动的本义和真义,出现了非本真的现象。比如教师连珠炮似的一问一答的对话,并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维,实际上是利用“满堂问”而进行“满堂灌”;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要么问题比较简单,只是形式而己,要么是问题比较复杂,确实需要学生共同解决,但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难以起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想与谁互动就与谁互动,想怎么互动就怎么互动;教师在互动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会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多的互动机会;多课前预设的互动、少课堂生成的互动;多认知互动,少情感互动。通过分析,教师发现教师经常利用课件上课,虽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忽视了动手操作、观察与体验;忽视了孩子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导致学生到高年级后对空间图形更具抽象性,对学习有厌学情绪。针对以上现象,教师提出对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策略为内容进行研究,依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在“图形与几何”数学课堂中创设师生互教互学、互相分享的“学习共同体”。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效果,甚至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对师生在课堂中互动情况、有效性有多少做了师生问卷调查,并对课堂进行观察,对学生、教师进行交流访谈。结果分析表明:教学时,教师单向“动”得多,师生群体“动”得少;表面形式“动”得多,思维本质“动”得少;教师教学理念欠缺,对学生牵得多,课堂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在思维拓展上不够,互动时间少,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喜欢小组合作,喜欢交流。
三、案例研究策略
(一)针对分析确定研究方案
纵观课堂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课堂提问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了课堂互动的效率。根据研究情况,笔者觉得学校可以制定研究对象及内容:1.确定2~3节课。2.确定上课实践教师。3.确定时间。4.确定研究思路。
(二)确定研究思路及流程
1.以课堂有效问题为载体,研究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有效互动方式及策略。2.实践教师上午上课,下午研讨,根据研讨情况完善教学思路,第二天继续上课,研讨,总结……再次实践、研讨、总结。3.上课时,听课教师分工观课评课。(一人记录课堂问题,梳理;一人对师生互动进行记录。)4.课后研讨,首先课后根据记录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教师提问类型情况;学生提问类型情况;互动类型情况;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情况。5.观课案例分析。6.根据研讨再次实践,总结有效互动教学策略。7.提出研究困惑。根据思路,并制作了课堂教学问题引导互动等级。
(三)依托课堂研究问题
把研究植根在课堂这片肥沃的土壤中,让研究接地气是教师们始终坚持的原则。
例如教师对第一学段的《四边形的认识》共上了三次研讨课,并进行了三次有实效的研讨与总结。每次在上课时,笔者根据课堂教学问题引导互动评价等级表,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问题对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效果。课后由课题组成员共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
授课教师根据大家的建议,重新梳理问题,重点修改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提示性、有效性以及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对师生、生生、文本互动产生的效果。
四、解决问题具体建议
(一)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在认识了角的特点后,教师出示图形问孩子们:这个图形是不是角?当孩子们做出判断时,教师追问:为什么?请你说明理由。这个问题看似随意,其实不仅让学生做出了判断,而且让学生更熟悉了角的特点。这样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进行了思考,而且实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
(二)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第三次教学《四边形的认识》的时候,孩子们认识了四边形的共同特点后,教师出示形式多样的四边形:“请仔细观察这些四边形,然后根据你的理解给它们分类。”这时孩子们瞪大眼睛重新审视,有的还在手中不停比划,还有的与同桌相互商量。最终有按照边来分类的,也有按照角来分类的,还有一个孩子按照颜色来分类。虽然按照颜色分类不是教师预设到的,但是学生发现了这个分类标准,说明了整个分类过程调动了孩子们的思维,并且整个过程都有生生互动,也渗透着学生与文本的互动。
(三)问题设计要适合小组合作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中,有“利用桌面的材料创造四边形”这一环节,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孩子们用七巧板、钉子板、图形等材料,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互相配合,很好地实现了生生互动。
(四)问题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四边形的认识》和《角的认识》中,三位教师都设计了“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四边形”和“在哪里见过角”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翻出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观具体的事物抽象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问题设计应从细处入手,即问题设计应从易错点、难点处入手。
例如在《四边形的认识》第一次上课时,对四边形“四条直边,是封闭图形”这两个特性出现的错误较多,因此在第二次授课时,教师准备了一个不封闭的图形,准备了一个一条边不是直边的图形讓学生判别。当学生说不是四边形时,教师紧问:“为什么不是?”由此让学生牢牢掌握四边形“直边”这一易错点与“封闭”这一难点。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事实,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阶段,更是学生积累自身学习经验的基础。笔者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的研究,认为授课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问题有效性的设计,正确引导,客观记录,科学分析,一定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周卫红,陈凤伟.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璐.“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M小学第一学段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