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
2020-11-16史真真朱琳展姗姗
史真真 朱琳 展姗姗
摘 要: 对于正在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来说,图书馆是帮助他们获取专业知识、拓宽思维与视野的第一平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在提高高职图书馆文化传播效率的同时,能够为高职学生、教师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提高文化教育质量。本文针对高职图书馆建设展开论述,在对图书馆内部管理短板进行探讨的同时,思考落实读者服务工作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 高职 图书馆 读者服务
在开放性较强的图书馆中,读者服务面向的服务群体不仅局限于教师、学生等单位,更与外界流动人员息息相关。做好读者服务工作,除做好校内保障活动之外,更要落实对外的文化传输服务。在新的高职图书馆建设理念下,只有积极推行硬件与软件并行、政策与对策双管齐下的管理方针,才能保障读者服务发挥最高价值。
一、高职图书馆的建设价值
(一)内部文化服务价值。高职图书馆的重点建设目标是为高职师生提供相应的文化学习场所,基于此,可将高职图书馆的基础功能定义为“内部文化服务功能”。从各个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设活动来看,图书馆内部文化服务功能的发挥、建设与完善都与高职院校内部教育活动的发展息息相关。部分高职院校设立了大量的实操类课程,但缺乏实践活动与教学理论的对接。基于此,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建立图书馆加大文化传输力度,消除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之间的隔阂,便是高职图书馆的内部服务价值之一:提升文化传输效率,提升教学质量[1](144-146)。
(二)對外文化宣传价值。为了发挥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引导作用,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允许社会群体进入图书馆当中,发起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等活动。基于其立足于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群体的相关特点,可将其定义为对外文化宣传价值,承担着宣传文化、加工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开放性极强的教育环境下,具有学习欲望的群体或个人能够进入高职院校图书馆当中,根据内部的文化配置、个人的研究需求选定对应的书籍材料,将高职院校内部掌握的文化交流资源导入外界环境当中。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由高职院校内部流向外界社会环境当中,是一个“知识再流动、再加工”的过程。
二、高职图书馆管理短板
(一)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工作的最终价值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直接影响读者服务的水平,基于此,提高管理质量,已经成为提升读者服务工作水平的必要路径。在全新的文化服务要求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要满足内部的文化建设需求,更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将外界文化群众吸引到图书馆当中,为创造更开放的学术氛围而不断努力。
综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活动来看,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依然存在极为明显的漏洞——部分高职院校将图书馆定义为“文化传播单位”,对于图书馆的对内文化服务价值、对外文化传输价值缺少认知,在管理活动中,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缺乏重视,管理活动处于“自生自灭”的消极状态,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自我管理或上级对接制度[2](124-125),受到消极管理思维的影响,管理活动的实效性降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效果不佳。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但在管理活动中,对于已经出现的弊端如何进行管理、怎样解决当前的管理需求等问题,缺乏服务经验的工作人员,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计划。
(二)管理方法单一。部分图书馆采用的管理理念遵循千篇一律的基本框架——对进馆人员进行管理,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对内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由以往的管理活动来看,这一管理方式的出现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对管理任务、管理方向做出了明确规划,确定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但在当前管理任务中,这一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管理要求,无法为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在云技术、云平台的推动下,以人力为主要管理单位的管理方式并不能适应当前的管理要求,面对云平台阅读、云平台借阅等活动,高职院校虽然为其提供了对应的技术平台,但对于虚拟网络技术的管理、优化等活动缺乏对应的指导方略,读者的阅读体验难以得到保障[3](196)。当其为消除管理矛盾,将人工管理理念应用到虚拟技术管理活动当中之后,不同的管理要求之间并不能形成良好的对接,管理工作漏洞百出。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改进管理模式,提升对内服务水平。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读者群体主要由学校内部的专业教师、学生组成,要提升读者服务水平,应尽力增加校内师生的阅读体验,以师生的综合反馈为评价基准,确定后续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在以往的高职图书馆建设及管理工作中,管理活动的开展方向以校内校外同步推进为主,在顾虑到校园文化建设需求的情况下,校内文化输出活动很难得到保障。高职院校应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提升对内管理效能。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根据图书借阅、图书补充、入馆人员信息管理三大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做好图书的借阅登记、入库登记、归还登记及入馆人员信息登记等工作,明确管理方向[4](53)。高职院校及相关领导应主动承担管理职责,选定相关人员组成对应的管理单位,针对管理要求及管理事宜进行梳理,并以周为周期,上报相应的管理信息。对于能够自主解决的低难度管理问题,如图书遗失、图书赔偿等,相关领导应适当“放权”,帮助管理人员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对于较为复杂的管理要求,如硬件配置改进、大型管理疏漏等问题,应由直接负责人汇总相关信息之后,交由院方统一解决。读者服务的核心在于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为其营造良好的阅读与学习环境,相关单位应与各下级组织积极配合,通过密切合作消除读者服务中出现的管理矛盾。
(二)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对外服务质量。读者服务不仅面向高职师生展开,而且高职院校应注重外界评价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水平的影响,积极从外界舆论中吸收可用经验,提高图书馆内部阅读服务质量。对于图书馆建设活动来说,仅仅面向内部的文化输出服务无疑是片面的,高职院校应关注大众的文化需求,结合社会文化服务工作落实读者服务。
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落实“小而不漏,大而不空”的管理方针,做好细节管理工作,强化整体管理效果。对于图书借阅登记、图书归还登记等信息登记活动,高职院校应指派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明确掌握图书的流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管理问题。对于管理难度较低、管理要求比较简单的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可要求相关领导建立对应的质量监察制度,通过不定抽查,检查相关工作的开展质量。对于其他较为复杂的管理活动,如内部管理人员的调度、内部管理制度的变革等,图书馆管理人员应结合管理要求给出相应的管理方案,保障管理计划的开放性、科学性,经由学校相关领导审批之后,才能付诸行动。为保障图书馆内部管理活动稳定发展,可针对管理要求建立不同的管理桥梁,如管理小组成员的相互对接,在处理管理难题之后,将未解决的管理问题重新提取出来,集中处理;在初步确定管理要求之后,可以小组为单位,将管理任务与管理需求提交给上级单位,确保“当日事当日毕”。
(三)导入管理人才,保障读者服务稳定。人才是提升服务水平的第一要素,在高职图书馆管理活动中,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入新式管理人才,提升管理效益,确保图书馆能够快速处理管理矛盾。回顾以往的图书馆管理活动,对设备、管理方案、管理策略的要求遠远高于对人才的管理要求[5](291),在缺乏优秀的执行单位的情况下,再出色的管理制度也无法应用到管理活动当中,已经出现的管理弊端并不能得到处理。
高职图书馆可建立完备的人才引入、培养机制,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实践支持。针对不同的图书、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可设置不同的岗位,并在校园、社会两大环境中搜寻对应的人才。高职院校可建立图书馆管理小组与安保小组,要求作为职能单位独立行使管理责任。图书管理小组负责管理图书的借阅、入库、捐赠、移除等活动,保障图书的正常流动,安保小组负责维护图书馆内部的阅读环境,处理阅读矛盾与安全问题。相关管理单位应选定不同的管理人员,优先聘请具有从业经验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应结合图书馆管理要求建立对应的人才培训制度,保障人才的高质量、高素质。对于图书馆管理事宜较为复杂的,高职院校应适当放宽入职要求,允许具有从业资质与从业经验的社会服务人员进入相关岗位之中,发挥带动作用,帮助其他管理人员积累管理经验。如果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范围较大,就可建立相应的意见反馈机制,为读者提供反馈意见的机会。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对管理意见进行定期梳理,采纳其中可行性较强、管理价值较高的建议,将其应用于读者服务当中,为提升读者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四)活用现代技术,积极消除管理矛盾。如果仅依靠人力资源发起图书管理活动,读者服务工作的服务质量并不能得到明显提升,信息时代,应努力将信息技术导入读者服务当中,发挥信息技术的高效化、现代化的特点,为图书馆管理活动的发展提供硬性支持。基于此,可利用现代技术优化读者服务水平,为图书馆管理活动的发展提供新的支持。
高职院校应聘请优秀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根据图书馆的管理要求制订相应的管理计划。针对校内与校外的借阅活动,高职院校可要求其建立对应的图书管理框架,对不同环境的读者进行分类处理,在校内师生发起的借阅活动中,页面设计应该以学术研究、专业书籍推荐等内容为主,节约学生在“搜集书籍”这一活动中所耗费的精力。对于校外读者的阅读需求,管理人员应按照书籍类型、位置为其提供相关信息,缩短寻找书籍的时间,提升阅读的时长,为读者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多实质性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将本校图书馆作为独立的服务单位提取出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线上图书馆,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群众提供阅读资源,落实阅读保障工作。高职院校应努力尝试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各个管理模块、管理项目当中,处理问题难解决、图书难借阅等消极问题,为读者服务的全面落实提供必要支持。
四、结语
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质量直接受到读者阅读体验的影响,高职院校在为不同层次的读者创造开放性的阅读环境的同时,应结合当前的管理问题、管理要求、管理短板制订新的管理方案,保障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管理活动的高效性。管理工作不仅要从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角度入手,管理人员更要具备良好的前瞻意识,迎接未来可能出现的管理挑战。
参考文献:
[1]何秀文.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7,027(005).
[2]张蕾.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7).
[3]徐梦,党焕珍.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1,000(003).
[4]陈丹.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15).
[5]罗传青.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金田,2014,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