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族杖鼓的起源、形制与演奏方法研究

2020-11-16杜晨歌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起源

杜晨歌

摘要:杖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细腰鼓类乐器,后来东传高丽,成为了朝鲜族中最具重要性的打击乐器。如今的朝鲜族杖鼓已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区,尤其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受人们的欢迎。在朝鲜族乐器中,杖鼓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位的,它的演奏方式独特,是朝鲜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民族艺术文化。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朝鲜族杖鼓进行梳理分析与研究。关于朝鲜族杖鼓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中国的远古时期,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它分别是由梧桐木,马皮、牛皮以及竹木等共同制成的。朝鲜族杖鼓的演奏方式一般是将其横挂于胸前边舞边奏或置于木架上演奏。

关键词:朝鲜族杖鼓;起源;形制;演奏方法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128-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95

一、前言

朝鲜族杖鼓在高丽文宗时期就已经流入朝鲜了,是朝鲜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器之一。它的音色通透有力,形制古朴精致,应用广泛,表演形式丰富,是朝鲜族音乐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根植于朝鲜族文化之中,渗透着民族审美特色与民族精神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朝鲜族杖鼓的起源、形制与演奏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与研究。希望为今后朝鲜族杖鼓的发展以及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行性建议。

二、朝鲜族杖鼓的起源

(一)杖鼓起源于中国古代细腰鼓

朝鲜族杖鼓也可称为“长鼓”,它起源于古代细腰鼓。他最早的形象可見于云冈窟北魏壁画和雕刻之中。①这一点在宋代陈《乐书》中也可以被找到。“细腰鼓”,不是一种乐器的具体名称,而是指具有“广首纤腹”的特点。杖鼓就沿袭了这个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的形制特征。②

关于这一特点还有其他三种说法:第一,杖鼓起源于我国汉代,名震鼓;第二,杖鼓起源于我国北魏时期,由少数民族创造并为宫廷所使用,从此成为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隋唐时期,杖鼓广泛使用于宫廷音乐与民族舞蹈之中。在敦煌唐代壁画、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浮雕中,都有敲击细腰鼓的舞乐图。在唐代杖鼓还有“腰鼓”等多种名称,直到唐代晚期才将“杖鼓”这一名称敲定。③第三,杖鼓之名起始于北宋时期,当时其多用于宫廷燕乐之大曲部、鼓笛部等。十一世纪初,从我国东传高丽,高丽文宗时期的唐部乐就有了杖鼓。在高丽文宗三十年设立的大乐管弦房配备了专门的杖鼓演奏师,睿宗九年从宋朝引进的新乐器当中,总共包括了二十件杖鼓。

(二)杖鼓起源于印度细腰鼓

朝鲜长鼓起源于于印度细腰鼓,又名“杖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鼓也。”杖鼓原属于西域乐器来自印度或龟兹一带,在公元4世纪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后传入西域地区发展为都昙鼓和毛员鼓,但根据其形态都被人们称之为细腰鼓。它在隋唐时期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盛行的膜鸣乐器,后来东传至朝鲜后定名为杖鼓,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广受人民喜爱,一直流传至今。

三、朝鲜族杖鼓的形制

长鼓的全长约七十厘米,材质是使用梧桐木、桦木或椿木镟成,其木质轻,不易分裂,传音效果好,呈黑色或红色,为圆筒形,由一块或多块布料拼接而成。两端粗空,中间细实。拥有“广首纤腹”的特点。杖鼓的腰使用了漆布、磁次、瓦之类的材料。鼓皮两端大小、薄厚不一,鼓面直径四十一厘米,两端都蒙着皮。手鼓表面的材料是厚厚的马皮、牛皮或者猪皮,声音柔和而深沉;槌鼓表面的材料是轻薄的鹿皮或者狗皮,可以发出清脆而又明亮的声音。因此可以根据表演者的需要而发出不同的音色。四周圆形的铁环上蒙着鼓面,圆形铁环固定在鼓的端口上。皮筋连接绷紧铁圈周围配有的八个铁钩且各有粗壮的用绳子栓在一起,临近的两个绳索之间用可活动的皮套绑在一起,也可称其为浮转。鼓皮的张力可以利用转浮的左右移动来调节。左右两边的鼓面,也可以通过皮套的松紧来调节,左手边调紧,右手边调松。④竹木制成的鼓鞭呈弯曲状。

四、朝鲜族杖鼓的演奏方法

朝鲜族杖鼓在演奏时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跳舞时将小的长鼓水平悬挂在胸前,例如著名的《长鼓舞》,不但是跳舞的伴奏乐器,也是跳舞的道具。另一种是将稍大的鼓放在木架子上,将其作为乐器放在演奏者面前。表演形式通常是声乐伴奏或器乐合奏,用于表达轻松愉快的情绪。⑤敲击杖鼓时,右手会敲打高音鼓的部位,左手会敲打低音鼓的部位,需要动作协调灵活。

另外,杖鼓的演奏技巧丰富,节奏和鼓点会不断发生变化。杖鼓在具有丰富经验的演奏者的演奏下,两个鼓面的声音,兴云致雨,余音缭绕,抑扬顿挫。音响效果分外悦耳动听,丰富多彩。

唐玄宗李隆基十分爱好音乐,他经常喜欢演奏杖鼓,其演奏方式为用手拍打。到了宋代,杖鼓演奏方法更上一层楼,一端用使用杖击的方法,另一端用手拍打,并开始使用了道具。在元清时期,为了使杖鼓和鼓槌更加美观,它们配备了彩色绣花缎带,并使用不同的颜色来点缀杖鼓。⑥但宋朝到清朝的这段期间,杖鼓形制和演奏上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大面用左手拍的方法叫“鼓”,小面用右手杖击的方法叫“鞭”,两面一起打杖鼓的方法叫“双”,以杖连续快速击打的方法叫“摇”。宋朝时期杖鼓开始使用竹片做的道具。这种演奏方式被高丽所接受并一直沿用。后期,杖鼓在朝鲜宫廷使用后演奏方法上发生了变化。

五、总结

朝鲜族杖鼓是朝鲜族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演奏乐器之一,后来东传高丽,成为了朝鲜族中最具重要性的打击乐器。如今的朝鲜族杖鼓已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区,尤其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受人们的欢迎。它根植于朝鲜族文化之中,是朝鲜族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艺术活动。它随着朝鲜族文化而发展和变迁,渗透着民族审美特色与民族精神文化,研究价值颇高。杖鼓在高丽文宗时期流入朝鲜半岛,再由朝鲜族带回中国,它在中朝音乐交流中浸透,传承,却仍然保留传统,可见它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

关于杖鼓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中国的远古时期,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它的鼓身分别由梧桐木,马皮、牛皮以及竹木等共同制成的。另外,可以根据演奏者的需要以不同的材质制鼓。也可以通过浮转来调节鼓的音色与音响效果。朝鲜族杖鼓的演奏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在跳舞时将小的长鼓水平悬挂在胸前,二是将稍大的鼓放在木架子上,将其作为乐器放在演奏者面前。

注释:

①王宝林.漫话长鼓[J].乐器,1986(03):10-12.

②林大雄.谈朝鲜族“长鼓”的形制及汉语称谓的由来[J].中国音乐,1997(01):72.

③李理.杖鼓溯源[J].寻根,2008(05):76-85.

④蓝雪霏.中国福建乐器和朝鲜乐器的关联[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2):71-81.

⑤徐凯.谈谈中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打击乐器——“鼓”[J].艺术百家,2004(03):72-75.

⑥金雪莲.朝鲜族“四物乐”的社会学视觉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   张师勋,朴春妮(译).韩国音乐史(增补)[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   金雪莲.朝鲜族“四物乐”的社会学视觉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

[3]   白明卉.朝鲜族音乐中的“长短”节奏特征及演奏形式[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5.

[4]   郑莹.二十世纪少数民族乐器研究综述与个案[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5]   宋琪.朝鲜族杖鼓的传承现状调查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起源
圣诞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
跳绳的起源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