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2020-11-16强婧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辐射环境影响

强婧

摘要:以某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为例,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手术工作人员及治疗室周围公众的剂量进行了估算,预测、分析其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为医院的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辐射;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R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0)09-0211-03

0 引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是20世纪80年代继CT之后出现的一项医学影像学新技术,是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传统X线血管造影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可以满足心血管、外周血管的介入检查和治疗,以及各部位非血管介入检查与治疗[1-2]。介入诊断与治疗是指医生在DSA图像的引导下,通过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导管或器械插入病变部位或注入造影剂,进行诊断和治疗。

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公告2017年第66号),血管造影用X射线装置属于II类射线装置。II类射线装置在发生事故时可以使受到照射的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其安全与防护要求较高。DSA装置工作过程中将产生X射线,X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3]。因此,社会各界和公众对DSA应用过程产生的辐射环境影响给予了高度关注。

本文以某医院新增的DSA装置为例,计算DSA装置运行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产生的辐射影响,进而分析DSA装置运行过程的辐射环境安全性。

1 DSA系统成像原理

DSA系统用碘化铯荧光体探测器将穿过人体的X射线信息接收,使之变为光学图像,经影像增强器增强后,再用高分辨率的摄像机扫描,所得到的图像信号经模/数转换,储存在数字存储器内[4]。

2 DSA检查与治疗流程

(1)DSA检查流程,采取隔室操作方式,通过控制DSA的X射线系统曝光,采集造影部位图像。具体方式是受检者位于检查床上,医护人员调整X射线球管、人体、影像增强器三者之间的距离,然后退入控制室,关好防护门。操作人员(技师)通过控制室的电子计算机系统控制DSA的X射线系统曝光,分别对没有注入造影剂和注入造影剂的受检部位进行拍片,得到的2幅血管造影X射线荧光图像经计算机减影处理后,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出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

(2)DSA治疗流程,医师采取近台同室操作方式,通过控制DSA的X射线系统曝光,对患者的部位进行间歇式透视。具体方式是受检者位于手术床上,介入手术医师位于手术床一旁,距DSA的X射线管0.3~1.2m处。介入治疗中,医师根据操作需求,踩动手术床下的脚踏开关启动DSA的X射线系统进行透视,通过显示屏上显示的连续画面,完成介入操作。

3 DSA系统辐射影响分析

DSA检查是采用隔室操作方式,拍片时X线系统曝光时间很短,产生的X射线经机房屏蔽体屏蔽后,对机房外的公众和工作人员基本没有辐射影响。因此,本文重点考虑DSA治疗过程中,在正常透射条件下产生的X射线对DSA手术操作人员、控制室工作人员和机房外公众的辐射影响。

3.1 DSA手术室预测点选取

选取预测点为:DSA室东北侧走廊(1#)、DSA室东南侧洁净走廊(2#)、DSA控制室(3#)、DSA室西北侧卫生间(4#)、DSA室手术位(5#)、DSA室楼上诊室(6#)、DSA室楼下观察室(7#)、放射科值班室(8#)、后勤管理用房(9#)。

3.2 运行工况

DSA的X射线系统在自动透视模式下间隙性运行。

射线出束方向:向DSA手术间顶上出束时间约占3/4、向DSA手术间西北墙出束时间约占1/4。

DSA治疗时间:单台次DSA的X线装置累计曝光时间5~10min,DSA设备治疗次数约200台次/a,以平均单台次手术累计曝光时间7.5min计算,DSA设备年累计出束时间均25h。

DSA治疗分为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脑血管介入治疗3个小组,各组医生及护士固定,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小组手术时年累计出束时间约8.5h,冠心病介入治疗小组手术时年累计出束时间约8h,脑血管介入治疗小组手术时年累计出束时间约8.5h。

(1)主射束。主射束的屏蔽防护采用《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5]中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3.3 预测参数

DSA手术中,X射线系统以透视照射模式运行(最大运行参数为150kV、10mA),X射线的过滤材料为1mm厚铜,根据《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图4.4c查得在给定的电压和过滤材料下,距靶1m处的照射量率为0.35R/mA·min;根据《放射卫生学》式2-5(吸收剂量与照射量的换算公式)计算得到距靶1m处剂量率为30.6mGy/min。

3.4 预测结果

根据前面给出的计算公式、预测参数以及X射线系统的出束照射时间,计算各预测点的年有效剂量,计算结果列入表1中。

由表1中数据可见,在确保床侧铅挂帘等防护设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DSA系统全年正常运行,外周血管、脑血管介入治疗辐射工作人员照射剂量均为1.41mSv/a,冠心病介入治疗辐射工作人员照射剂量为1.33mSv/a,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6]规定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20mSv/a和本评价提出的职业照射剂量约束值5mSv/a;外周血管、脑血管介入治疗辐射工作人员手部照射剂量均为11.77mSv/a,冠心病介入治疗辐射工作人员手部照射剂量为11.07mSv/a,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手和皮肤500mSv/a,也低于职业照射剂量约束值手和皮肤限值125mSv/a。公众照射剂量最大值为3.01×10-2mSv/a,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公众照射剂量限值1mSv/a和本评价提出的公众照射剂量约束值0.1mSv/a。

4 结论

(1)剂量估算结果表明,DSA系统运行所致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有效剂量远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的年有效剂量限值和剂量约束值。(2)DSA手术操作人员应按要求使用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铅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操作位配置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等局部屏蔽防护设施。同时,DSA手术操作人员应规范佩戴个人劑量计,医院应加强对个人剂量计的管理,将个人剂量片定期送检。(3)对于患者而言,医院应按要求为患者配备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等个人防护用品。

参考文献

[1] 李海新,高文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辐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3):89-90+93.

[2] 杜月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讨论[J].环境与发展,2017(4):66-67.

[3] 董益捷,罗媛媛,周智,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原理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5):862-864.

[4] 王昆.某医院直线加速器和DSA应用项目辐射防护评价[J].环境与发展,2017(5):20-21.

[5] 李德平,潘自强.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7.

[6]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猜你喜欢

辐射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策略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