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现状与思路
2020-11-16王颂吉范蓉
王颂吉 范蓉
基于西安的区位交通优势、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基础,在“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安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建成面向亚欧大陆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围绕这一思路,西安应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打造古都人文交流中心、先进制造业高地和金融商贸物流枢纽。
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西安传承历史地位、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央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给予强力支持,西安的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西安距离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建成对世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有不小差距。目前,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水平不仅落后于北京和上海,而且同周边的重庆、成都、武汉存在较大差距,甚至有被郑州超越的可能。“一带一路”为西安扩大国际交流、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惟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应抓住机遇,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追赶超越,为顺利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
国际化大都市又称国际城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是指能够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的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往往是区域乃至全球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学术界从20世纪中叶开始,对国际化大都市的理论基础及等级评价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西安在古丝绸之路时代有着辉煌的城市历史记忆,作为汉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距离充分发挥西安的历史文化优势、建成对世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有不小差距。近年来中央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给予强力支持。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受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把西安打造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1]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同时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西安近年来积极推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西安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把西安定位为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目标定位对于西安而言是基本合适的。尽管西安近年来围绕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受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西安同东部及周边其他特大城市相比,在城市建设、经济规模、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仍任重道远。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为西安扩大对外交流、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西安也应当追赶超越,为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应有的战略支撑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术界围绕支点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发展现状及发展路径等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从学术界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研究来看,张宝通(2018)论证了西安建成“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目标定位的逻辑;[3]杨婷(2018)从搭建开放平台、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国际产业园区、塑造城市品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论证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路径;[4]张楠等(2018)提出把发展涉外旅游产业作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突破口;[5]李艳华(2016)认为西安应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借助城市外交扩大西安的国际知名度。[6]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尽管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相关问题有所研究,但缺乏“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国际化大都市建設的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西安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现状与思路。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现状评价
为客观分析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现状,我们选取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武汉和郑州,对它们同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水平做比较研究,考察周期为2013-2017年。在选取的城市之中,北京和上海是国内建设水平名列前茅的国际化大都市,它们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标杆,选取这两个城市做比较可以发现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弥补差距;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同西安一道位列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它们跟西安存在较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选取这些城市做比较不仅能够直观展示西安在中西部大城市中的建设水平,而且可以客观分析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赋权
结合学术界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国际化大都市是指在经济、社会、科教、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并且拥有全球影响的世界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高水平的经济基础,活跃的国际交流,先进的科教文化,较大的空间和人口规模,一流的公共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从国际化大都市的内涵及特征出发,我们构建了包括目标指数、方面指标和基础指标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水平为目标指数,它包括经济发展、国际交流、创新能力、城市规模、公共设施、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指标,各个方面指标又由多个基础指标来衡量。
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在经济发展维度下,选取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居民收入、工业增加值等5个基础指标;在国际交流维度之下,选取外国领事馆数量和外国游客数量等2个基础指标;在创新能力维度之下,选取在校大学生数量与专利申请数量等2个基础指标;在城市规模维度之下,选取常住人口数量和建成区面积等2个基础指标;在公共设施维度之下,选取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机场吞吐量、地铁里程数等3个基础指标;在生态环境维度之下,选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PM2.5浓度等2个基础指标。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我们收集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进而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为避免指标赋权的机械性,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均方差决策法相结合的扩展构权方法进行赋权。限于篇幅,赋权结果从略。
(二)评价结果分析
把处理过的基础指标数值同各个基础指标对目标指数的权重相乘,可以得到西安、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武汉、郑州7个城市2013-2017年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水平得分。根据各城市得分,可以把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北京和上海,它们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水平远高于其他城市;第二层次是重庆、成都和武汉,它们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水平较之于北京和上海有较大差距,但明显高于西安和郑州;第三层次是郑州和西安。西安分年度与郑州比较来看,2013-2016年西安得分略高于郑州,2017年又被郑州反超,在7个城市中排名末位。
分维度来看,西安经济发展维度2013-2017年的得分始终排名末位,较之于排名倒数第二的郑州有较大差距,较之于周边的重庆、成都、武汉差距更大;西安国际交流维度2013-2017年的得分排名靠后,尽管得分明显高于排名最末的郑州,2013-2014年西安与武汉的得分相差不大,但2015-2017年的得分明显低于武汉,与成都、重庆的差距也不断拉大;西安创新能力维度2014年和2015年得分高于武汉和郑州,2013年和2016-2017年得分较低,尤其是2017年滑落到7个城市中的末位;西安城市规模维度的排名相对靠后,其中2013-2014年与郑州并列末位,2015年之后的得分高于郑州,与武汉的差距趋于缩小,但与成都、重庆、北京、上海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西安公共设施维度2013-2017年的得分排名靠后,2013-2014年得分高于武汉和郑州,2015-2017年被武汉反超且差距不断拉大,2017年西安相对于郑州的优势已非常微弱;西安生态环境维度的得分2015年表现优异,其他年份则表现欠佳,尤其是2017年排名末位。
从评价结果和基础指标数据来看,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水平之所以排名靠后,首要原因在于经济规模落后于其他城市,尤其工业增加值体量较小,这不仅限制了西安扩大进出口和吸引外资,而且抑制了西安增进国际交流、提升创新活力、扩张城市规模和完善公共设施。此外,偏低的外国游客数量与西安雄厚的旅游资源不相匹配,严重的空气污染跟较小的经济规模不相匹配,偏弱的创新活力和丰富的科教资源不相匹配,这一方面拉低了西安的得分,另一方面也表明西安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存在广阔空间。
西安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思路
“一带一路”是统领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全局的宏大战略,这一战略为西安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西安若能抓住机遇,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追赶超越,就可以进一步为顺利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作用。长期以来,对内改革乏力、对外开放不足是制约西安发展的突出短板。百舸争流,不进则退,近年来西安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规模在大城市之中排名不佳,亟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奋发有为、追赶超越。“一带一路”深刻改变了西安的改革开放格局,使西安由“改革滞后区”转变为“改革先行区”;由“开放大后方”转变为“向西开放前沿”。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这一新使命为西安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新契机、新抓手。“一带一路”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规划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等六条国际经济合作走廊。[7]从“一带一路”的建设内容和线路规划来看,西安地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以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腹心地带,是建设两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开展国际互联互通的核心支点城市。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是西安城市发展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历史性机遇。西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仅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赋予的历史性机遇使然,而且是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此,西安必须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奋力开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
“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安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建成面向亚歐大陆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是基于西安的区位交通优势、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基础做出的必然选择。从区位交通优势来看,西安地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以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腹心地带,以西安为中心、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米”字型立体交通网络日渐完善,西安具备深度参与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国-中亚-西亚两大国际经济走廊建设、面向亚欧大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区位交通优势;从资源禀赋条件来看,作为周秦汉唐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核心优势是珍贵且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为西安面向亚欧大陆开展国际人文交流提供了条件;从发展基础来看,西安是西北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拥有较为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和雄厚的创新能力,近年来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使西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对外开放经验,具备面向亚欧大陆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交流的基础。围绕建成面向亚欧大陆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思路,西安应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打造面向亚欧大陆的古都人文交流中心、先进制造业高地和金融商贸物流枢纽。
第一,打造古都人文交流中心,可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金字招牌。西安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是汉唐盛世时代的都城。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西安丰富且不可替代的古都文化遗存,这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可资利用的最宝贵资源。西安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打造古都人文交流中心,大力吸引“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外游客到西安体验中华文化,不仅有助于彰显西安承载华夏主流文明的城市魅力,而且能够提升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影响力。
第二,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可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钢筋铁骨。综观国内外排名靠前的特大城市,无不拥有或曾经拥有体量庞大、竞争力强的制造业,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是西安提升经济实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形成以渭北工业园、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聚集高地,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先进制造企业,但同东部及周边其他特大城市相比,西安的制造业存在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亟需做大做强。西安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全力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等先进制造业基础同自身强劲的创新研发优势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面向亚欧大陆的国际产能合作和科技创新合作,支撑西安建成“一带一路”上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第三,打造金融商贸物流枢纽可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充沛血脉。西安地处中国中部和西部两大经济带的接合位置,既是西部地区向东开展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又是国家扩大向西开放的前沿支点,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为西安建设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提供了条件。目前西安已规划建设金融中心,今后西安可以吸引亚欧国家的金融机构在西安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西安依托欧亚经济论坛、自由贸易区、国际港务区、综合保税区、长安号、国际会展等平台共同发展商贸物流产业,为国内外企业在西安投资兴业提供便利,可望形成立足中国西部、辐射中亚西亚、面向亚欧大陆的金融商贸物流网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王颂吉,李昂,刘俊.丝绸之路经济带支点城市:空间分布、地区差异与建设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8(11):94-106.
[3]张宝通.把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成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N].西安日报,2018年2月9日第5版.
[4]杨婷.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路径研究[J].新西部,2018(11):48-49.
[5]张楠,刘瑞强,余咪咪.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的涉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8(11):93-97.
[6]李艳华.论城市文化外交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J].价值工程,2016(33):5-7.
[7]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重要文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王颂吉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治理研究
范 蓉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