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路径再思考

2020-11-16熊志权

师道 2020年10期
关键词:珠海市精品课程珠海

熊志权

国家课程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从广义上来说,国家课程指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课程政策,如教育部制定、颁布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政策、课程方案,各类课程的比例和范围,教材编写、审查和选用制度等。从狭义上来讲,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无论广义的国家课程还是狭义的国家课程,都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对基础教育的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尽管国家课程在学校育人過程中的教育价值显著,但在学校实施过程中我们仍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校本课程无序扩张,挤占国家课程应有的空间和时间。校本课程建设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必须反思当前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偏离,如盲目追求学校特色和亮点、深受升学考试束缚等。校本课程应该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满足于学生的需求,并且能够自然凸显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要想使校本课程回归本真,需要理性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灵活应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整体规划校本课程的发展框架、科学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重新审视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校本课程的大规模无序开发,挤占国家课程资源,这种现象在民办学校中体现格外显著,“丰富的校本课程”成为民办学校宣传办学特色的噱头。同时,受教育工具价值的影响,某些学校和区域的中考学科挤占非中考学科的教学时间也时有发生。很多学校不按国家课程实施方案设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课程只是停留在课程表上,没有按国家课程要求高质量开设。

2. 课程评价单一,纸笔测试依然是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早在200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要求课程评价要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出发,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十多年过去了,课程评价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现行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测试工具的开发与研究不积极,很多地方对师生和学校的教学评价停留在考试分数的排序上,对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没有实质性的实践进展,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

3. 教材的课程载体作用被削弱,课堂普遍缺乏学科特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某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游离于课程之外,甚至不教国家统编教材,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强,将正常的课堂教学变为讲述故事,刷题训练、看影视资源,还强调这是在实施新课程、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种随意性开展的教学削弱了统编教材的课程载体的作用。教师在没有领悟课程改革的本质前提下,错误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表现为不少学校甚至区域层面上动辄推行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如生态课堂、生命课堂、本色课堂、活力课堂、绿色课堂、道德课堂,却未能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不准确把握课堂的本质属性和课堂教学的内涵,其结果是流于造新名词、流于形式,并无课改的实际内容。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国家建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修订和实施监测机制,完善教材管理办法。省级教育部门制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并建立审议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校本课程监管,构建学校间共建共享机制。学校要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意见》从各个视角提出了国家课程的重要地位和育人价值,并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那么,如何建立合理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国家课程为统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形成育人合力?这里想具体谈谈珠海教育的经验。

第一,教研的力量为国家课程的实施注入活力。2019年珠海召开首次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强化了教育科研对全市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的意识。珠海教育研究中心首创“同课同构”教研模式,通过同课同构活动引导学校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近年珠海市开展同课同构500多节,超过1000名教师参与到其中,同课同构促进了学校间和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学科融合并在执行国家课程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两年来,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完成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试题编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多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证研究”等多项联动活动,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创新了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课堂观察活动拓展了观课评课的视野,成为常态化的教研模式。

第二,因地制宜开发精品课程,促进国家课程的内涵发展与建设。珠海市在坚定完成国家课程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适宜珠海教育特色的地方课程,丰富珠海高中学生的课程选择性,为珠海高中学生提供合适其发展成长的课程。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近年组织珠海市骨干教师开发了《筑梦航空》《人文珠海》《珠海研学旅行读本》《大学物理先修课教程》等地方课程。2017年珠海市启动了首批市级校本精品课程建设,共有40门课程评为市级校本精品课程,其中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16门,学校选修类课程24门。化学教研员张立云老师主持的校本精品课程《珠海市中学化学实验教程》出版著作2部,带动了全市高中化学教师的广泛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校本精品课程的核心成果于2017年获得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珠海一中的校本精品课程《数学文化艺术生活校本课程》出版了研究著作,课程对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有益补充;珠海三中的《中学音乐经典古诗词原创歌曲开发》在音乐教学中产生积极影响。在不曲解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珠海市校本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提供了实践样板。

第三,创新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对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珠海教育历来重视学业质量评价工作,通过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最终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用评价来引导学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并有效实践国家课程。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多年的“基于标准正态化的二十层回归分析”,解决了学校教学成绩评价的诸多问题,经过实际运用,能够非常精确地反映学校各层次学生的发展现状,肯定薄弱学校的努力,能及时发现某些学校存在的问题。这一具有现代教育测量评价特征的评价模式得到各学校的普遍认同,助力全市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近10年来,香洲区教师发展中心在区域内实施符合珠海教育发展战略的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综合改革试验。其主要内容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探索从内容标准中提炼测量标准;为引导中学更好地提供适合的教育而非寻找合适的学生,开展了学业质量增值性评价;为了解学校对课程的执行力,开发了远程考试和网上问卷系统;通过“测试+同步问卷”的创新模式探寻影响学业质量的各种可能因素,获取学业成就的途径和付出的代价等。这一系列学业评价改革措施,对落实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标准有积极推动作用,为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和国家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引和实践指南。香洲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的各类学业质量评价研究成果,近五年曾三次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第四,共建实验区开展战略合作,提高区域对国家课程的执行能力。为了保证在执行国家课程政策时不发生偏倚,提升珠海市对国家课程的执行力,2019年3月,珠海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全国选拔的14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依靠双方共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珠海积极借鉴全国先进省(市)、市、区、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开展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验,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竞争力,为珠海市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正处于由体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的国家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如何在区域内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强化国家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固本培元,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考验着地方教育的执行力和创新力。期待珠海教育的积极实践与探索经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尚荣. 堅持国家课程的主导性、完整性与权威性[J]. 基础教育课程,2018(9):1.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教科室)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珠海市精品课程珠海
曾任反贪局长的他被“双开”
珠海 革命风云
编读往来
珠海之旅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