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1-16包学智

吉林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左肝肝胆腹腔

包学智

(天津市津南医院,天津 300350)

左肝胆管结石发病率高,主要发病原因为胆管变形、胆道感染,同时胆道寄生虫也会诱发本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带来一定程度影响。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完全腹腔镜下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类型,本研究选取91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91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详细分析,所选患者均满足手术相关操作指征[1],患者本人无沟通障碍,意识清晰,可配合诊疗工作,家属对治疗情况知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n=45)男28例,女17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2.63±3.56)岁。对照组(n=46)男30例,女16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52.81±3.58)岁。研究内容通过伦理批文审核,纳入未中断治疗及治无明显肝门胆管狭窄表现者。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1]:①合并肝肾、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②不具有手术操作指征者;③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者,如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等;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合并内外科其他严重疾病者;⑥既往有肝胆手术史者。

1.2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后,于脐下相应位置作1 cm长切口,三孔置入其中,建立人工气腹,严格控制气腹压力,一般在12~15 mm Hg(1 mm Hg=0.133 3 kPa)即可。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腹腔内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探查,结合探查结果,采用超声刀对肝圆韧带进行分离,电凝残端,行止血操作。观察无问题后,对第一肝门行解剖分离处理,充分显露门静脉、肝动脉,采用可吸收夹,行离断处理。观察无问题,行第二肝门解剖分离处理,超声刀游离,并依次向下腔静脉左侧,切开肝脏组织,取出结石后,将手术器械撤出,无出血征行缝合操作,术后做好抗感染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常规打开腹腔,劈离肝实质,切断左肝管。采用钳夹分离左肝静脉及附近组织。在胆总管上行切口,取出结石后,放置T管,常规缝合,术后做好抗感染处理。

1.4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详细记录后进行统计。同时,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效果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常规开腹手术切口大,对患者恢复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制约作用[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应用,很多患者在腹腔镜的辅助下接受手术治疗,取得了相对比较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腹腔镜手术操作属于微创技术范畴,切口小,因此具有微创性,同时可借助其探查及放大功能,对腹腔内部病变组织、脏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从而及时发现病灶,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便利。全面腹腔镜还能有效扩大手术操作视野,进而完善精细化操作。腹腔镜手术能够避免皮下组织与皮肤直接接触,手术结束后仅需要对局部进行冲洗,进而控制切口感染。但是,由于微创手术对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开展手术过程中,操作者应采取一定保护措施,避免损伤到患者腹腔内部组织[3]。腹腔镜操作技术创伤小,与传统手术操作方法相比,腹腔镜手术腹腔脏器所产生的干扰少,因此可控制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文献报道认为,腹腔镜技术能够对腹腔内部解剖情况进行准确界定,同时提高腹腔脏器的辨识度,保证术中显露充分,为手术操作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周龙飞等人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为肝胆管结石患者开展对症治疗,其效果优于常规手术,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尽早下床活动[4]。马先仕等则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为肝胆管结石患者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手术,且住院时间更低[5]。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治疗组,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证实,在完全腹腔镜辅助下给予左肝胆管结石患者规则性左肝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其术中出血量可控,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提前,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优势明显。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传统术式(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完全腹腔镜下开展规则性左肝切除术具有安全性,可促进患者恢复。

结合文献报道认为,完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患者诊疗中发挥良好的应用价值,但对于一些解剖结构复杂的患者,目前腹腔镜手术不具有手术指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外科医师已经能够在全腹腔镜扎的引导下,为患者进行胆道重建,并开展切除胰腺,肝脏等操作。相信在外科手术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腹腔镜根治术在应对复杂手术操作时,将越来越发挥其自身优势,为患者不断扩大手术范围,进而满足多种类型胆囊癌患者的实际需要。此外,由于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具有较高的操作要求,且适应证有限,临床应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正确选择是否开展完全腹腔镜手术操作,从而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完全腹腔镜下开展规则性左肝切除术,临床效果有保障,可显著提高左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执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可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具有多方面应用优势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左肝肝胆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腹腔镜不同范围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分析
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左肝外叶切除与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