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中书法造型语言课程的创新性研究
2020-11-16马静
马静
摘要: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非常重要,书法造型语言是艺术类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本文从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来探讨书法造型语言通识课程的创新思路,以期搭建传统和当代审美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通识教育;书法造型语言;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7-0205-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140
一、引言
关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思想,哈佛大学的洛厄尔校长早就提出,“通识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培养学生‘广泛涉猎、学有专攻(a little of everyting,something well)的知识结构”[1]。本科阶段是学生理解那些把自我和周围人们及先人联系起来的价值观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在大一这个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对一切未知都充满了新鲜感,吸收能力强,需要不分专业广泛学习,加强通识教育的力度,厚积才能薄发。而过早的进入细化专业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
尤其对于视觉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识教育课程当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重,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和精华,提供了中华民族基本的美学观念。让新一代青年学子重拾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和创新,培养兼具中国精神、当代意识和深厚传统艺术素养的创新型美术人才,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目标。但是书法造型语言通识教育课程要和专业教育区分开来,转换教育思路重新设计教学。重在宽口径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时代的特点进行创新性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书法造型语言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创作提供持续的力量源泉。
二、传统书法造型语言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书法造型语言课程普遍没有明确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以专业教育的技术基础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普遍课时量一般在40课时到80课时之间,如果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么短的课时量只能熟悉关于书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进行笔墨技法方面的基础训练,而此并非通识教育的目标。
另外,基础课程没有和后续课程建立对接关系,虽然书法造型语言是属于视觉艺术专业通识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但同时也是从“基础”走向“专业”的重要桥梁。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书法造型语言孤立起来,不与基础课程之间建立联系,也不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建立关联。这种不连续、不连贯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大学四年获得的都是缺乏逻辑和联系的知识碎片,教学在有限的时间达不到最好的效果。第三,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薄弱,以盲目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缺乏主动将经典的书法艺术与当代视角相结合的创新意识。
三、以“通识”整合传统书法造型语言教学的新思路
进行课程的整合式创新,书法造型艺术通识教育应呈现综合性、交叉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书法文化属性的引导,加强其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自豪感,了解书法之为书法的精髓,提高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欣赏力。
第二,在建立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将传统书法艺术与当今时代结合,与自己的本专业相结合,找到合适的视觉文化交汇点,进行当代转化。
第三,对于教师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有限的课时量内,如果试图灌输关于书法的全部内容和知识是不现实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式教学。
关于书法造型语言通识课程,不是固步自封的狭隘的书法技术的教学,而是开放的、无限的、有长远意义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对于书法造型语言或者是包含更广的中国传统造型语言的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就算是课程结束,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按照这个方法进行随时随地的主动学习,并结合本专业方向进行融合和再创造。
通过通识实现专业拓展,教师应该根据上课班级的专业来进行对接式教学,在备课前要进行学情分析,对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课程讲解阶段,对与本专业特点相关联的案例应该有所涉及。通识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求教师在学科的某一方向有专精的能力,还需要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培养方向,将通识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建立衔接,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开展教学活动。
四、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创新
课程构架应该以深厚博大的书法造型艺术资源为依托,以传统书法理论课程为先导,同时推荐线上精品书法资源作为教学辅助。课程内容以从文本研究、经典摹写初步建立的传统书法审美体验和造型体验为基础,展开传统审美精神当代性传承与转化研究的教学实践。
(一)文本研究
文本研究,即是以中国书法史作为研究主线,从中选择一个切入点,进行有逻辑有深度的分析,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的进行视觉呈现。“文本”是查阅相关资料之后进行的提炼、概括的文字整理,主题明确内容简练,避免不动脑筋的复制粘贴和文字堆砌。图像部分以毛笔、宣纸等水墨材料为主要表现材料,以速写描绘为主要表现形式,这样不仅熟悉了我们中国的传统书画材料,还间接的以速写临摹的形式训练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对文本内容也起到了更加直观的辅助作用。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视觉艺术专业的通识课程不管具体到哪门分支课程,“视觉”永远是第一位的。
所以关于文本研究作业,首先第一位需要强调的也是视觉呈现,无论从文本的字体、大小,还是图像的布局、分布,都应该考虑到点线面、黑白灰等视觉元素的排列布局,丰富的文本研究内容要建立在好的视觉效果基础之上。
(二)经典摹写
经典摹写是建立在前期深入了解基础之上的摹写,向经典致敬。书法是中华艺术的灵魂所在,学生在摹写的过程中可以切身感受中华传统美学的魅力,并在摹写的过程中建立更好的审美体验。在短时间内技术可以达到的高度非常有限,但是在好的引导之下,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判断力。摹写的过程中关注书法的空间美、节奏美和材料美。“汉字中线条构造的空间性,决定了書法艺术的空间性”[2]。“计白当黑”则是中国艺术中最迷人的部分,书法艺术中只有墨线和空白两大对比,空白空间占整个作品二分之一比重,其对整个书法作品的呈现效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力。宣纸的渗化功能,使得笔画圆浑而不抛筋露骨、剑拔弩张。而毛笔——柔翰,使得书法线条的力量感、立体感、节奏感得以实现。“西方文化艺术,其所以不与中国相同——表现不出生动的气韵、遒媚的点画、高深的境界,正是由于不懂毛笔,不会使用毛笔,不理解毛笔的性能功用之奇妙”[3]。学生短暂的摹写经验虽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却可以在与笔墨纸砚碰撞中,体认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当代转换
通过文本研究和经典摹写的前期铺垫,在初步建立的传统书法审美体验和书法造型能力的基础之上,立足当代社会,关注当下生活的审美元素。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把传统书法艺术和当代审美元素进行重构和再创造。
关于此方向的教学探索,并没有现成的教材和相关课程可以借鉴,有较大的探索和研究空间。现阶段的教学方向可以从优秀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切入,选择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并与当代视角相结合的既有个性又有文脉连接的艺术作品作为教学案例。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解读,在解读和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逐渐领悟到传统和当代完美融合的魅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总是可以带给老师意想不到的惊喜,最年轻一代的学生拥有只属于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独特视角,可以赋予传统以最新鲜的活力。课程最重要目的不是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呈现多么有深度的作品,而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
五、以通识教育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创新
(一)重视课堂教学多样化
改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学的“互动化”。“互动化”指的是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由教师一人讲授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讲授、交流和点评的模式[4]。学生们可以以分组的形式将自己做的文本研究做成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讲解陈述,然后由其他同学展开提问和讨论,最后由教师做简要陈述和点评。
教学实践表明,在书法造型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方法有许多优点。教师分配的各小组是分别不同的知识点,在学生讲解陈述的过程中不仅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梳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到自己没有涉及的知识点,达到了良好的交流目的,也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惰性思维,为增加课堂深度提供了保障。
(一)实现课程设计多元化
书法造型语言通识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建立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多元认识并进行守正创新。关注书法造型,建立构成意识,在对传统材料有所体验的基础之上,对书法造型的表现语言可以更加多样化。摄影、拼贴、板绘等各种肌理材质结合使用兼收并蓄。为我们传统的书法造型语言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与当代的视觉语言进行重构,创造出新的视觉语言形式。
六、结语
综上所述,书法造型语言通识课程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视觉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判断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新时代美育视野下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根据通识教育的特点对课程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搭建传统和当代审美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
[2]陈振濂.书法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3(2011.10重印):25.
[3]周汝昌.永字八法[M].桂林: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18.
[4]李玉波.谈通识教育功能在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实现[J].美术大观,201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