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
2020-11-16马军刚
马军刚
摘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让学生通过掌握汉语言表达技巧结合情景合理运用词句组合,把内心情感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水平的综合能力体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语言表达的技巧、语境、词组,通过有效的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就能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及其他学科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
在全面要求实行新课改的教学风气之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应当作出必要的改变。在新理念、新思想的指导下,每个参与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研究新的教学方式,让有限的课堂时间高效地利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写作能力一般、语文水平不高是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本文将总结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的建议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语文水平。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的现状
1.学校对写作能力培养不重视
写作能力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学校普遍对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安排的写作课程较少,时长短,没有长时间的构思、写作,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2.教学方式模式化,没有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确实要注重写作方法、表达技巧,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把语文写作公式化,学生套用公式便可写出作文来。学生语文思维本是非常活跃的,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下,语文思维也被限制。
3.写作内容单调,语言表达僵硬
如今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学生写作便不再动脑思考,教师布置作业全是网上去搜,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千篇一律。而且语言表达僵硬,语句拼接而成,段落之间没有自然联系,整个文章不成整体。
4.缺乏课外阅读,不能开阔视野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还没有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前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网络时代主要是靠手机、电脑这些客户端,语文的学习需要逐年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用手机、电脑玩游戏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所以,他们在网络上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不能开阔视野。
二、培养与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
1.学校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合理安排课程
学校应当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对写作能力的要求要放在重要位置。这就对每个语文老师提出新要求,根据教学经验合理安排写作课程,不断地优化作文课程的安排,并且总结成功经验,在全校进行推广。只有在学校的层面上重视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的培养,才能对学生负责,让学生也重视写作能力的提升。
2.教学方式必须创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主,不能再按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必须要创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课程中,不能按照写作公式化来教学,应该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度,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在确定一篇文章主旨之后,让学生自由讨论,选择更多的角度去写作,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不依靠作文公式也可以写出高分作文。
3.家長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注重语文思维
小学高年级写日记是一个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完成作业的意识,尤其是作文。通过网络平台找到文章抄写是很普遍的,这样完成的作文毫无质量,甚至连主动学习的意识都会丧失。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让学会明白网络上的文章可以借鉴,但是要把写作素材吸收消化,举一反三,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阅读不仅是课堂上、课本上的阅读,教师也应当指导学生去课外阅读,在摸清学生兴趣之后,给学生列举一些书单,指导他们去阅读,经常和学生交流阅读情况,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堂给他们解答,顺便可以让其他学生增长见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而且他们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让作文生动有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语文写作技巧、语言表达方式,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总结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的现状,分析其不足并且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策略,切实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首先学校应当足够重视,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方式必须创新,走出模式化,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其次家长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不能无节制地依靠网络平台;还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在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水平,能够更好地推进语文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多俊.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J].名师在线,2019(35):53-54.
[2]王曼芳.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17):108.
[3]吴磊.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