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2020-11-16苏东琼
摘要: 目前,外源性污染广泛存在于淡水池塘养殖中,不仅池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水产生物的健康生长也难以保证,甚至还会对水产品的品质安全造成威胁,需积极推广与应用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该文介绍了池塘中的鱼鳖、鱼虾、鱼鱼等多品种混养模式,以及浮动草床调控、微生态水质调控、人工湿地调控与微孔增氧等技术分析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以期促使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推动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 淡水池塘;生态养殖;多品种混养;浮动草床;微生态水质;人工湿地;微孔增氧
苏东琼. 几种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3):85.
为满足市场水产品需求,广西地区淡水池塘养殖事业发展迅速。但传统淡水池塘养殖模式不够科学,很容易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对养殖业整体发展造成制约。需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下文介绍了几种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一、多品种养殖技术
此种技术应用生态学原理,具有较强的生态性与环保性[1]。应用实践中需将淡水池塘合理生物载量纳入考虑范围,科学搭配不同品种的水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更加高效的利用饵料,还可以显著净化淡水生态环境。
1、鱼鳖混养
在淡水池塘中混合养殖鱼和鳖,能够促使水体溶氧效果得到提升。鳖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消耗水体氧气,反而通过肺的呼吸换气,能够显著增多水中的溶解氧。另外,鱼鳖混养能够規避各种病害问题,鳖能够及时吃掉病鱼,避免病原体侵蚀健康鱼群。同时,鱼鳖混养能够显著节约饵料,节能减排作用明显。
2、鱼虾混养
若在淡水池塘中对鱼、虾等单一养殖,不仅容易恶化水质,还会增加疾病的出现几率。而鱼虾混养则可以规避这些问题,促使淡水池塘生态系统得到显著优化。虾能够快速消耗水中的有机物质,缓解有机物积累问题。同时,虾在活动过程中也能够对底泥进行搅拌,控制底泥有机物积累量,减轻水污染。适量投入滤食性鱼类能够减少水中的浮游动植物数量,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3、鱼鱼混养
不同种类的鱼拥有差异化的生活习性,合理搭配鱼的种类可改善水体环境,提升养殖效益。不同种类的鱼会在不同的水层活动,因此可以构建立体养殖系统,提升淡水池塘的空间利用率。鱼类之间有明显的互利关系,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饵料。
二、浮动草床调控技术
淡水池塘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进而严重威胁到水体生态。因此要控制池塘水体的有机物含量,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浮动草床能够充分发挥植物的抑制特性,改善水产养殖环境,实现生态养殖。如将水芹、水葫芦、美人蕉等植物打造为浮动草床,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的氮磷含量[2]。由于植物类别会对有机质含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综合考虑当地水体环境,合理选择搭配植物品种。
三、微生态水质调控技术
淡水池塘养殖效益会受到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合理调控微生态水质,保障水产品健康生长。
1、非生物环境调控
水中细菌群落、动植物等的生存环境即为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生长有直接影响。调控硫化氢、氨氮等物质可以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以利用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提升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2、细菌群落调控
研究发现,细菌群落广泛存在于淡水池塘中,若不及时调控容易形成细菌性疫病,对水生生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合理应用调控技术加快细菌代谢速度可以改善水体环境。
3、浮游植物调控
为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速度,中期会增加饵料用量,这样容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蓝藻生长速度加快,释放大量藻毒素,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可以使用硫酸钠等药剂进行调控,但需要严格控制药剂施用量,避免对水产品品质安全造成影响。
四、人工湿地调控技术与微孔增氧技术
构建人工湿地既可以对水体、水质进行净化与改善,又能够发挥涵养水源的作用。湿地中的植物、微生物等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功能,可以有效净化池塘水体中的废水,进而促使池塘水体环境得到净化[3]。实践可知,构建人工湿地可以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高锰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有效去除浮游生物、营养盐等,实现水质改善目的。
微孔增氧技术对池塘底部的有害微生物具有有效抑制作用,且具有广泛的增氧范围,池塘水质稳定时,池塘内生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过去主要在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中应用此项技术,因优势突出,目前开始普及应用于池塘水产养殖领域。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规避传统淡水池塘养殖模式的缺陷和弊端,需大力发展与应用新型生态养殖技术。相关人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应用适宜的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改善水体环境,控制资源消耗,显著提升整体养殖效益。要进一步深化技术研究,总结养殖经验,促进淡水池塘养殖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鲁晶. 淡水池塘鱼类多品种生态养殖技术[J]. 农业知识,2019,4(10):123-125.
[2] 解晓祥. 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分析与研究[J]. 江西水产科技,2019,7(14):66-67.
[3] 许玉霞. 淡水池塘节能减排生态养殖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2018(32):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