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联系实践搭建孩子品行提升平台

2020-11-16谭永胜

速读·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书本知识品行龙虾

谭永胜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否养成,学生的心灵是否健康,学生的三观是否正确,学生的品行是否高尚,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国民素质的高低。近些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始终放在首位,足见学生品行修养倍受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起始年级为小学四年级,也已改为从小学一年级开设。德育为首的大环境中,思政课教师担负起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更是培养学生三观的基础教学。如何开设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我认为,把握好理论联系实践,务实道德与法治的教与学,对提升小学生的品行修养十分重要。

一、小学生的认知现状及分析

1.小学生对是非的认识有限,涉及道德与法规方面的知识学生接触少,思考少,与实际联系得更少,加上优越的学生生活条件,学生对这方面的感知更少。现在大多数孩子,上学书包有人背,吃什么还得挑了又挑,在大人的百般劝说下去享受等。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孩子最喜欢吃的东西想方设法满足孩子,孩子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本来就应该是他的,他妈妈为他做也是应该的。有一次给孩子做龙虾,因为做得有点多,当妈妈的就把看相不算好的、比较小的龙虾吃了一个,孩子发现妈妈在吃龙虾,大声对他妈妈吼道:“谁叫你吃我的龙虾的?谁叫你吃我龙虾的?你马上给我吐出来!”可以想象,当妈妈的有多失望,这就是孩子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一种现象。本来,做父母的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爱,却培养了孩子贪婪、自私的性格。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教育对孩子“三观”的认识、是非的认识的确不好。

2.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少,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环境影响,怕吃苦、怕受累。孩子从出生到上学,大多数孩子在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几代人的过分呵护下成长,所有的事情几乎被大人包办,过惯了这种舒服日子、依赖的日子,这样的孩子怕吃苦、吃不了苦,学习中、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不能正确面对,加上没有自觉学习、认真完成一件事的习惯养成,在繁重学习任务、众多的活动任务压力之下,完全应付不过来。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使得孩子苦不堪言、弱不禁风,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在我们小区,有一位一年级家长经常诉苦:孩子写作业一般要写到晚上12:00,还要准备各种活动需要的制作作品、搜集材料、排练等,我要崩溃了,孩子也要崩溃了。我宁愿要一个心情愉快、身体健康的孩子,也不愿意被这样摧残长大的孩子。这件事一方面说明孩子的学业负担可能过重,活动任务可能有点多,另一方面,与从小没好好培养孩子习惯养成有关。试想,如果从小就关注孩子专心做事、快速把事做好的能力,或许,当孩子真正上学后,各种任务就能轻松应对了。怕孩子吃苦没错、爱孩子也没错,但孩子做事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要早培养。记得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口头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孩子达到了做什么事的能力和年岁,就应该培养孩子达到对应的能力,这样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才不会被淘汰。

3.受课堂局限,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少,对书本理论的认知经历不够。孩子的课堂大多在学校、在教室,大多时候接触的都是书本知识,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与社会的些衔接不够。离开了学校,孩子要么在上培训班、辅导班、应付一大堆的作业,或者在大人的引导下去好好地玩,书本知识依旧是书本知识,没有對孩子形成实质性的引导作用,在大人身边,也无需考虑如何应对或如何做,有大人在,大人办、大人做主、大人操心,孩子也就是全程的观众而已。孩子独立思考和应对困难的时机很少,这对孩子的成长也十分不利。

二、应对策略及方法

1.用好《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拓展孩子认知范围。《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引入,可见国家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低年级教材,大多利用绘本、故事等形式,引导孩子怎样参与学校的学习生活、怎样与伙伴们相处、怎样处理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哪些事情应该归自己处理、归自己做,怎样在家做一名合格的小宝宝等,对孩子的引导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要求我们的家长要学习、要积极参与家校互动,学着学以致用,认真分析孩子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正确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共同扶助孩子健康成长。一年级一位王某的家长开学后不久告诉老师:孩子到底还是要上学读书,回家后自己能做的事情坚持一定要自己做,还会给爸妈打洗脚水了,说爸妈辛苦啦!

2.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孩子在活动中悟理悟法。课堂教学,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学生印象不会很深刻。为了让孩子从实践中感悟这些道理,条件如果具备,可带孩子走出学校、走进社区,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明理。如:在学习《环保小卫士》后,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广场,学习清理垃圾,向学生示范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让孩子们在辛苦的劳动中感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保护我们的环境,不能乱扔垃圾。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完成停留在课堂教学要好得多。

3.家校联动制定培养计划,给孩子搭建提升本领的平台。学校可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方式进行沟通,专门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能独立完成的事,让孩子从中学会办好一件事的方法,知道办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不易,从而提升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如:安排一次孩子独立进商店购买东西,先和孩子沟通买什么,买的物品要达到什么标准和要求,怎样选择物品。然后让孩子独立体验,之后再与孩子总结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要改进等。通过这样一些系列性的活动,逐步培养孩子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的能力,从而提升孩子的品质。

孩子品行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教育者寓教于生活,抓住理论联系实践的好时机,教育效果则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书本知识品行龙虾
捉龙虾
优良品行
钓龙虾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创造物理情境打破知识和应用的瓶颈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针灸学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中的不对称问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