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误解中挖一个洞,我们终将彼此抵达
2020-11-16王佳薇
王佳薇
写亚阿战争的报道前,与大部分读者一样,我对两地也很陌生,甚至需要打开世界地图仔细端详它们的地理位置,确定与中国的直线距离。
在阿塞拜疆,这个人口过百万的国度,中国人大概仅有三百多人,而这个数据还是疫情暴发前的。疫情长期的不确定性让更多人在今年选择离开阿塞拜疆。
9月底,亚阿战争爆发的消息很快在微博上传播开来。搜索关键字后,目之所及,全是战火纷飞的激烈画面。在一条中国驻阿塞拜疆使馆发布安全提醒的微博下面,热评第二条是“不是太懂,这个国家有什么可以留学的学校?”言语之间的奚落口气自不用提。
我的第一个受访者雨涵便是通过那条评论下的回复找到的。她对这种“误解”已经有些习惯,“一般人可能只了解到它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但其实它特别世俗化。走在街上,你几乎很少看到穿戴头巾的女性。”
实际上,这里也好,那边也罢,喧嚣的舆论场中,误解横生。
2020年第32期国际报道 《断网、宵禁、空袭 生活在亚阿冲突之中》
今年年初,国内疫情刚刚暴发,我的另一受访对象刘幼沙由于父亲离世赶回国内。2月初,当他重返阿塞拜疆,拿着父亲的死亡证明去学校办理补考时,证明上的住址被工作人员错看成湖北武汉,即使他一再解释是武安也没有改变什么。后来,他核酸检测正好呈阴性,被送进当地医院隔离。
这件事阿塞拜疆本地媒体报道了,引起不小反响。基于事实,将时间顺序打乱,便成了一篇广为流传的热点文章。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误以为照片上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扎满管子的他情形危急。
猎奇的心理、对热点的追逐、由于不够了解而滋生的误解似乎在哪里都一样。因此,写稿之初,我曾野心勃勃,想要厘清笼罩在两个国家之间的恨意究竟来自何方。随着了解愈加深入,我看到了昔日的政治共同体、种族清洗运动、迥异的宗教,以及背后别国的势力等等。种种因素混杂在一起,摊开揉碎了之后,我还是没有办法说自己搞清楚了,做出“哦,原来纳卡地区属于×××国家”的结论。
我好像没有办法做那样的总结,也许,对真相的刨根究底是无解的。比起真相,如何在误解中挖一个洞以聆听彼此的心意似乎更加重要。无论对遥远的我们,还是对处于战争中的双方。然后,就有了我后来的报道。
文章发出来的第二天,我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位来自亚美尼亚的校友Robert。此時,他正就读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的博士班,距离自己家乡6686公里。他此前在北京、香港读过书。
我把自己的稿子分享给Robert。他看完,回复我:“我们的历史都经历过如此多的苦难,也因如此,我们比任何人都更珍惜爱与自由,这也是为什么我和在北京遇到的老师、朋友们有如此深的情感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