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乌兹别克斯坦协助中国撤侨
2020-11-16
本文作者于洪君为原中联部副部长、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2010年6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边界发生严重冲突,祸及中国侨民。在中方的撤侨行动中,中乌两国通力合作,乌方的无条件支持配合,与中方日后对乌国的无私援助,是中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
2010年6月10日,乌兹别克斯坦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突发骚乱。奥什位于多民族聚居的费尔干纳谷地,这里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交界地,历史上曾因民族和社会问题爆发多次冲突。此次吉乌两族青年群殴,当局处置失当,以致迅速演变为大规模冲突。短短几天,冲突造成187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也是山水相连的邻国。吉尔吉斯人与中国新疆柯尔克孜族为跨界而居的同一民族,中吉两国人民历史上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随着中吉友好关系不断发展,许多中国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到吉尔吉斯斯坦生活、工作或学习。
6月10日骚乱发生后,当地华侨华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威胁。由于奥什紧邻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6月10日骚乱发生后,数十万乌兹别克族难民逃入安集延等地寻求避难。我作为中国驻乌大使,意识到随着局势进一步恶化,受到威胁的华侨华人有可能进入乌国境内。我国驻乌使馆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以备形势需要时,配合驻吉使馆经乌国境内撤回侨民。经国内同意,我们紧急照会乌外交部,请乌方为我国撤出聚集在吉乌边境对面卡拉苏附近的侨民提供一切支持。乌方请示总统并协商有关部门后,对我驻乌使馆照会所提要求作出了积极答复。
6月12日,中国外交部连夜召开“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正式啟动撤侨工作。13日,中方两个工作组分别抵达乌鲁木齐和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乌兹别克斯坦作为备选撤侨国,协助撤侨工作由我直接负责。保护侨民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国家都是头等大事。奥什骚乱发生后,乌兹别克斯坦为救助侨民,稳定边境,也启动了国家应急机制。时任总理米尔济约耶夫亲自到安集延坐镇指挥。我根据国内指示,结合当地情况,努力将驻乌使馆协助撤侨工作与乌国在安集延的应急行动相互衔接起来。
6月15日,中国驻乌使馆协助撤退在吉侨民工作组驱车赶赴安集延。工作组由使馆政务参赞、武官、警务联络官和领事部人员组成,另请中国在乌企业派人派车参与行动。当日傍晚,贴有中国国旗标识的使馆车队抵达安集延,与乌方应急指挥部建立起工作联系。第二天清晨,我处理好使馆内部工作,亦紧急赶往安集延。路上,我得到消息,中国在吉撤侨工作进展顺利,一度滞留在乌吉边境对面的200多名侨民,已乘坐吉方提供的军用车辆抵达奥什机场,准备搭乘中国包机回国,因而已无需假道乌国。这时,我不得不认真考虑如何向做出了巨大努力的乌方作出解释等问题。
到达安集延后,我才得知,中方所提要求给乌方带来很大困难。原因在于乌吉边境上的卡拉苏口岸已关闭多年,通关所需设备已完全拆除,道路也变得难以通行。尽管如此,乌方国防、安全、外交、海关等部门还是尽了最大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力部署,军队、警察、海关、卫生检疫等部门工作人员全部到位,人员通关所需所有设施,包括电脑和监视系统等全部修复完成。此外,安集延市政府根据乌政府指示,还专门腾出几所学校,用于接待中国侨民。制作乌兹别克传统美食“手抓饭”的十几口大锅和可供200人享用数日的各种食品已准备就绪。18辆公交大巴整齐排列在道路一侧,随时待命出发。我当时的心情,几乎可以用感激涕零来形容。有意思的是,乌边防军司令听说我已经到达安集延,立即派人请我到口岸“视察”。这位边防军司令是原来的国防部长,我们早有交往,应当说是老朋友。但我没有想到,老朋友相见,多少有些不快。他指着相当平静的边境另一侧问我:“我们一切准备好了,你们的人在哪儿?”我耐心向他作了解释,并且非常真诚地表达了谢意,他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当天中午,我国在吉撤侨工作已近尾声,我放下心来,准备请乌兹别克斯坦有关方面负责人共进午餐,以表谢忱。但乌方十分客气,坚持要我和随行人员出席他们的友好午宴。在这里,我们是客人,只有客随主便,接受主人的盛情邀请。
席间,我再次向乌方表达了谢意。这时,仍在安集延市坐镇指挥的米尔济约耶夫总理给我打来电话,直接询问撤侨情况。我告诉他,中国侨民没有进入乌国,而是在获得吉方安全保护后,经由奥什回国了。听到这一消息,总理先生感到意外,略微沉默一下,随后表示:“那也好,是否经过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关系,你们中国人平安回家就好。”米尔济约耶夫总理如此豁达,使我绷紧的神经立刻松弛下来。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同时也代表中国驻乌使馆全体人员,再次对乌方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请他代向卡里莫夫总统表示深切的谢意。
我回到塔什干后,国内有关方面通知我,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乌方表示,尽管中国侨民没有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回国,中方仍愿意支付乌方因此次行动而产生的各种费用。乌外交部领导对我的郑重表态付之一笑,没有回应。
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深知,乌方和我们一样,都认为友谊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随后,我国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地向乌方表达了谢意。中国自吉撤侨工作圆满结束,但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地区局势并未稳定。乌兹别克斯坦接待难民的压力越来越大,后来不得不向国际社会呼吁援助。在这种情况下,我动用大使基金,为乌方提供了5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用以缓解乌方应对难民的困难和压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作出决定,于6月21日派包机运来价值3000万人民币的援助物资,其中包括食品、服装、药品、卫生用品、活动浴室、小型发电机等。希望这20吨物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乌方缓解当前的困难和压力。
(摘自五洲传播出版社《我们和你们: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故事》 主编:周晓沛 本文作者:于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