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一边想死,一边拼命
2020-11-16
刚刚,唐小七接到了爸爸的电话。有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老兵在电话里哭得声嘶力竭,“我怎么办啊?爸爸没有爸爸了!”
“爷爷去世了!”这让唐小七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没办法马上回家。他的乐队在上个月底和一家酒吧签约了,要连唱一个星期。作为主唱,乐队离不了他。如果临时毁约,那乐队5个人下半年就得喝西北风。
唐小七把吉他轻轻地立在门口,然后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
“爸,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了。下个星期,我就回家,我给你做。”说完之后,他就准备去演出了。
看得出来,他有点儿紧张。
他尝试去安抚自己的情绪,安抚的方法是一位同行教给他的——假装和观众有某个相同的嗜好,比如大家都喜欢吃鱼,或都喜欢雪纳瑞犬。当认定了台下的这些人和自己有一个共同点之后,观众也就成了相对熟悉的人,成了可以为之演出的人。
唐小七的假设是,他们和自己一样,都喜欢红烧肉!可才唱了两首,底下就有一桌年轻人在起哄:“下去,下去,滚下去!”他有点儿蒙,这是他从未遇到过的,但他很快就想出对策了,赔着笑脸说:“好好好,我下去。”
他走下一个台阶,接着唱第三首歌,再接着被轰,再下一个台阶唱了第四首。唐小七这么做的理由并非是因为热爱这个舞台,也不是想证明自己还不错,而仅仅是因为他和老板的约定是“每天必须唱满4首歌,才能拿到当天的报酬”。
唱到第三天的时候,一位醉酒的客人将啤酒瓶直接砸到了唐小七的脑袋上,他是被搀扶进医院的。而医生的建议是,至少得住院观察3天。
那个晚上和第二天的白天,唐小七都是自己待著,他不想打断乐队的训练。肚子饿了,他就在网上叫外卖,一连吃了两顿红烧肉。邻床的大娘见他无人陪伴,还总是点餐,就问了一句:“你的家人呢?”
他一下子就绷不住了,一边往嘴里塞肉,一边咬着牙哭,同时不停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把肉都吃完,不然好得更慢!”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够往前走下去的。因为深知生活还要继续,不吃饱饭怎么有力气站起来,去跟狗血的生活比画比画,去跟未知的明天掰扯掰扯?不认真吃饭,只会让自己被不可收拾的烂摊子再弄哭一回。
好不容易熬完了7天,唐小七坐最早的一班飞机回家了。错过了爷爷的葬礼,他唯一想要安慰的人是爸爸。
进了家门,爸爸正坐在一个圆盘前面制作陶瓷碗。唐小七知道,这是爸爸对抗沮丧的方式。
苦闷难熬的时候,爸爸从来不会干坐着。
他要么是到外面的菜市场里挑选新鲜的蔬菜水果,要么是在家里忙叨他的陶瓷碗。当年在异地他乡驻守时,别人不是在哭丧着想家,就是寻机会偷闲去睡觉,唯有爸爸,拿出了宝贵的休息时间用来做陶瓷碗。
用一些看似无意义的小事情来耗过最沮丧的那几个钟头。虽然不能痊愈,但能多一些安详。这样熬过去那些坏时光,就会保住尊严,留住希望。
两个男人之间的招呼打得异常简洁。
一个说:“我回来了。”另一个应:“嗯。”
然后,唐小七就进了厨房做红烧肉,而爸爸则继续在捣鼓他的陶瓷碗。
饭菜做好了,父子俩围着小饭桌开吃了。
“我觉得今天的红烧肉挺成功的,爸你觉得呢?”
“还行。”
“哦。”
“你的伤是怎么回事?”
“演出的时候,我一激动,自己撞吉他上了。”
“哦。”
“你眼睛怎么那么红?”
“捏陶瓷碗累的。”
“哦。”
他俩各自藏着心事,溃不成军却也能横扫千军,小心翼翼又无比坚强。是啊,谁不都有一些孤独拼搏的时光,怀着巨大的希望,又遭遇接连的失望,梦想的东西不敢声张,还要小心翼翼地藏着,生怕露出了蛛丝马迹被人发现。这是胆怯,也是勇气!
谁不都是这样呢?为了得到想要的,为了保护所爱的,多苦都甘之如饴。
来,干一杯,遥祝理想不死。
(摘自现代出版社《吃货最怕做饿梦》 作者:喵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