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创新创业培育项目”,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2020-11-15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
刘 弘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
提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高教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热点,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中对双创教育关注不多。本文以十年来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获得立项的各类双创项目为研究对象,考察分析项目特点,了解参与双创项目学生的体会和需求,并对如何以双创教育为抓手,改进课程设置、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人才培养,而创新精神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013 年10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015 年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2 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 号)更鼓励全国高校普遍开展“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相关教育和实践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一直重视学生双创教育,在2002 年就率先开设了全校通识课“创业教育课程”,并于2006 年在全校设立“大夏科研基金”(后改名为“创新创业培育项目”),鼓励本科生申报。此后华东师大继续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于2019 年11 月入选教育部全国双创典型经验高校50 强。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传播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实践性学科,海内外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迫切需求,为本科生开展双创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历来重视本科生双创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2016 年学院获批“上海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 年更有三个本科生创业项目在不同的比赛中获得奖项,其中“KNOT 中外文化知识交流及职业发展平台”获得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国际赛道国家级铜奖,“慧说科技——国际汉语词汇学习专家”获得第五届“互联网+”上海市银奖,“基于城市物联网的盲人导盲帽带”获得“道杰资本”杯以色列创新创业训练营冠军。我们应该看到,取得这些双创成果固然可喜,但也与本科生大量参与、投入双创培育项目的历练分不开。我们也发现学生参与这些双创活动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视野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同时这些双创活动也对我们现有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和要求。
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以十年来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获得立项的双创项目为研究对象,考察项目特点,分析其与现行课程设置的关系、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并访谈部分参与双创项目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体会和需求,以求为今后改进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对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2010 年到2019 年这十年间双创培育项目进行考察,试图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十年来本科生获批的各类双创培育项目的基本情况是怎么样的?
(2)这些双创项目有哪些立项特征?跟现行课程和人才培养方式有什么关系?
(3)双创活动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启示?需要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什么样的改进?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利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来进行。本研究从华东师大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网(www.cxcy.ecnu.edu.cn)上搜集到2010—2019 年由汉语国际教育系本科生主持的创新创业项目共160 个。然后依据一定的分类框架对上述项目进行归类,并做相应的统计。同时也对部分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2016、2017 级本科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参与这些项目的初衷、体会和感想。
(三)选题分类框架
本研究首先将所有选题分为与国际汉语教学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大类。在“直接相关”大类下又具体分成教师、教材、教法、科技、测试、习得六类;在“间接相关”下分成语言、翻译、文化、文学、教育、专业六类。具体分类说明见表1。
表1 双创项目分类表
需要说明的是,对有些涉及交叉类别的题目,我们设定了一些分类原则来处理。表1 中“文化”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中国文化传播或者研究,不涉及教学。如果是研究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等问题,本研究都归入教学类。此外很多项目都涉及不同程度的科技应用,但表1 中的“科技”指直接开发某个科技平台或者应用APP,如果是为了某种教学目的而建立的语料库(如词汇库)仍归入教学类。
此外,从项目名称可以推断出项目成果的形式,比如项目名称含有调研的,一般都是以调研报告作为结项成果。本研究借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形式分类,将课题成果分成应用性和非应用性两类,其中应用性成果包括产品设计、教学设计、调研报告,而非应用性成果为专题研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论文)。
三、结果与分析
(一)十年来的立项总体情况
我们收集了2010—2019 年十年间的学生参与“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培育项目”的项目情况,统计结果如图1。
十年来总计有160 个项目得到了资助,平均一年16 个。可以看出2016 年之前立项总数较高,而2016 年之后均少于16 个。除个别年份外,总体比较稳定1。此外,2016 年后,由于各级别项目资助费用都有所提升(如校级从1500 元提升到3500 元),不仅项目数量有所下降,竞争也趋于激烈。但即使这样,汉语国际教育系在2017—2019 年三年间获得市级、国家级立项的比例平均也达到50%,显示出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具有较强的实力。
图1 十年来双创项目数量
每个项目的平均参与人数为4 人。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届一般60 人,申请和参与这些项目的学生以大二学生为主,实际上每一届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双创项目活动。尽管汉语国际教育系的立项数量在全校范围内并不算高,但是从学生参与率来看,汉语国际教育系的学生对于这类双创活动是比较积极的。
另一个观察的角度就是同学们所选择的项目,我们也对此做了分类。与国际汉语教学直接相关的项目占比约为46%,而间接相关的则约为54%,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表2 双创项目分类数量和比例
(续表)
(二)国际汉语教学直接相关
表2 显示,在直接相关大类中,占比最高的是教法类、教材类和科技类。这显示出学生们对于如何搞好国际汉语教学有着直接的兴趣。
教法相关的项目涉及面多与学生自身的教学经历密切相关,包括教学模式(如“美国华裔大学生汉语教学模式调查”)、教学设计(如“针对中亚地区汉语学习者的二十四节气教程设计”)、文化教学(如“关于来沪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实践课程的需求调研”)、个别辅导(如“国际汉语教学辅导行为研究”)等。
教材类的项目则有对教材本身的研究(如“中亚地区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中的观念体系与中国形象”),也有中英教材对比(如“英语及对外汉语少儿分级读物比较研究”)。项目还涉及一些特殊教材和读物的研究开发(如“留学生学习古代汉语情况调查和教材研究”“基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分级阅读读物研究”)。
科技类项目也是学生较多尝试的一个领域,主要涉及应用APP 开发(如“针对初中级汉语教学识字APP 设计与开发”)、学习平台(如“IB 中文学习平台”)、生活平台(如“iShangmap 留学生的上海生活指南”)等。科技类项目团队往往是跨院系合作团队,由国际文化学院学生牵头、软件学院学生参与。
习得类项目并不多,主要是针对留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开展研究,涉及声调偏误(如“汉语教学中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汉语二字调的习得研究”)、话语使用(如“留学生语码转换规则的多视角分析”)、个体因素(如“来华美国留学生口语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等。
测试和教师这两类选题是最少的。由于参与双创项目的学生本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而且对于诸如HSK 考试也比较陌生,因此这两类项目数量较少也很正常。
(三)国际汉语教学间接相关
在间接相关大类中,文化、语言类项目占比较高,且与专业、教育、文学、翻译类项目比例差距较大。
文化类占全部项目的近20%,是全部12 个类别占比最大的一类,此处的文化研究主要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研究,涉及文化传播(如“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再建构和对外传播——以中秋节为例”)、文化传统(如“上海本土米制品糕点流变与对策调研”)、非遗(如“关于顾绣在当代的濒危状况和传承策略的调查研究”)、民俗(如“从哭丧职业群体看‘哭丧’风俗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实际上,在其他类别中也存在与文化相关的项目,如文化教学(“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体验活动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对策”)、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材的文化导入研究”)、文化APP 开发(“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术语翻译APP 开发”)、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汉语词汇文化内蕴的对外传播”),如果将这些项目也合并统计的话,与文化相关的立项数有58 个,占全部立项的36.3%,意味着三分之一的立项选题都与文化相关,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与文化相关的双创项目数量和比例
语言类项目大部分属于社会语言学范畴,很少是传统的语言本体研究。一般涉及某种语言现象(如“当代社交网络上标点符号使用习惯新趋势的研究”)和语言生活(如“上海的城市语言生态状况调查与语言资料保护对策研究”)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科生的创新项目中有一些专业建设方面的选题,涉及课程安排(如“针对汉语言专业国际商务中英方向专业建设的调查与分析”)、实习实践(如“‘上海国际电影节’实习项目的现状调研与发展对策研究”)、课程教学(如“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同课程对比”)等方面,显示出学生们对于如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有自己的想法。
(四)成果形式
项目成果形式能反映出该双创项目的实践性特点。我们参考项目名称将其分成产品开发、调研报告、教学设计、专题研究四类,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项目成果形式
同时我们也对每年应用类和非应用类的项目占比做了统计,具体数据见图2。
图2 2010—2019 年应用类和非应用类项目占比
从表4 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应用类的成果比例要高于非应用类,而且在大部分年份中,应用类在该年的占比都高于非应用类。
具体到小类来分析,可以发现专题研究这种比较传统的成果形式仍是第一位的,但是第二位的调研报告也有近37%。调研报告的涉及范围也较广,不仅有对留学生教学情况的调研(如“留学生学习古代汉语情况调查和教材研究”“关于来沪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实践课程的需求调研”),也有对于专业建设的调研(如“‘对外汉语教学见习’课程项目现状调研与发展对策研究”)和语言生活状况的调研(如“上海市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现状调查”)等。
产品开发类项目总体比例不高,大部分出现在 2015 年后2,其中 2015 年为 4 个,2017 年 1 个,2018 年 2 个,2019 年 9 个,大体上呈上升趋势。产品形态有资料库(如“欧美留学生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素材库建设”)、APP(如“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术语翻译APP 开发——以琴棋书画为例”)、公众号(如“针对IBDP 初级中文听力试题研发”)、小程序(如“iShangmap 留学生的上海生活指南”)等。产品开发类项目后续发展空间比较大,比如其中的HSK 词汇APP 后来多次获奖,中外学生语言平台后来发展成为中外学生文化和职业发展交流平台并获奖。
相比之下,教学设计类成果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语言要素方面的教学方案设计,如“对外汉语成语有效教学方案研究”“中国当代流行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课外活动中的应用——以‘三国杀’为例”。总体来说,由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实际教学经验还不够,这类项目成果的有效性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最近三年这类形式的成果数量很少(2017 年有 1 个,2018、2019 年均空白)。
四、讨论与建议
(一)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特点
通过这十年来的考察,我们发现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双创项目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学生们日益注重双创项目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从表4 来看,项目结果可以直接作用于实践的占56.3%,其中的产品类和教学设计类的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调研报告的成果也往往是学生们基于自己的实践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尽管专题研究应用性稍弱,但其研究的成果依然可以为后续教材开发、教学法探索提供思路。双创项目应用性强的这个特点符合学校设立双创培育项目的初衷。从统计资料来看,2015 年前选择“产品开发”这类形式的项目是比较少的。2015 年后随着“大夏科研基金”转型成“创新创业培育项目”,学校对于项目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学生也意识到双创项目应该尽可能以产品、调研报告、教学设计、教学方案等这类可推广、可复制的实践性成果来结题。此外,学院从2017 年开始每学年都有针对双创成果项目申请的指导讲座,讲座中会呈现2014 年以来的各类项目,并引导学生从“应用型”角度思考选题,这也是一个影响学生设立项目的重要因素。
第二,双创活动能帮助学生真正参与国际汉语教学的不同方面。表2 显示双创项目与国际汉语教学的关联度比较高(46.3%),这与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类选题平均仅有四分之一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刘弘,2020)。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们之所以这样设计双创项目主要有两个考虑因素:一是由于创新创业活动是在全校范围开展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需要凸显自己的特色,在跟其他院系(如中文、教育)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此外也能以此在与其他院系(如软件学院)的合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二是学生们认为传统的文学、语言学类的选题不容易形成某种“产品”,而国际汉语教学可以形成教材,也可以将内容组合在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中,比较符合双创项目的要求。尤其是现在的培育项目重视未来“创业”的可能性,相比之下汉语国际教育选题更有优势,因此选择这个方向开展双创项目就成为一个趋势。
第三,学生重视开展与文化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从表3 可以发现,跟文化相关的双创项目约占全部的三分之一。文化本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加上文化类项目也容易形成“产品”,比如文化传播方案、非遗保护计划、文化教学设计等,这使得学生在思考双创选题时容易从“文化”角度入手。不过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选择开展此类双创项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与华东师大的课程设置有关。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双语、双文化、双能力”,相对而言,文学文化类课程较多,而很多跟文化、文学相关的课程都安排在一、二年级,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等。而教学法的第一门必修课是在大二下学期。这样学生在大二下学期申请项目(一般项目申请都是在上半年)时,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修过专业课,也缺少相关知识和经历,往往不知道有什么项目可以做。而文学、文化类课程的授课教师会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开展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实践活动,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同学在申请双创项目时会从“文化”角度入手。由此可见,课程设置会影响到学生双创项目的申请。
(二)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启示
首先,双创教育有助于完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能力培养。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一直面临一个批评——学生毕业“专业不对口”“无法学以致用”。尽管我们认为这种基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对口”思维并不符合现在本科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但是作为一个有着鲜明专业特色和职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我们的确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能力培养。借鉴刘颂浩(2016)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提出的“特有能力”和“一般能力”的概念,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中同样需要区分特有能力和一般能力。特有能力是立足于一个特定的行业,在特定的岗位上处理行业问题的能力,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就是与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各种能力;而一般能力,会超越一个单独的行业的需要。对人的一生来说,一般能力或许更加重要,因为在现实环境下,很少有人会觉得进入大学后,就必须得从事某个行业或者岗位。以往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比较注重的是“特有能力”(比如教学能力)。尽管在特有能力的培养中也会涉及一般能力,但这种培养或许不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一般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很难通过传统的教育形式去实现,因为传统的考试和写论文缺乏真实的场景和问题,不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创造精神和思维能力。但是在双创活动中,有着真实的场景和困难,学生们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一般能力。所以,如果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中,大力开展双创教育,可以完善本科人才的能力结构,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应当从培养创新型人才角度来适当调整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一、二年级均以基础课程为主,三、四年级才开始专业课教学。华东师大曾经在调研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大三开始专业学习太晚,因此将第一门专业课“对外汉语教学法”调整到大二下学期开设。但是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角度来看,这仍然不够。我们建议在大一开始就要开展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背景知识的教学,如可以开设类似于“国际汉语教学发展史”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而实践性、理论性的课程,如教学法、教学概论,仍可以在大二或者大三开设,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尽早接触专业学习的相关内容,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学习和探索,为后续开展双创活动打一个基础。除了课程设置需做调整,教学方式也需改进。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一年级有两门“新生研讨课”,分别是吴勇毅教授的“研究方法”和叶军教授的“案例分析”,主要采取讨论式的方法来开展教学,鼓励学生探究。这样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有好处,不过现在有人数限制(如“研究方法”课每班仅有12 名学生),相当多的学生无法参与。参与过的学生认为,这类课程使得自己“对教学研究有了比较直观的体会,引起他们对这个领域(汉语国际教育)比较强烈的兴趣”(引自A 同学的访谈);“对新生来说对了解本专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让对专业处于待了解状态的大一新生对本专业更感兴趣了”(引自B 同学的访谈)。这也成为A、B 两位同学后来申请国际汉语教学相关双创项目的动因。此外,从这类“研讨式”课程中获得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他们投入双创建设项目十分有用,毕竟在双创项目实践中,大量的工作要靠他们自己去摸索和研究。所以,从新生入校之后,就应该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的相关背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工作,并将“专创融合”贯穿于整个基础课教学阶段。
再次,我们需要更新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各校都非常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但是如何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有人认为唯有参与留学生教学才算培养实践能力,其实不然。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应该局限在教学方面。即使是那些没有充分条件开展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双创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持双创项目“IB 听力试题研发”的A 同学就认为,尽管自己没有直接参与IB 听力教学,但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充分了解了IB 教学的相关要求,在研究样题、编制模拟题、制作录音并发布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认证,对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华东师大就要求2019 级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的比例达到15%,2020 级要达到20%,这样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开展双创活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最后,双创活动对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教师只要把自己的专业课讲解清楚就行了,但现在教师必须考虑如何将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与双创教育融合,帮助学生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为他们创造条件体验真实的汉语国际教育产业。因为只有在真实的行业背景下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专业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实践的引路人。
附注
1 2016 年没有校级立项与华东师大该年调整了立项规定有关。2016 年之前,国家级、市级和校级的项目都是当年分别申请的,因此出现了某些学生以同样课题申请不同级别项目的现象。2016 年,学校规定当年申请项目均以培育项目立项,第二年根据其执行情况来定级并发放后续费用。所以2016 年没有校级项目数据。
2 2015 年前,仅2010 年项目数量较多,因该年召开了上海世博会,出现了一些与世博会相关的汉语教学产品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