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2020-11-16杨彦萍
杨彦萍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可以有效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出来,乃是小学语文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读与写的有效结合是小学语文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便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存在问题;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这个有效的教学途径,充分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致,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均按照文章教学为主,教学的方式是围绕文章的阅读进行,通过阅读文章掌握语文知识内容,有效把握文章所具有的写作方式,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由此看来,读与写是两个紧密结合的有机体,二者之间必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充分利用读与写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學生思维的敏锐度及想象力,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这对于小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意义深远。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我们发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读与写不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二者间比较孤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只注重于手中课本的阅读,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训练重视不到位。而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内容的理解方面,重视度不高,根本就实现不了有效的读写教学。授课中只是一味地对课本进行阅读讲解,而对于学生的写作训练却不能够与课文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读与写成为两个对立面,完全忽略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个重要关系,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探究
1.明确读写结合的意义,让学生明确其重要性
所谓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过程。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最终教育目标,是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其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语文知识是不断积累而成的,经历的过程都是由少聚多,必须经过足够数量的文章阅读才可以达到,这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此作为自己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来做,采取有效的方式及策略努力抓好,在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时,再把学习的目标放在学生的写作教学方面,以此方式去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这样,就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实现最终的语文教学目标。
2.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带动写作教学品质
小学生相比其他年段学生的阅读量是比较少的,我们语文教师想要通过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去采取有效措施实施阅读教学,以这种语文教学模式,便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读写结合的融合动力。当小学生的阅读质量提升上去之后,学生便能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储备更多形式的语文知识内容,继而为学生后续的写作技能的提升奠定牢固的根基。我们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课内的语文知识延伸到课外,通过由内而外的有效方式来丰富学生的阅读总量。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研究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将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呈现出来,助力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3.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夯实读写根基
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其夯实读写的根基。课外读写活动是有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响应语文教师的号召,以读写结合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配合教师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通过课外阅读这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积累语文阅读知识,有效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在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捕捉对自身写作有用的信息进行储存,从而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不断充实知识储备量,以此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须依据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需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引领学生投身于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中,获取到利于小学生写作技巧与能力提升的信息,为学生读写训练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根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任课教师必须积极创新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展开教学活动,通过这种途径来有效改善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语文写作能力。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我们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卢凯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2017(1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