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0-11-16蔡丽萍
蔡丽萍
摘 要:幼儿懵懂地看世界,随着家长、教师的灌输而逐渐认识世界,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知识,领悟了很多的生活内涵,期间部分幼儿的性格开始凸显个性化,他们有的活泼、有的比较羞赧,部分幼儿缺乏自信,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信心的匮乏还影响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让幼儿总是畏首畏尾,成长中掺杂着抑郁情绪。因此,对幼儿的自信心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自信心;培养策略
幼儿教育中关注幼儿的心理问题,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从而判断影响幼儿成长的主观因素,具体调查幼儿的习惯、心态,从而在教育中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在幼儿时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念,自信心的培养正是幼儿心理的成熟,呈现出健康状态的重要评定指标,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是幼儿个体发育的要点,也是影响家庭氛围、幼儿学习能力的重要元素,幼儿教育中对其自信心的培养还应制定更多策略,达到高效的培养效果。
一、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1.同伴的友谊
幼儿之间会自发组织一些活动,期间幼儿彼此之间的意见等均会互相影响,他们中有的是孩子王,有的只能被动等待别人安排,如在某次的游戏中,哪个组都不愿意要某幼儿,这样就会导致该幼儿觉得自己做不好,表现差,不被认可,逐渐也不愿意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变得话少,同样在幼儿园的吃住活动中,某幼儿若是受到他人的排斥,被教师呵斥等,就很容易形成自我否定。
2.家庭的关系
家庭环境是幼儿心理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比较自信的,通常幼儿也比较自信,家长总是忧心忡忡,被家中的开支等束缚了手脚,还经常在幼儿耳边灌输消极思想,就会导致幼儿逐渐形成自卑心理,部分家庭中父母吵架、抱怨,都会让幼儿变得更加悲观,不爱说、不爱笑,进而不自信。
3.积极的评价
幼儿心智还不成熟,需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做得好不好,若是家长和教师总是怕幼儿骄傲,如幼儿在完成一件事后,家长不鼓励,反而用“别人家孩子”的论调,说××都能完成得更好,让幼儿受到打击,再如幼儿有了创作的兴致,但家长工作比较忙,对幼儿比较敷衍,缺少与幼儿的互动意识,幼儿哼歌的时候,家长烦躁地说:“别哼了,烦死了。”幼儿潜能不能被激发,自信心也难以培养。
二、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1.尊重幼儿
幼儿虽然年纪小,但也应受到尊重。幼儿在提问时,教师应专注倾听,以科学的角度解答问题,对于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应注意保护幼儿的童心,相处的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幼儿。幼儿园也应开通网络沟通渠道,与家长多交流育儿经验,如幼儿询问:“那是什么?”教师应耐心解释,蹲下来与幼儿齐平,保护他们的探索欲:“你是怎么发现的呀?你好仔细啊。”多和幼儿讨论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并从幼儿的视角分析问题,当幼儿表述出一些奇思妙想时,家长和教师第一时间应尊重地询问幼儿:“为什么这么说呀?但我觉得可能是……你觉得呢?”鼓励幼儿更仔细地观察,积极思考,保护他们的童真。
2.适度鼓励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鼓励幼儿,让幼儿觉得:“我可以、我能行、我很棒”,形成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即使出了错,也愿意再次尝试,对自己有所期待,这样能够短时间看到幼儿的进步。如幼儿参与手工制作的时候,总是捏不好橡皮泥,别人就能团成一个比较圆的球,幼儿却找不到揉搓的手法,教师可鼓励幼儿:“你的小手太可爱啦,橡皮泥都想被你多揉搓一会呢,我们再试试吧。”另外与家长沟通,如果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愿意尝试做做家务,家长不要觉得幼儿是在捣乱,可以让幼儿模仿自己的动作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家长也应多鼓励幼儿:“有模有样,可以帮助妈妈做家务,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这样,幼儿以后也会更喜欢做家务,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当众夸奖:“××在家里还会打扫呢,真厉害,这么小已经是妈妈的好帮手啦,大家为他鼓掌,好不好?”鼓励可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要吝啬对幼儿的积极评价,这会让他们更快地建立信心。
3.发挥外界的影响
幼儿的自信形成与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家长和教师在不断帮助幼儿培养自信,但他人的言论有时候也会让幼儿心理不适,打击幼儿的信心,如二胎开放后,一些亲戚会对幼儿开玩笑说:“你妈妈以后生个小弟弟,就不要你啦。”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应与家长沟通好,避免亲戚在幼儿面前随意开玩笑,如果发生意外情况,教师应与家长商议更好的教育方法,如亲戚走后如何做好幼儿的心理建设,这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综上所述,幼兒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与家长都应重视起来,通过强化幼儿信心,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庄婉瑜.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16(3):70-72.
[2]刘丽红.浅议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78):184.
[3]张雪秦.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