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线上线下的生日祝福集锦,感动!
2020-11-16
今年《婚姻与家庭》杂志35岁了。35年来,《婚姻与家庭》有很多老朋友,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收获了满满的爱与成长。未来,还将与每一个爱我们的人携手走过更长的岁月。
如你所见,这期《我与〈婚姻与家庭〉的故事》有点儿特别,因为生日临近,收到的美好祝福满到溢出来啦。所以,我们决定安排一波祝福集锦,走起!
网友may:她可以帮到我
从初中起,我就开始看《婚姻与家庭》杂志了,关键是我妈特爱看。不过,工作这些年一直很忙碌,我很少看书了。本以为缘分就这样断了,不承想,今天在新单位居然又见到了。心中不禁一喜,拿在手中,仔细打量:哎呀,真的变了很多哦。翻开看看,心中更是欢喜。现在我是单亲妈妈了,很想多了解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却苦于不知道到哪儿找靠谱的婚姻家庭咨询师。幸好又遇见了《婚姻与家庭》,专业而不失操作性,深刻而不失趣味性,可以给我很多帮助。
网友“我在寻找幸福鱼”:良师益友,伴我们同行
我与爱妻结婚,今年整整25周年。每天上班前,她轻轻嘱咐我注意安全。带着浓浓情意去上班,开开心心工作一天,笑容挂在脸上,美在心里头。晚上下班回来,一杯热茶,一声辛苦了,我去做饭。餐桌上可口的饭菜,你一口,我一口,情意浓浓。朋友问我们,你们这么幸福,有什么秘訣?我们轻轻告诉他,《婚姻与家庭》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有爱陪伴,婚姻永远幸福,家庭天天和谐!
读者韩景生:她带给我的是满满的收获和快乐
几年前,有幸结缘《婚姻与家庭》杂志的曹磊老师。一天,曹老师在朋友圈推荐了一篇文章,是杂志社举办的热点文章讨论活动。活动很有意思,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没想到,居然还获了奖。奖品是一本新出刊的《婚姻与家庭》杂志,正好赶上2019年初,我还得到了《婚姻与家庭》2019年台历。我真的很感动,因为那时我正租房子旅居,这本台历摆在台案上,为我记录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
之后的两年中,《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举办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守护家庭的2019个微笑”“给妈妈的一封信”等,我都参加了。不仅收获了写作的快感,生活也变得更丰富有趣。今年春节前夕,我还收到了别具珍藏价值的礼物—《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创刊35周年纪念台历。除了感动,还是感动。祝杂志社生日快乐,越办越好。
读者李建峰:看一眼,就忘不了你!
第一次接触《婚姻与家庭》杂志是在2001年底。那一年,妻子25岁,我27岁,刚结婚一年的我们还沉浸在蜜月的美好时光里。一天,我到妻子工作的学校去看她,刚好碰到学校要订阅报纸杂志。妻子随口对我说,咱们也订本杂志吧,省得整天没事看手机,还伤眼。我觉得她说的挺有道理,就点头同意。我们对着征订目录一行行地看下去,突然,《婚姻与家庭》的杂志名映入眼帘。“就订这本吧!”妻子和我几乎同时说出来。
初步意见统一后,我们又打开电脑,对这本杂志做进一步了解:婚恋诊所、亲子教育发现……各种栏目一应尽有。既然是本好杂志,那还犹豫什么呢?说订就订。就这样,《婚姻与家庭》杂志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转眼到了2002年初,第一本杂志按时送到学校。可是,还没等到我们开始看,妻子的同事就给截留了。最后,这本杂志在几乎所有在校的老师看完后,才被送到我们面前。看来,这本杂志真的不错,要不然,怎么会如此受欢迎呢?
从第一期杂志起,我和妻子便深深爱上了她。每期必定一页页精读,遇到重要文章,还会用笔画下来,用本子抄下来。此后,她一直伴随着儿子、女儿出生。每当面临育儿问题、夫妻感情难题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从中寻找答案。
如今,《婚姻与家庭》杂志已经陪我们走过了18个春秋。回首来时路,有她相伴,温暖幸福;展望新征程,她将是我一生最亲近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