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及整治措施

2020-11-16彭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整治措施海绵城市成因

彭平

摘要:城市内涝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造成城市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研究分析得出:天气原因、城市规划、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市民环保意识差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应当从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问题入手,在城市建设中践行“海绵城市”理念,不仅可以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更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内涝;成因;整治措施;海绵城市

1     引言

城市内涝灾害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了城市自身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部产生淹没性损失的一种灾害。其本质上也反映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功能不完善问题。城市内涝不仅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影响市民出行,破坏城市正生活和工作秩序,还会给市民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2     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分析

2.1  极端天气增多

目前全球气候呈现出变暖的趋势,大气气流呈现季节性异常,我国极端天气频发,很多地方出特大暴雨,有些城市甚至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短时内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瘫痪。其中暴雨和中国大部本身的季风气候也有很大关联,由于季风本身的不稳定性和中国季风区国土面积相当庞大,导致各种极端天气在中国的概率大增,遇上超出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的大范围强降水,城市内涝问题更加严峻。

2.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不合理

从城市建设水平来说,内陆城市无疑是落后的。进入21世纪,内陆城市发展太快,很多地方的排水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特别是一些地方的老城区在道路整治、街道绿化、基础设施配套和综合管沟工程建设上不能协调发展,改造的成本、造成的影响和牵涉的利益都太大,导致旧城区地面改造不及时、不合理,特别容易产生城市内涝。

2.3  排水系统不够完善

现阶段,许多城市雨污共流,这就导致下水管网行洪效率低下。地下排水管及材料(传统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存在比较严重的渗漏问题,同时其他市政工程施工对管道基础的影响也很突出,很多城市在暴雨季节,经常造成自然行洪河道反灌城市内部,经常看到下水道井盖冒顶,当出现暴雨天气时,城市雨水大量滞留在排水管道,从而加重城市内涝。

2.4  路面过度硬化

现在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地面硬化面积也急剧扩大,原来降雨后可以调蓄雨水径流量的河流、湿地、农田等大面积的被水泥地、柏油路、硬质路面所取代,截断了水分通过入渗补给地水的通道,使本来“会呼吸的地面”变得无法渗水,造成城市水循环的下垫面渗透系数减小和地表径流系数增大,雨水汇流时间缩短,洪峰流量增大,从而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2.5  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城市内涝或者城市积水方面的规定,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标准、规范,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因此,有关部门在监督建筑物地下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因法律约束性太低或缺乏法律依据,监督与执法变得软弱無力,无形中会降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标准。

2.6  管理体制不健全

城市建设部门长期以来承担着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现在提倡水务一体化,很多城市也成立水务部门,但相关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还不健全,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因此管理维护体制亟待完善。

2.7  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薄弱

市民不文明的习惯也会导致周围排水管道堵塞,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薄弱,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和乱倒、乱堆,当发生城市暴雨时,大量垃圾倾入排水管网,造成管网的堵塞,排水不畅,容易形成短时大量积水。同时因为国内很多城市的老城区都是雨污合流排水体制,内涝过后,污水管道内的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久而久之就会管道阻塞就会越来越严重。

3城市内涝的整治措施

3.1  加大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对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应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财政方面,需要进行专项资金的筹划和安排,进一步升级改造城市旧的排水设施,使排水系统优化完善,城市排水蓄水能力增强。另外还需要加强资金筹措渠道的拓展,对民间资本进行积极引入,使城市排水系统的资金投入需求得以有效满足。

3.2  规划水平提升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立足实际、适度超前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城市排水工程,使排水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同时,在规划排水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建设规模、其他排水设施建设,以及雨水收集能力等环节,使现有城市排水标准提高的同时,对未来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新增量进行充分考虑,使雨水系统达标率以及雨水管网的设施覆盖率有效提升。

3.3  合理兴建蓄水设施

在地下排水系统的投入过大势必导致过多不必要的浪费,因而可参见其他国家完善的蓄水设施予以弥补城市排水设施不足。主要措施有:一兴建蓄水池、下沉式花园,收集汇集的雨水并经净化后利用;二选择城市低洼地带,进行广场的建设,一旦出现暴雨天气,能够暂时对雨水进行储存,等洪峰过后,再进行回灌或将其排入河道。

3.4  推广使用渗水材料

在大多数城市建设中,地面铺装普遍采用如水泥路面、柏油路面、花岗岩铺设的道路、广场、园路等刚性地面,这些材料的透水性能较差,造成地表与地下连接的通道堵塞,使地表水难以补充地下水,加剧城市地下水匮乏,同时也增大了城市内涝发生的几率。因此应该尽量选择使用透水材料来铺设城市地面,公共区域多采用混凝土方砖、红砖、草皮砖等渗水路面;将以往的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利用渗透管网能够使雨水下渗能力增强,使径流总量减少。

3.5  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

以水务部门牵头,对城建、公共事业管理等部门协同配合的部门联动机制进行建立,从而使部门之间协调性增强,切实提高城市排水设施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载能力

3.6  严格问责机制

对严格的水务管理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进行建立和实施,在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中,对施工单位和个人采取终身责任追究制,一旦出现因个人失职渎职而导致城市排水设施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应进行严肃追究,对于情节严重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3.7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目前国家相关防洪法律法规的制定目标,针对江河湖海等重点领域,对于城市水灾无法有效应对。另外国家相关技术规范体系中,对于城市防洪内容只规定了城市防洪和城市排水规范,而城市排涝的规范和标准存在不足和缺失的现象。所以导致在进行城市内涝防治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造成城市防洪规划中容易出现排涝专项规划疏漏的情况,并且排涝设计标准较低,排涝系统建设落后,城市防洪、排水及排涝等各工程之间衔接力度不足,导致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率不断提高。

4海绵城市建设探讨

4.1  建设理念和建设途径分析

海绵城市的概念主要针对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以及适应环境变化提出的,指城市在面对上述情况时,能够像海绵一样表现出良好的“弹性”,一旦遇到暴雨天气,能够进行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一系列处理工作,当需要用水时,则将蓄水进行有效“释放”和利用。此新型城市建设首先应对生态优先原则予以重视,通过人工措施与自然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使城市区域的雨水实现最大程度的渗透、积存、净化,使雨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和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有效促进。另外在城市建设中,还应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进行统筹规划,对給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环节加强协调,同时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进行充分考虑。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其主要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4.1.1      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护

首先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为:对原有湖泊、河流、坑塘、湿地、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最大限度地予以保护,确保涵养水源的充足,并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予以保护,并对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进行维持。

4.1.2      生态恢复和修复

通过生态的手段的运用,对以往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中,已被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进行恢复和修复,从而使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维持。

4.1.3      开发影响降低

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应根据现代开发建设理念,将城市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对开发强底进行合理控制。对城市的生态用地最大限度地保持,对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加强控制,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破坏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同时根据需求对河湖沟渠进行合理挖掘,使水域面积增加,从而使雨水积存、渗透和净化得到有效促进。

4.2海绵城市的应用总结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应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进行筹措规划。首先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运用,可实现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对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作为有效的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实现雨水径流的收集、排放及转输。最后通过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运用,对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进行综合选择和构建,使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得以有效控制。

5结束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各项矛盾十分突出,在城市建设上,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之间问题显著,并且在今后几十年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大中城市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因而,城市内涝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和整治措施,希望在后续的城市建设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城市各项建设规划,切实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做到未雨绸缪,从而保护城市文明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得城市更加美好宜居,人民生活更加便捷幸福。

参考文献:

[1] 胡盈惠.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内涝治理[J].公共安全,2011,23(2):6-8.

[2] 王超.浅析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及解决对策[A]河南工业,P426.616.

[3] 鞠宁松,龚坤.城市内涝的成因及破解方法探讨[J].江苏建筑.2011,增刊(144).

[4] 张悦.关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若干问题和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6):41-43.

猜你喜欢

整治措施海绵城市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铁路桥梁梁体裂损原因分析和整治措施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大西高铁整治宽枕板有碴线路晃车探析
大西高铁整治宽枕板有碴线路晃车探析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