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个起来”,推进区域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11-16宋明
宋明
摘 要: 推进区域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命题和核心任务,只有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断破解治理难题,才能顺利实现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近年来,宁波市奉化区抓住撤市设区机遇,以“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各项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实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必须加快提高区域教育治理能力,通过把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推进教育现代化事业统一起来、把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和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贯通起来、把依法治教从严管理队伍和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结合起来“三个起来”,全面激发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力、释放推进教育现代化动能。
关键词: 治理能力 教育现代化 党的领导 教育内涵建设 教师动力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发展,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涉及教师队伍、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及各类教育等教育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是民生大事,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无疑是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题中之意,构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來,宁波市奉化区以“撤市设区5年内让奉化学生享受与宁波主城区基本同等教育水平”为目标,针对全区教育事业各项短板,精准施策、各个突破,教育事业这座“大水桶”中的突出短板不断补齐。2019年,在全区教育大会上,奉化明确提出了“高水平实现奉化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奉化教育还要开足“水泵”,引入“活水”,激发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力、释放推进教育现代化动能,关键点在于提高区域教育治理能力。教育治理能力建设涉及多个方面,但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教育中,突出体现在党的领导、教育内涵建设和教师动力三个方面,这是教育的内核,必须通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目标。
1.把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推进教育现代化事业统一起来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各方面各环节,长期抓、持续抓、深入抓,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永远坚持的首要任务,也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一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过硬。2019年9月以来,奉化区教育系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高质量完成各阶段各项任务,全体党员经受了思想洗礼,淬炼了政治坚定。活动已告一段落,但远未到收官时刻。对于教育系统来讲,要切实建立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持续坚持活动中关于理论学习、查改问题、服务基层等好经验好做法并不断完善,深入思考“党组织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怎么发挥作用”“党建如何引领教育现代化事业”“怎样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问题并落实举措,确保主题教育永远在路上。二是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进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内容不断丰富,融入更多具有时代特征、时代内涵、时代精神的鲜活素材,方式不断创新,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春风化雨的教学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明白、讲透彻,视野不断拓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浸润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中,把“小课堂”和“大社会”结合起来,把思政课与其他课结合起来,确保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三是推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发挥。基层党员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特别是党员教师,既是时代的先锋者,又是灵魂工程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党组织在广大师生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其中,关键是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党员教师管理,认真开展党内组织生活,推进党员先锋岗、党员名师工作室、“周一夜学”制度等建设,充分调动党员教师立足本职岗位、提升业务水平的内在动力,努力培养党员教师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生活情趣。同时,探索教学质量以强带弱“党建联合体”建设,组建跨校“领航学科”党小组,真正推动党员教师在办人民满意这盘大棋中当好“排头兵”。
2.把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和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贯通起来
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高水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一言以概之,硬件设施和数据指标是前提基础,内涵质量是核心指标。近年来,奉化“美丽校园”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各项发展指标呈良性上升态势,特别是设区以来,先后投入近25亿元,完成了奉化中学等7个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26个。“十四五”时期,奉化区要加快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根据奉化人口流动新趋势,启动新一轮教育布局规划调整,推动岳林街道义务教育形成南北区域均设有小学、初中合理布局,加快整合锦屏街道南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路径,吸引高校、民间资本来奉举办优质民办学校,支持上海师范大学宁波实验学校办学项目,规划建设好一批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办学条件快速提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奉化教育在推进硬件设施和内涵建设双向跨越的步调上仍不一致,实现“两条腿跑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持续抓牢立德树人任务,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高,不断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和具体举措,深刻认识减负与提质辩证统一关系,研究出台减负提质具体办法,广泛开展适合学生的普及性体育运动,充分挖掘专业艺术人才进入中小学兼职任教,不断摸索开展劳动教育行之有效的形式手段。教育是人的教育,要真正让学生懂得三个人生道理。第一是“身体才是革命本钱”。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体质不强,谈何接班?现在学校里,一方面“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升学压力下,学校体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边缘化倾向。对此,要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都有一定时长的体育锻炼,确保体育教育质量,切忌“放羊”“跑圈”,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注重增强体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生命安全教育,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第二是“美在乎内心不在乎外表”。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建立中小学美育课程刚性管理机制,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至少具有一项艺术爱好和特长,促其成为和谐的、具有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这不仅是一种技能,更影响人一生;第三是“终身劳动,便成天才”。现在学校里、家庭中有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不让孩子参与劳动,生怕影响学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作了深刻论述,强调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对此,要狠抓劳动教育,将其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喜悦。要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这方面奉化建有滕头等一批运作良好、规模齐全的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今后要依托社会力量和各行各业专业力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二是推进学校品牌建设日新其力,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核心追求,细致梳理学校历史和特点,把握学校文化发展个性特征,深入挖掘学校精神文化内涵,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突出各自“一校一品”特色,把学校文化精神落实到每一位师生身上,内化为他们自觉的理想追求与行为方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引领校长树立教育情怀,主动更新办学理念,注重内生文化积淀,不断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塑造学校品牌。尤其要注意的是,既要借鉴成功经验,又不能盲目跟风,搞东拼西凑;既要有自己的新思路,又不能不顾学校历史,随意推倒重来;既要发挥校长引领核心作用,又不能远离师生,唱“独角戏”。三是提高教学质量久久为功。教育质量,事关奉化教育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奉化要时序推进义务段“双强工程”和普高“攻坚计划”,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行动,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校本研修、校际合作、德智融合上多出新招实招,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试点,整合原有区域校际帮扶合作项目,实现优质初中与薄弱初中统筹教育教学和师资、课程、硬件共享,聚焦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组织、特色课程建设等学校内涵发展核心主题,开展集群研究,深化实践探索,提炼策略方法,搭建分享平台,促进智慧传递,提高学校课程品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坚持把学前教育放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关键位置来抓,着力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速提高公办园招生覆盖率。到2022年,基本实现公办园招生覆盖率50%的目标,切实解决群众“入好园难”问题。
3.把依法治教从严管理队伍和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结合起来
教育系统人员基数大构成复杂,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点多,师德师风问题防不胜防,要把管政治、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统一起来,落实更紧更细更实举措,力促“三个融合”,不断推进“清廉校园”建设,形成日常严管、约束新机制,确保干部和教师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将廉洁教育内容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和校园文化中,编好廉洁主题校本教材,开齐各类廉洁课程,建成廉洁文化长廊、廉潔知识角等校园廉洁文化场景,依托社会打造学生廉洁教育活动基地,加快创建“廉洁教育示范学校”。同时,将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开放日等途径,对家长进行廉洁教育宣传,让廉洁正能量影响每一个家庭。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每年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周”“师德师风主题宣传月”活动,建立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和廉洁行为、职业道德等系列制度,不断培育教师廉洁从教文化。与提高依法治校能力深度融合,不断改进校务委员会制度,引导广大师生家长参与学校发展重要决策,完善学校“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学校内控制度体系、“五小权力清单”运行机制、校务公开制度等,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严管的同时,坚持厚爱,着力解决对基层干部和广大教师“严管多关爱少、约束多激励少”的问题。校级干部是队伍的“领头雁”,要用好容错纠错办法,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鼓励干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敢闯敢试、勇为人先。要不断优化校级干部履职考核方案,更多关注日常过程考核,尽量减少基层负担。加强履职考核结果运用,参照教师荣誉体系建立校级干部表彰制度,搭建更好的平台,激励更多校长参评名校长、骨干校长。中层干部是学校落实各项工作的“执行官”,上连校级干部,下接一线教师,是承上启下的纽带力量,作用十分关键。对中层干部,要坚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一方面要完善推荐干部制度,突出选人用人导向,选拔优秀中层干部进入校级干部和局管后备干部序列,拓宽中层干部上升空间。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开展中层干部轮岗,让中层干部在不同岗位上经受锻炼,选用业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优秀骨干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进入中层岗位,对于工作消极敷衍、执行拖沓抗拒的中层干部及时调整,确保学校管理“肌体”始终保持活力。广大教师是落实教育改革的“主力军”,从奉化教育实际来看,部分教师工作动力不足,存在不想动、不愿动的心态,是导致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如何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对此,要充分利用好校长基金分配、评优评先等激励手段,营造良好的氛围和舆论环境,不断完善奖惩制度;要合理安排教师工作任务,既要适当照顾特殊群体又要避免能者愈劳、不劳者愈弱的恶性循环;指导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努力方向,培育使命感,增强从教动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通过工会、年级段、教研组等开展各类团建活动,团结教师凝聚一心推动学校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关心教师本人及家属工作生活,传递关爱温情。
参考文献:
[1]邓云锋.加快推进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教育家,2018(4X).
[2]曹卫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唯实,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