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

2020-11-16李岚岚

吉林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根治病患者螺杆菌

李岚岚

(新建区人民医院,江西 南昌 330100)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而幽门螺杆菌(HP)是其常见的致病菌。目前,临床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常采用抑酸治疗,但长期应用,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萎缩性胃炎等疾病[1],有研究发现,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治疗可弥补上述缺陷,故为探究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治疗应用于此类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2]。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3岁,平均为(47.05±3.73)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3~74岁,平均为(47.43±4.06)岁。确保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即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47)4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方案治疗,具体如下:口服枸橼酸铋钾胶囊(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185),0.3 g/次,4次/d;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03236),1 g/次,2次/d;口服克拉霉素(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吧H20059139)0.5 g/次,2次/d。两组均坚持用药7 d,并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3观察指标[3]:①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酸反流积分以及复发时间。症状评分:应用食管反流症状评估问卷量表(GERDQ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症状影响睡眠、上腹部灼痛、症状需用药物缓解、反流、上腹痛、恶心,评分0~18分,分值越低效果越好。酸反流积分:在生理状况下,应用便携式pH值记录仪连续24 h监测食管pH值,当pH值<4时,作为酸反流指标,其积分=反流程度积分×频率积分,患者分值越低效果越好,即程度积分:0分:无症状;1分:需提醒,才想起有症状;2分: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3分:有症状,且影响日常生活。频率积分:0分:无发作;1分:发作次数每周≤3次;2分:发作次数每周>3次,<7次;3分:发作次数每周≥7次。②对比两组患者的Hp感染根治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夜间酸突破: 患者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期间夜间胃内pH值持续1 h以上小于4。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酸反流积分以及复发时间对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酸反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酸反流积分以及复发时间比较

2.2两组患者的Hp感染根治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对比:观察组的Hp感染根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Hp感染根治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

以及复发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Hp感染根治情况夜间酸突破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对照组4014(35.00)21(52.50)29(72.50)观察组4025(62.50)①11(27.50)①28(70.00)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病因繁多,该疾病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缺陷、精神心理因素等有一定的关系[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由于胃液长期反流过度接触胃食管腔,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部灼痛、胃部反酸、胸骨后烧灼痛等临床表现,同时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故如何有效治疗并降低胃食管反流病的复发率尤为重要,为探究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治疗是否可以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延缓复发,特做此研究分析。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酸反流积分以及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时间、Hp感染根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复发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刺激胃底神经,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使胃排空、分泌发生异常,进而加重胃炎,并促进萎缩,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还能够增加胃酸分泌,使胃液酸度提高,直接损伤胃黏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反流物的酸度,增加对食管的损伤,加重病情,此外,长期由于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剂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萎缩性胃炎,增加胃癌发生几率,因此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6-7]。夜间酸突破常伴发食管酸反流,由于夜间的持续反流,会进一步加重食管黏膜的损伤,影响临床治疗效果[8]。夜间酸突破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等有一定的关系[9]。因此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治疗可使胃液酸度大大降低,减少长期抑酸治疗所致的胃黏膜萎缩,降低夜间酸突破发生率[10]。

综上所述,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来说,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Hp感染根治率,降低酸反流积分,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根治病患者螺杆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自贡市:多措并举 力促根治欠薪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山西: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日本:一招根治乱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