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2020-11-15江傲霜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江傲霜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 为适应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新形势,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中央民族大学进行了“知—行—研+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探索。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在分层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外语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研究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专业性、研究性、实用性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国际汉语教师。
一、引言
2012 年,教育部将原“对外汉语” “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成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下设专业。目前,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院校有417 所(刘珣,2020),每年培养毕业生人数保守估计达2 万以上。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林秀琴,2014;崔希亮,2015;赵世举,2017;徐从辉、郑菘,2020),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单一化、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施家炜,2014),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职业前景不符(周子衡,2019),与社会需求脱节(张如梅,2014)等问题,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实习难、专业不对口、就业相关度低等严峻的现实问题,亟须加强专业建设,做好人才的“入口—培养—出口”三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
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学科性导致很多院校的课程缺乏特色,同质化问题严重。或与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趋同;或是相关专业课程的简单拼合,如“汉语+外语+教育”,这种“撒胡椒面”式的课程设置,纵深发展不足,无法突出人才培养的特点;或是完全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设置课程,混淆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的教育侧重点,大而全的课程体系不但给学生带来较重的学业负担,更因职业化的范围狭窄而降低专业和就业之间的达成度。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失宠”,“培养出的复合型毕业生,在汉语、外语、教师三者之间杂而不精”(徐从辉、郑菘,2020)。尽管对口就业率并非衡量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却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专业的内涵建设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成败。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中明确规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能力;掌握1 门以上外语,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厚基础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以专业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所长;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可见,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首先要符合《国标》规定,其次应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内涵。
本科阶段应以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为主,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是关键,这一点有别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目前,国内一些院校开始探索《国标》指导下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复合型”“实用型”“直通车”“X+X”和“综合型”(杨吉春,2015)等几种。每种模式各有特色,但培养理念都是以人才培养的层次化和出口的宽口径为主,如南京大学的“三三制”宽口径培养、安徽大学的“2.5+1.5”分层培养以及浙江师范大学的“一三六”培养模式等1,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以民族学科见长的综合性“双一流”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生态环境优势不明显,“与语言类和师范类高校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曹贤文,2017)。中央民族大学在《国标》指导下,积极探索“知—行—研+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服务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家国情怀,具有“三语三文化”能力素养、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和国际汉语教师。因该模式创新的培养理念,2019 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被列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进行为期三年的专业建设。
二、“知—行—研+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 年以前,中央民族大学面向中国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设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实行“知—行—研”模式(杨吉春,2015)。2018年学校院系调整,该专业归属国际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国教院”),开始探索“知—行—研+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至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硕、博三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全部由国教院完成。
(一)内涵解读
在过去的十年中,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知—行—研”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厚基础工作成绩明显、教学实践活动成效突出、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六届毕业生的考研率由30%增加到60%。但该模式也存在培养目标与专业不符,学生在实践教学上面临不能上讲台的困境以及30%的就业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等问题(杨吉春,2015)。为适应本科生的就业新形势,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在充分考虑了专业特性和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结合我院的人才培养优势、培养特色,我们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在“知—行—研”的基础上,实施“知—行—研+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知”的内涵
“知”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汉语、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外文学文化、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教育心理学、二语教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行”的内涵
“行”是培养学生将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研”的内涵
“研”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研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主要包括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并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并使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缜密的思辨能力等。这些能力会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
4.“国际化”的内涵
“国际化”是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和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外语能力、使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以及较好的文化包容力。
如图1 所示,“知”“行”“研”三者之间关系紧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闭环。其中,“知”是起点,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在“行”的实践中运用;而在“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才能形成“研”的能力;“研”的能力又促进“知”的深化和巩固;“国际化”则贯穿三者培养的全过程。
图1 “知—行—研+国际化”内涵关系
(二)培养特色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类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由此可见,该专业的人才出口并非仅限于国际汉语师资,而是更加宽泛,涉及与语言文化交流相关的各领域。如果单纯将国际汉语师资作为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就会导致学生的就业面和适应面过于狭窄,反而与设置该专业的初衷相悖。因此,培养单位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就需要考虑适应多元化的就业态势。国教院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在分层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研究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力图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性、研究性、实用性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国际汉语教师。
1.明确培养目标,厘清培养规格
目前,多数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同质化问题严重,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创新,未能将“入口—培养—出口”作为培养链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环节来整体统筹,导致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时遭遇“外语不如外语专业,中文不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能力不如师范专业”的尴尬局面。事实上,准确清晰的培养目标是人才规格达成社会需求的保障。从近些年该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上看,主要集中在攻读研究生(含国内外)、在教育行业(含国际学校、中小学、培训机构)任教、在公司企业任职、做公务员或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等,就业面比较广泛。基于此,我们将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和国际汉语教师作为培养目标。
中央民族大学是“双一流”高校,生源素质较好。在“知—行—研”模式下,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知—行—研+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继续为有深造意愿的学生搭建平台、提供帮助,使他们不仅可以攻读国内的硕士学位,还可以参加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体验国际化的教育之旅。目前,中央民族大学已与美国的六所院校实施了联合培养2,后期还将与西班牙和英国的两所学校开展本硕贯通合作。对于另外三分之一面临就业的毕业生,着力提升其综合素质,通过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领域。与中国语言文学类其他专业相比,国际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凸显的专业特征。无论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还是从事其他相关工作,国际化能力都是必备条件。国际化能力主要包括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三语三文化”能力
外语能力是衡量个人国际化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从事国际汉语教育事业,首先要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有些院校将“双语双文化”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如华东师范大学。国教院的培养理念是要将学生打造成具有“三语三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即掌握汉语、英语和第二外语,熟悉或一般了解三种语言承载的文化。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毕业时参加托福考试并可以取得满意的托福成绩,为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学生须掌握第二外语,国教院开设了西班牙语或阿拉伯语。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第二外语水平可以达到满足生存交流的程度,甚至可以辅助其进行海外汉语教学。
(2)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需要具有多元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包容性,无论这种文化与自己的母语文化是否有巨大差异,都要以平等开放的心态,给予理解和尊重。金梦芸、吴勇毅(2016)的调查显示,学生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要“拥有国际化视野,尊重他国文化”并能较好地进行跨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
2.完善课程设置,落实“知—行—研+国际化”内涵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关乎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汉语国际教育是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包括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国教院根据《国标》规定,围绕“知—行—研+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对课程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将本科四年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为学科基础阶段,以宽口径的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及相关拓展课、英语课为主;后两年是专业培养阶段,以专业基础课及相关拓展课为主。其中,学校的公共课和通识课共35 学分,学科基础课26 学分,专业基础课38 学分,专业选修课26 学分。
(1)培养“知”类课程
这类课程分为核心课和拓展课,主要是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课程、汉语国际教育类课程和外语类课程(见表1)。核心课是《国标》规定该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拓展课是国教院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而开设的选修课。
① 中国语言文学类课程。核心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7门,共22 学分。拓展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汉语本体”和“应用语言学”两个模块的选修课程。“汉语本体”模块包括“语音、语法、汉字、词汇、修辞、语言学理论、语言教育”以及“专业英语”等课程。“应用语言学”模块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二语教育名著导读(双语)”“汉外语言对比(多语)”“人工智能与语言教育”等课程。
② 汉语国际教育类课程。核心课程有“中国文化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双语)”“跨文化交际”“第二语言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双语)”“现代教育技术”“语言测试概论”8 门,共16 学分。拓展课程也有两个模块课程可供学生选修,内容较为丰富,主要涉及汉语国际教育各领域,包括“教材、教育技术、师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管理、语言能力发展与评估、二语习得、语言测试、研究方法、海外儿童汉语教学、当代中国、汉语文化活动策划与实践、跨文化交际专题”13 门课程。
③ 外语类课程。有“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分,贯穿四年。由于国教院的培养理念以及学生的起点相对较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不参加全校公共英语课学习,外语类课程全部由国教院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开设。“语言课程”主要是核心课,包括“综合英语”“学术英语”和拓展课“第二外语”等10 门,共21 学分3。“综合英语”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技能,“学术英语”则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讲解中国语言文化的能力,要求其能读懂英文专业文献,能进行一般的专业沟通和交流,可以做简短的学术报告。这两类课程在基础阶段开设,周课时最高达12 课时。因海外使用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区域对汉语教师需求较大,而这些语种的汉语师资供给量有限,因此国教院第二外语开设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课程。“专业课程”是内容教学法主导的英文授课课程,包括全英文课程和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即教授学生在汉语教学中,如何用英语表达一些重要的术语,如何使用英语来解释所教授的内容等。双语课程包括“教育心理学”“统计分析”“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二语教育名著导读”“汉外语言对比”“海外汉语课堂管理专题研究”“二语习得专题研究”和“当代中国专题研究”,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英语能力也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表1 “知”类课程设置一览表
通过上述不同模块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教学类和外语的相关知识并形成技能,为“行”的环节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2)培养“行”类课程
该类课程主要包括“汉语教学技能训练”(36学时,1 学分)和“创新创业教育”(2 学分)。调查显示,学生们最期待的教育活动是“更多实践机会”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金梦芸、吴勇毅,2016)。国教院的“汉语教学技能训练”安排在第六学期,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对一指导和点评,这种“师徒传艺式”的训练,能最大程度地“因材施教”,为学生在第七或第八学期顺利完成教学实习奠定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设置,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不足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石琳,2018;徐从辉、郑菘,2020)。为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国教院采取三大举措:第一,在新生入学后即安排他们与学院留学生结对,参与留学生的各项活动,感知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如“国际学生文化节”“视谈中国”“汉语节目表演”等;第二,大三上学期,参与学院每周两次的留学生汉语辅导活动,每周进入留学生课堂进行教学观摩或假期进入实习基地完成教学观摩4;第三,大四在国际学校、实习基地、来华各类美国语言项目或教学机构完成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实习。
此外,学校对于本科生有完成社会实践的要求。国教院启动了“引航项目”,为每位本科生安排了导师,大一新生的引航导师,引领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并做好相应规划;大二、大三学生可以选择学业导师,在导师指导下,选定本专业的相关题目,申请学院的创新创业实践孵化项目;大四时论文导师指导学生进行选题并完成毕业论文。
(3)培养“研”类课程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升学和就业的学生同等重要,这是每个人区别他人的显著特征之一,这种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专门的训练获得。国教院开设了“科学研究方法概论”“统计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进阶”3 门课程,共6 学分,希望通过对该类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在发现问题后,学会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
(4)培养“国际化”类课程
国际化能力是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缺乏平等、公正和尊重,跨文化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无法正常进行。“国际化”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等国际化能力,主要体现为教学语言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和教学师资的国际化。①教学语言的国际化。主要是外语类课程的开设:在63 门共128 学分的专业课程及拓展课程中,国教院涉及外语教学的课程有19 门,共39 学分,占专业类课程总学分的30%5,即国教院有三分之一课程的教学语言是英语或二外;②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指开设课程的内容具有国际视野,与国内外相关领域前沿接轨。国教院很多任课教师都有海外学习或教学经历,能够很好地将国内外情况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并以案例的形式生动呈现。这种显性和隐性课程的结合,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多元文化意识;③教学师资的国际化。学生期待“聆听各种教育类讲座”并“与名师交流”(金梦芸、吴勇毅,2016)。中央民族大学有外国专家项目,受聘的外国专家可以到中国短期从事教学三个月。国教院的某些课程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参与授课,例如我们欲聘请一位美国本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家,从外国研究者的视角来讲授部分课程,使学生的专业和英语双丰收。此外,国教院还为学生安排了系列学术报告会,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前来讲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
3.优化培养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厚基础、宽口径”已成为业内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国教院加大了国际化的培养力度,优化了培养渠道。对于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学生,采取“3+3”国内培养模式和“3+2”中外联合培养模式。“3+3”国内培养模式是针对具有保研资格及报考国教院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大四即可在本院先修部分硕士阶段课程,实行3 年本科+3 年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于出国攻读学位的学生,可在大四参加学院与海外高校的联合培养项目,本科毕业时可直接申读海外合作院校的硕士学位,实现国内3 年+国外2 年的本硕衔接。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同时申请国外教师资格证,硕士毕业后可在当地就业。未有深造计划的学生,既可以参加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在海外学习一年,提升国际化能力,也可以选择在国内就业。
徐从辉、郑崧(2020)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范技能、外语能力、外交能力、才艺能力等方面”。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这些不足,我们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主要技能,充分利用民族院校的优势,开设了“中华才艺”选修课,包括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武术和民族歌舞,通过课程设置和不同的培养渠道来实现分层培养。
为培养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国教院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目前,担任本科生教学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他们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教育新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近两年,学院又先后从英美知名高校引进4 名海归博士,充实到本科生教学的师资队伍中并承担全英文课程,为本科生国际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师资保障。这些海归博士思维活跃、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研究动力足,不仅能够在知识、学术上指导和引领学生,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甚至影响其未来的人生规划。
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国教院严格把关,实施“四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课堂教学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评课意见,强化实践教学,坚持校、院、系三级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本科教学有序进行。
三、对“知—行—研+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知—行—研+国际化”模式的培养效果
调查显示,学生对国教院“知—行—研+国际化”培养模式的认可度非常高,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到目前为止,学生评教的课程中,优秀率达92%以上。尽管该模式实施时间并不长,但学生取得的成果非常显著。两届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奖共44 项,其中校级39 项,市级4 项,省部级1 项。各种学科类竞赛获奖11 项,其中市级1项,校级10 项。
1.国际化课程
国教院2018 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一次通过率达93.3%,500 分以上的占73.0%;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一次通过率达90.9%,500 分以上占40.9%。2019 年,学生参加“外研社国才杯”英语写作大赛,获校级三等奖1 项;参加“C 类大学生英语竞赛”,获校级三等奖2 项。2018 级一名本科生在大二上学期通过雅思考试,取得总分7.0、口语7.5 的好成绩。
2.创新创业实践
2019 年国教院学生获校级社会实践三等奖2项,获“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1 项,获“第五届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三等奖1 项。2020 年获“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1 项,“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URTP)”2 项。
(二)“知—行—研+国际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知—行—研+国际化”模式的特色:一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二是突出学生的外语能力;三是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四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五是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目前来看,在学院培养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课程设置的引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逐渐加强。尽管教学实践类课程尚未开始,但学院的人才培养经验丰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创新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会反哺本科生的培养。然而,通过两年的实施,我们也发现该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1.基础阶段并未实现大类培养
中央民族大学是综合性高校,目前已经开始本科的大类培养改革,希望打破专业壁垒,在学习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通过不同课程的组合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然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门类下的各专业并未实现融通,课程资源也尚未共享,对国教院来说,资源配置不足是主要的问题。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归属学科的漂移性(崔希亮,2015;林秀琴,2014;曹贤文,2017;徐从辉、郑菘,2020),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差异较大,不同实施主体既有优势又有明显短板。国教院是一个独立学院,专门从事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师资的专业背景以语言、文化居多,其他专业尚显不足,如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等。尽管师资结构可以通过吸纳新教师来弥补,但涉及人事问题,未必能在短期内解决到位。如能实施大类培养,五个专业的共有课程可以共享,特色课程可以交叉选修,既可以避免多头开课,节省资源,又可以改善专业课程师资不足、开设课程单一的局面,能够大大提高培养效率。
2.课程设置还需优化
(1)基础阶段通识课过少
《国标》规定,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华文化典籍导读等,旨在增加本科生的知识广度,提升综合素养。在国教院的培养方案中,综合素养类课程仅有6 学分(含就业创业类2 学分),这对于未来以语言文字为从业工具的本科生来说,显然不够。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国教院该类课程师资不足,大类培养确实势在必行。
(2)古代文学课时不足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隶属中国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因此,学生应具备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学生需具备的基本知识素养。国教院的基础课程中,古代文学课时量稍显不足,仅有一个学期。在教学调查中,有一些学生反馈,希望增加课时,这也符合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要求。在今后修订培养方案时,国教院应考虑适时增加古代文学课的课时。
3.缺乏海外实习机会
金梦芸、吴勇毅(2016)的研究表明,有近一半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希望参与赴海外的交流实习项目。尽管国教院加大了国际化培养力度,为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然而,目前还未设海外实习项目,未来我们将在大学三年级增设寒暑假的海外实习项目。在学生完成国内的教学观摩和教学技能训练后,亲自接触感受异域文化,逐渐适应在异域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对其整体汉语教学能力的提升会大有裨益。
“知—行—研+国际化”培养模式立足于服务国际汉语教育需求,在培养更多能够“走出去”“走进去”并“立得住”的国际化人才及汉语教师的同时,也为国内相关领域培养了创新型高质量人才。
附注
1 南京大学的“三三制”是指三个培养阶段,即“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和三种发展路径,即“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安徽大学的“卓越对外汉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行“2.5+1.5”分层培养,“2.5”指大类培养的同专业课程培养,“1.5”指分方向培养,包括“汉语国际推广方向”“语言文字应用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浙江师范大学“一三六”人才培养模式指“一个理念”“三个课堂”以及6C 综合素养。
2 学院已与美国六所院校开展了硕士层次的联合培养,可以延伸至本科层次的联合培养。
3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规定,外语类课程1 学分对应36 学时,外语课程21 学分相当于一些学校的42 学分。
4 学院与美国CIEE 签了实习基地合作项目,学生可进入实习基地完成教学观摩。
5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规定,外语类课程是36 课时1 学分。如果按照18 课时1 学分的比例,共74 学分,占总学分的53%。