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11-16吕小蕉

读写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措施方法初中化学创新能力

吕小蕉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现代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等于为国家的创新提供栋梁之才,创新讲究新思维、新概念、新改变,培养创新性人才就需要先做到这几点。初中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积极参与化学的学习。初中化学在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多加实践积极探索。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激发学生探索、求知、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化学的讨论中。在现代社会,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词,任何事都讲求创新,教育无论对哪门学科都要求创新培养。学生是国家的主力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以下将以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论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化学;创新能力;措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018-02

皮亚杰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只有具有创新能力地才能有所创造、发现、发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教育地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去有做作为在未来的工作中。初中化学是一门新奇的学科,多为基础知识、实验操作、公式理论,教师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实验技能,更多的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是出于好奇,在课堂上非常积极的学习,但时间长了就慢慢放弃化学了,对这门学科感到枯燥无聊,导致成绩慢慢下滑。在化学学科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先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一学科,能够积极投入自主学习,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提出措施,浅谈在初中化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希望可供参考。

一、营造轻松地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化学知识非常繁复,只要认真学习就会发现其中有大部分知识都带有趣味性。基于如此,教师在教学时就更加应该注重利用这些趣味知识开展活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公式,到最后考试生搬硬套。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审视化学这个学科,探索其中的奥秘,在掌握基本知识理论后探索新思维。新思维的出现既为创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投入学习、激发兴趣,最后与教师一起扩展新思维。

例如,在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章节的学习中,金属材料众多,学生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去记忆这些材料的化学反应,就会把这些知识点搞混。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新方法活跃课堂,运用思维导图去学习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在扩散思维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思维导图本就是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模式。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学习这一章节,比如确定中心词为金属与金属材料后,定主干为金属材料、金属性能、合金、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的演练等,最后确定分支: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和氧气的反应、铁和氧气的反应、铝和氧气的反应、铜与氧气的反应。通过这些开散思维,不断扩大思维导图,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培养兴趣。

二、注重实践,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

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学科,有时在化学实验中可以巩固一些理论知识,因为实践是需要理论做支撑的。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认识、学习化学。目前初中学生大多数都不熟悉操作顺序和不知道怎样使用器材,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充分地掌握理论知识后在动手操作,犯错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最早的化学实验正是在一步步的错误中走向成功。在动手操作时,需要注重学生创新力的发挥,让学生自主完成,但教师也要在一旁加以稍微的引导,以免受伤。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重新认识这一学科、了解这一学科并且热爱它。

例如,在初中化学《硫粉在空气、氧气中燃烧》这一实验内容中,教师在这一实验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首先需要准备集气瓶、酒精灯、木条、火柴、水、氧氣,准备完之后让学生自己准备好几套实践方案,然后继续实验,在操作完之后,让学生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做一个总结。这个实验到最后得出的结果是s+o2=点燃=so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产生淡蓝色火焰,并且产生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这个动手实践中,让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动手实践,激发创新力。

三、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化学猜想

化学知识的理解靠得不仅仅是记忆、实践,还需要学生大胆的猜想。学生想要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必须要理解宏观现象和微观现象的实质,并且将它两者结合。微观世界中的微观物质很难用肉眼看到,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想象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大胆地假设与猜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教学语气,应该多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去让学生思考问题引出猜想。因此,教师需要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引出猜想。

例如,在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水的组成、化学式与化合价这些内容。在学习这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关水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产生问题,引发学生猜想。比如在第一个“爱护水资源”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淡水短缺的原因”这一问题,使学生去主动查阅资料,引发对其原因的猜想。第二个“水的净化”这一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水净化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通过此问题去猜想。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引发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主力军为教师,所以教师创新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首要前提。初中学生处于叛逆期,在校如果教师没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是不太能让学生足够信服于你的,也不能够达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因此教师想要学生足够信任、尊重,你就必须大胆创新、大胆尝试教育方法,教师可以多阅读时代化学周刊、书籍,去学习里面的方法或者是领悟其中的精髓,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需要注意创新思想意识的培养,固化创新思想,让学生每做一件事都会想到创新。

例如,在初中化学化合反应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其中大多数都为化学式,学生必须理解这个化学式的含义,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教师可以多阅读有关化合反应的书籍,明白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操作,明白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通俗易懂。学生在学习这课的时候需要带着创新意识去学习,比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得出:2h2+o2点燃2h2o,学生可以具有创新思维,借化学公式反推实验。也可以去想一想,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吗?鉴于此,教师需要在讲授化学知识时,把创新知识、思想都灌输在学生的脑海里,固化创新思想。

五、总结

总而言之,中学生教育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培养化学创新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完善自身,将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文中认为营造在课堂氛围,培养兴趣、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注重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给学生灌输创新意识这些方法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上为笔者对如何提高中学化学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金赫.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以中学人教版教材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71+73.

[2]薛永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J].名师在线,2019(24):22-23.

[3]赵永军.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9(23):42.

猜你喜欢

措施方法初中化学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初中物理课堂如何开展激趣教学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探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阐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