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新时代,学校何为
2020-11-16刘娟娟
刘娟娟
我、教务处主任、年级组长如约在小区门口见到了潘小昆的妈妈。她脸色看起来有些憔悴,强带着笑容迎接我们。
两个月前的一天清晨,在班级组织早读的我接到潘小昆妈妈的电话。电话里,她说潘小昆无论怎样叫都不起床,后来索性把房间门也上了锁,全家人正焦急地围在门前劝他把门先打开。那一天大概是初一下学期刚开学不久,后来他就再也没来上过学。
他的妈妈在前面引着我们往家里走,一面向我们诉说这两个月来潘小昆的情况:他可以连续一整天赖在床上,很多天不洗漱不出门,白天在被窝里睡觉,等到晚上家里人入睡后他就起来看电视、玩手机游戏。后来事态发展严重的时候,他甚至会不时觉得家人干扰了自己,对他们大吼大叫,充满了攻击性。小昆妈妈叹着气说:“怎么一下子就变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啊……”潘小昆此前在学校的时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正常,没有任何异样。如果真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他的文静腼腆。当同龄男生在操场上追逐疯跑的时候,他常常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我们来到了潘小昆的房间,只见他缩在墙角的床铺上,连头也不愿意伸出来。他爸爸伏在床上不停地唤着他的名字,最后强行把被子掀开,才露出他有些苍白的脸。我们问他要不要去上学,他直接摇头,再问原因,他就直往被窝里躲。同行的老师换个话题,想和他聊游戏,他也提不起劲头来,最后对话变成了“嗯嗯啊啊”的应答。他的爸爸妈妈在旁边着急地跺脚,却也毫无办法。
在此后的闲聊中,我们得知他有个姐姐,刚好在同校读初三。我们很欣喜地以为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可爸爸沮丧地说,小昆姐弟俩感情一直都不好,姐姐根本帮不上什么忙。这时一旁的妈妈有些懊恼地说,当年没有处理好俩人的关系,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姐姐在玩闹时险些把弟弟给掐死,自此一家人更觉得亏欠了弟弟,将关注与爱都凝聚在了弟弟身上。母亲的言语之中对潘小昆有着无限的愧疚与宠溺。
一个孩子的出生有可能会改变一个家庭的结构与气质。因为潘小昆的到来,爷爷奶奶也参与进来照料这个小家庭。爷爷奶奶格外宠爱孙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读书认字,对他悉心照顾、严加看管。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潘小昆并没有成长为大家期待的模样。
在了解这一家人的日常之后,我忽然对潘小昆多了一份理解,努力探求他精神萎靡、消沉背后的原因。他生活在一种聚光灯式的关注之下,背负着过多的“爱”,这些“爱”最终成为一种束缚和绑架,没有给他留下自由生长的空间。反而是姐姐,因为相对自由,生长得健康茁壮,在学校的各项表现都算突出。
我想他的突变源自青春期少年特有的叛逆与波动因子,除去这一层原因,整个家庭没有妥当地应对好他的到来,平衡好他与姐姐的关系,将过分的爱与关注投注在他身上。当家庭内部结构失去平衡时,已经悄悄地埋下了滋生分裂的种子。
刚巧,在同一个班级的王慎慎成了与小昆不同的另一个极端。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他总是出现各种夸张的动作、言语,很多时候甚至不惜扰乱课堂秩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在家访中了解到,他还有一个妹妹,妹妹出生的时候,他经历了一段非常漫长的磨合期。爸爸妈妈自然会多关注妹妹一些,于是他经常用各种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最后甚至演化成一些破坏行为。其实他在不断寻求关注的时候,就是在向父母索要爱。当童年情感的匮乏成为一种心理模式,即便年龄在增长,这种深层的心理模式依旧会影响到人的言行举动。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分析了家庭排序对孩子的深刻影响,这直接关系到这个孩子的性格、言行,甚至于接下来的家庭生活与工作模式。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妥善处理好孩子们之间的关系,给予他们同等的爱与关注,让他们之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手足之情,而不是处于一种竞争和嫉妒的紧张关系,这是父母要面对的一个巨大考验。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如果去深究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都能在家庭成员的关系模式间寻找到答案。所以,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孩子,还有隐于其后的家庭关系模式。二胎时代已经开启,这将打破原本已持续多年的独生子女式家庭模式,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迎接新的成员,建立新的家庭结构模式,这是一个新的突破与挑战;同时孩子们也会将他们在家庭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模式带入校园,不断衍生出新的问题。
对学校来说,这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仅停留在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解答上,那这个问题也许只能得到短暂的压制,而无法根治。因而,在这样一个新的契机之下,学校更该有所突破、有所担当,不能袖手旁观,等问题层出不穷之后做应急消防员。所以未来的学校德育必然会面向家长,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关注,实现学校与家庭的生态共育。
同时,家庭教育在网络平台以及新媒体的推动下蓬勃发展,昭示着在新时代中人们“家长”这一身份的觉醒,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来讲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当二胎时代与父母觉醒相遇,家长们对于如何教养孩子有着迫切需求。
学校在这一新时代新契机的背景下,又怎能旁观,将自身置于变化之外,静守于一隅?对于学校来讲,可为之事何其之多。下面我们从宏观至微观,由整体到个人,探讨一下该如何完善、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效实现家校联动,促进家庭氛围与学校环境的双向改进,以期切实地引导和帮助孩子的成长。
一、开办家长课堂,促进观念改变
很多家庭之所以出现亲子沟通障碍、家庭结构失衡的問题,主要在于家长们家庭教育观念滞后,缺少与时俱进学习新知的意识。因而,对于学校来讲,营造良好的氛围,拓宽学校德育的外延,促进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使其成为学习型成长型的家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1. 举办系列家长讲座
为打造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我市香洲区在新学年开始之际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多是工作在一线的德育主任和班主任。他们既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也是父亲和母亲。在培训中,他们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学习如何构建亲子关系,习得亲子成长的主要策略等。他们将会在工作岗位中不断实践自己的所得,成为家校合作共育的践行者。
从学校层面,亦可面向家长们举办类似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扩大受众面,帮助其丰富认知,为其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很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的闲暇学习育儿相关知识,不了解孩子的发育成长规律,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本能和经验在教养孩子,那么讲座将会是其获取新知识最直接和便捷的途径。家长课堂也会增强家长的学习意识,促使其成为成长型的家长。
2. 筹办专题家长沙龙
学校可以提供支持,帮助有需要的家长成立亲子沟通互助小组,为家长们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契机。在沟通与交流之中,他们可以对照他人来反思自己,从彼此的经验分享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当然学校需要给予适当的指点,帮助其解答带有共性的疑问;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招募家长进行专题探究。我们对潘小昆进行家访的时候了解到,她的妈妈在无力应对之时,就不断求助于小昆读儿童心理学的姑姑和在学校里工作的伯父。其实在生活中,一般家长们见面时都会乐于聊自己的孩子,只是如果能够就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沙龙式、互助式的研讨,对问题的认识可能会更加深入。
3. 召开读书分享演讲会
2018年,笔者参加了一个知名自媒体举办的妈妈读书会,大家来自不同的职业,就共读的一本书进行演讲、研讨、碰撞。这些书籍多是国内外知名的教育类书籍,也有当下流行畅销的育儿宝典。在阅读的输入与演讲的输出这一过程中,大家拓宽了视野,实现了观念的悄然转变。学校在营造书香校园的同时,在家长层面也可以动员大家读书、交流、分享。当父母在不断学习成长时,孩子也一定会紧随脚步跟上。
二、举办亲子活动,丰富亲子关系
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情绪波动和行为叛逆的现象,而此时父母与老师通过单纯的说教已经很难对其产生影响。很多家长不懂得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会采用比较极端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不仅无效,甚至会产生反作用。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在互动之中建立起来的,只有活动才能带给他们最真切的接触,让亲子间产生情感的碰撞。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一改单纯面向孩子的境况,积极创设亲子沟通的契机,促进亲子的双向互动。
如在初一召开家长会时,我设计了一个“我们互相知多少”的趣味游戏。通过活动,大家认识到亲子沟通的欠缺,加深了彼此的认识;再如一名常年坚持长跑的家长筹建了“班级跑圈”,每周末早上班里的同学和家长们一起到学校操场跑步,风雨无阻坚持了两年;班级里的家委积极响应家校合作的号召,利用每个周五晚上的时间进行亲子共读和沙龙式聚会……当孩子和家长站在一起时,孩子就不会脱轨太远。
班级是孩子在学校的直接归属。班级的氛围和生态既受家庭的影响,也可以反作用于家庭。班级亲子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会推动班级建设,同时也为亲子沟通创造了契机。
三、做好个体沟通,传播正面管教
教师是推动家校共育观念最有力的因子。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会利用身份的便利,做好个案的跟踪和记录;在日常与家长的个人访谈中,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各项表现,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现状的根源,与其探究沟通的策略和技巧;同时,我也会及时向有需要的家长介绍推荐相关的书籍和APP,例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ET父母效能训练》《正面管教》等。具体到个人的沟通,往往可以产生更切实的效果。这些举动也许微不足道,但相信微末的累聚总会产生影响力。
二胎时代开启,对学校德育是一个挑战;家长角色自我觉醒,又是一个有利的机会。
在育儿新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学校需要与时俱进,拓展德育的外延,面向家长,担当起更多的重任。
当学校疲于应对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试图从浅层压制或解决学生身上呈现的厌学、叛逆、缺少公共秩序等异常问题,不如追溯问题的根源,为家长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这对学校是一个挑战,不仅仅是工作量的增加,更考验一个学校对德育内涵的定位和决策能力。学校德育不应仅仅定位于解决学生已发生的问题,更要有预见性,为有可能面对的问题提供前瞻性的预防策略。
也许会有人质疑,将家长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这样做是否有越位之嫌。学校介入并非以解决亲子矛盾为己任,这不属于学校德育工作范畴,尽管事实上很多班主任处理学生问题时,都会面对这一困境。学校介入的目的是为家长提供支持,观念的传播,活动的体验,技能的学习。也许这早已渗入日常德育工作之间,此刻需要的只是将其系统化和条理化,有意识地让其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未来学校》一书中,朱永新教授描繪了未来学校的雏形,家长将广泛参与到学校建设中去,成为未来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孩子成长中层出不穷的问题,不会因为学校与父母的合力而消亡。学校与父母的合力也并非为了消灭孩子身上的问题,只是希望通过合力为他们的成长培育更厚实的土壤,助一臂之力。风雨滋润,土地哺育,一个有温度有力量有爱意的外部环境,会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注入持久的力量。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第五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