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薅图书馆羊毛还炫耀,是病该治

2020-11-16

现代阅读 2020年1期
关键词:公序良羊毛公共利益

近日,一则“大V自曝薅大学图书馆羊毛”的新闻引發舆论关注。微博用户“眸冷骨累的王马丁”发文称自己在大学读书时,“但凡发现学校图书馆里有我久久爱慕的古书,就统统借来不还,按图书馆规定赔偿。”就这样,该“大V”称自己以10元1本的价格将数套20世纪50年代的古文书全“赔”回了自己书房。

网友批评,此举“钻了制度的空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面对批评,这位大V面不改色,继续舌战网友,还普及起所谓“契约精神”,称“违约是契约的一部分,18年前每本书我都付了钱买下来了,是付过钱的,办过手续,拿到赔偿回单的”。

钻制度漏洞,占公共利益,绝不是遵守了什么契约精神。2019年11月28日上午,这位微博用户再次发帖称,将归还所有书籍。该校图书馆也回应称:“印象中2002年并未出现学生大量赔偿的情况,即使该生所说属实,对有较高价值的复本,图书馆会在闭架书库中留存,而珍贵民国图书不对学生外借,只对老师开放。”

有网友建议,“图书馆的管理太宽松,应当以更大的处罚力度来警戒借书不还者,补上管理漏洞”。然而调高赔偿价,对于不小心把书弄丢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误伤。

社会公序良俗,是基于每一位社会成员对于规则的遵守和重视。薅羊毛、耍小聪明,以一己之私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实际上是“以耻为荣”的“利己主义”,是病该治。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本文作者:陈琰泽)

猜你喜欢

公序良羊毛公共利益
谈谈个人信息保护和公共利益维护的合理界限
民法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研究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浅析公序良俗原则在法律中的适用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Golden fleecers
摸羊毛
论专利行政执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问题
表达自由语境中的“公共利益”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